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屏蔽父母,但别屏蔽交流
09-10 21:08:45 来源:人民网

blob.png

人民网微信公号消息,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近60%的“95后”选择在社交网络上屏蔽父母,这么高的比例并不让人意外。

几乎每个人都有如下经历:深夜发个状态,第二天一早接到爸妈要求早睡的电话;在朋友圈感慨一下人生,很快爸妈就会追问是不是工作或感情出了问题;转发一篇观点新颖的文章,不久爸妈就会赶来批评三观不正……再不然,就是被爸妈转发的各种人生哲理、职场金律、健康秘诀刷屏。在此情况下,年轻人无论是想图个清静,还是不想让父母担心,屏蔽都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代际之间的差异就像一道天然沟壑,有时绕过去要比直接跨过去容易得多,也和谐得多。拉开一点距离、保留一些空间,与父母的摩擦反而少了,关系也比以前更好。

blob.png

在许多人看来,屏蔽父母不仅不是不孝顺,反而是一种更巧妙更圆通的相处方式。

实际上,何止是代际之间的沟通,生活在社交网络时代的我们,不都在用“屏蔽”等技术手段重新定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吗?比如很多人把社交媒体里的朋友分组:家人、密友、普通朋友、同事等等。

出去玩的照片要发在密友圈,工作信息则分享在同事圈,符合爸妈胃口的文章要发在家人圈……“屏蔽”让我们更好地塑造自己的“社交形象”。

再往深层次看,“屏蔽”可能还不只是指尖的一个动作,它意味着我们在社交媒体时代,可以利用技术手段重新界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有效控制信息的流入和流出。

换句话讲,“屏蔽”为我们提供了主动塑造人际关系、精确管理信息的可能。一些个性化智能新闻客户端,与其说是利用大数据量身定制新闻,不如说是用技术屏蔽了我们不喜欢的内容和话题。

所谓精确读取信息的时代,其实也就是精确屏蔽信息的时代,而“屏蔽”所呈现出的封闭化、私人化特征,可能正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印记。

blob.png

互联网诞生之初,人们曾预言:空前开放的时代到来了。然而几十年过去,从BBS、博客,到SNS、微博,再到微信,我们看到一个大趋势,就是网络社交平台反而越来越封闭化、私人化,我们最终还是回到自己的小圈子,甚至在圈子里也以屏蔽的方式“划清了各种界限”。

必须承认,“屏蔽”在个人层面,确实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过载的问题,也带来个性化、定制化的福利。但在整个社会层面,却进一步限缩了公共空间的范围,也带来拒绝沟通、抵制共识的风险。

想想看,无论是跟父母的沟通交流,还是广场舞与篮球场之争、高速拦车救狗引发的争议,如果一言不合就“屏蔽”,可能无益于解决问题。相反,只有构建更加理性的公共空间,加强对话与商讨,才能达成更广泛的共识。

因此,当我们享受屏蔽技术带来的便利,也必须注意到“屏蔽”可能为这个时代带来的问题。这正是:屏蔽你屏蔽他,打通壁垒才能找到大家。 

原标题:夜读 | 屏蔽父母,但别屏蔽交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