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 > 正文
【美丽中国长江行】池州:建设海绵城市 让城市焕发“内在美”
05-19 00:13:00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消息,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池州市,其美不仅在于清奇的九华山、美丽的杏花村,还在于清澈灵秀的水。近年来,池州市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在让城市保留“外在美”的同时,逐步解决了城市内涝和城市黑臭水体等问题,让城市焕发了“内在美”。

据介绍,池州市位于长江之滨,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降水充沛。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致使硬化地面越来越多,降雨回补地下水的能力越来越弱,致使城市内涝不断、城市水体水质不稳定。

齐山大道、长江南路是纵贯池州市南北、连接新老城区的两条主干道。几年前,这里逢雨必涝。“一到暴雨天,路面的低洼处积水往往会没过膝盖,机动车全部‘泡澡’,池州真正成了‘池’州。”池州市住建委海绵办汪一伟说,每逢雨季到来,不仅一些市政道路变成“水道”,很多居民小区也会开启“看海”模式。

汪一伟介绍,由于管线常年深埋地下,被腐蚀的管线经常会出现“跑冒滴漏”,雨污混流、管道塌陷等情况时有发生,城市内涝积水情况较为严重。

海绵办工作人员介绍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就在池州市为“水堵” “水多”、“水脏”等“水患”烦恼的时候,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使其迎来了根治水患的良机。“海绵城市建设以‘水生态’为核心,给池州城市生态整体升级带来契机。”汪一伟说,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了对降雨径流管控、避免“城市看海”外,还包括黑臭水体治理、尾水资源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构建、绿色净化功能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亲水环境打造等。这些不仅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降低了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和运维成本,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站在改造后的齐山大道行人便道上,记者看到,道路两侧是延绵几公里的湿地公园,两旁非机动车道隔离带已换成开口路缘石,下沉式机非隔离带、植草沟、溢流口和多个雨水花园已经建成。

湿地公园湖水清澈见底

池州市海绵城市技术咨询办公室刘强介绍,通过调整地形竖向将雨水导流至海绵设施,改造后的隔离带和植草沟达到雨水滞蓄和净化效果。为抵御暴雨侵袭,局部路段和人行道还设计成行泄通道。

“去年6月,齐山大道经受住了罕见的连续强降雨的考验。”刘强说,连续一周的降雨量累计达到566毫米,没有让这条连接新老城区的主干道发生积水,反而让湿地公园变得更加生机盎然。道路两旁人造与天然的海绵体,让硬化路面恢复了“弹性”。

如今,因风光旖旎,齐山大道两侧的湿地公园每天都吸引不少市民到此驻足小憩、锻炼身体。“这里风景好,空气特别好,跑起步来感觉心旷神怡,非常舒服。”市民张先生笑着说,他几乎每天都要来此锻炼。

据了解,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池州市不搞大拆大建,主要根据现有的地形、绿地空间等条件,建设海绵城市,真正留住“山水乡愁”。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记者 汪乔 朱赟 许梦宇 郑强强

原标题:【美丽中国长江行】池州:建设海绵城市 让城市焕发“内在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