首页 > 头条 > 正文
苏联是如何利用美国科技制造崛起神话的?
05-16 07:17:52 来源:黑夜颂词微信公众号

如果你不否认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和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那么你也不能否认,世界的发展引擎就在欧美国家。

从苏格兰人改良蒸汽机,到美国人应用生产线,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与创新在欧美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处于科技鄙视链末端的落后地区,通过购买和引入先进地区的技术才能有所发展。

一旦技术输入被掐断,以其特殊的封闭体制,必然会走向瓦解。

这其中,苏联就是最好的一个案例。

列宁本人就是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粉丝,同时列宁也颇为看重美国管理学家弗兰克·吉尔布雷斯的研究成果。

虽然那时候大规模发展的条件不具备,但据托洛斯基后来回忆,仍然聘请了美国人来指导苏联的工业化,并大量翻译西方的科学书籍。

自1928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开始大规模购入欧美的生产车间,聘请美国专业技术人员监督和指导。

据美国建筑规划大师阿尔伯特·卡恩说,苏联人要求卡恩等美国专家直接成倍复制美国的电站等工业项目,并跳过许多该有的步骤,因为苏联人觉得耽误时间。

苏联人还意识到,不能只购买产品和雇佣专家,关键的是掌握核心技术。

从美国学成回国的泰勒粉丝沃尔特·波拉科夫被任命负责整个“一五计划”的生产项目。

苏联“一五计划”当中最知名的、规模最大的项目——第聂伯河水电站,1939年建成时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水电站、全苏联人民的骄傲。

实际上,背后依赖的还是美国技术专家和美国公司的机械设备。

美国人休·库珀担任水电站的总顾问工程师,通用电气公司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发电机组,余下的由苏联工人在列宁格勒制造,美国专家从旁监督指导。

包括水电站全部九个涡轮机在内的70%的水电设备由美国公司提供,剩下的由德国和瑞典公司承担。

著名摄影师玛格丽特·怀特参观水坝时看到,有四个来及弗吉尼亚州的美国人正在教苏联人如何安装涡轮机。

在水电站的建设中,苏联人学到了不少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例如建设固氮厂、铝厂、高压输电线以及铺水泥和电气隧道等等,这些技术后来均用于苏联其他的工业项目上。

美国人休·库珀理所当然的被授予了苏联最高的红星奖章,类似于今天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大奖。

如果那时候苏联有“仟人计划”,休·库珀一定是第一个入选者。

休·库珀热爱苏联,后来担任美苏商会会长,认为斯大林等人真正关心苏联人民的福祉。

美国各大科技企业纷纷与苏联合作,在被经济利益冲昏头脑的同时,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与管理技术引入苏联,并一致认为苏联市场有着无限的潜力。

可以说,苏联在20年代和30年代是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同时也达到了利用西方科技和崇洋媚外的高潮。

1925年,亨利·福特的自传《我的生活和工作》在苏联脱销,连印了四版。

福特公司发表声明:1927年全苏联的卡车和拖拉机,85%都是由福特公司制造。

在1924年,全苏联只有1000台拖拉机;到1934年猛增至20万台,其中绝大部分由美国公司生产。

一席被和谐的演讲

失格

7B4F1C7E-0F49-49EC-A130-E13B101F01B5.png

1929年,福特公司与苏联最高经济委员会签署协议,在苏联的下诺夫哥罗德生产10万辆最新型的A款轿车和AA款卡车,由美国奥斯汀公司监督,并在莫斯科设立组装厂。

美苏数百名技术工人与工程师参与其中,苏联学到了西方最先进的汽车工业制造技术。

苏联人还特意让美国监工去黑海度假两个月,以检验苏联工程师是否能独立完成生产项目。

福特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个必然的结果,只不过他天真地认为,苏联因为这次合作获得了福特公司50年的汽车制造经验,大大提高了苏联工业制造能力,而“生产力的提升会带来世界和平”。

除了发电厂与机械制造,钢铁厂同样要依靠美国人。

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一座钢铁之城被打造了出来,德国建筑大师厄恩斯特·梅负责城市的规划。

美国克利夫兰的钢铁公司成为当地第一个承包商,德国公司建造了轧机,美国匹兹堡的科佩斯公司建造了焦化厂,美国Freyn工程公司与苏联机构合作建造了库兹涅茨克铁厂......

自1927年起,Freyn工程公司先后派了14名美国工程师来指导苏联发展冶金工业。

只不过,当时被赚钱机会迷魂的美国人,对于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无数苏联苦力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直到今天,仍然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工业重镇。

二战时期,苏联开始利用美国人打下的工业基础和美国人培养的本土工程师,以举国体制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二战后,苏联除了拥有美国在二战时提供的先进军事设备,还把三分之二的德国航天与电子工业设备,以及全德国绝大多数导弹车间、数百艘先进船只和数百个汽车生产车间运往苏联本土。

随后,苏联对德国技术的消化、复制、生产,以及对欧洲技术的购买,一度扩大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例如1959年至1963年,苏联从欧洲购买了50间完整的化工厂。

这一切,都为接下来的美苏争霸打下了基础。

几十年之间,苏联依靠逐渐陈旧的西方完整技术体系、海归科技人才、以及零星偷窃来的新技术,似乎要与美国抗衡、称霸一方。

由于科技日新月异,而苏联人使用的技术即使经过了二手改良,打肿脸充胖子,仍然显得愈发落后。

特别是在苏联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美国为敌、被西方实行技术封锁之后。

以从意大利和西德引入的化工技术为例,苏联人需要六、七年时间来消化和研究购买来的有三、四年历史的化工厂。

等苏联工程师完全掌握了,这种技术在西方已经落后十年了。

到了80年代,眼看支撑不住、内外交困之时,戈尔巴乔夫不得不痛下决定,重新投入欧美的怀抱。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伟大成就的豪言壮语和神话故事,在人民吃不饱饭和排长队买面包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在美苏关系缓解后,苏联立刻从美国阿丹米公司引入了最新的玉米加工技术,从德雷色工业公司引入了最新的石油开采技术,以及获得了霍尼韦尔公司帮助改良上百家苏联化肥厂等等。

靠美国人的救助,勉强维持着苏联的经济和生活水平。

可惜,临时抱佛脚还是晚了。1991年,苏联从世界版图上消失。

老布什对苏联当然表现得温柔友好。他不必面目狰狞,因为美国已经注定是胜利者。

誓与美帝不共戴天的人喜欢口出狂言、气急败坏,因为只有弱者和失败者,才会有这种歇斯底里的愤怒。

可怜的是,愤怒和挣扎在历史的大潮中终究没有一席之地。苏联人再如何表现对美国的不满,都必须接受灰飞烟灭的结局。

他们当中还有少数幼稚的人不能吸取教训,仍然活在神话当中,以为重新回到大国崛起的苏联时代,与美国争锋甚至取而代之,就可以再次屹立于世界。

迎接这种人的,只会有无尽的绝望。

原标题:苏联是如何利用美国科技制造崛起神话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