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巴基斯坦“喜提”首条地铁:采用中国方案,由广州地铁联合运营
11-04 09:39:49 来源:第一财经移动端

第一财经消息,巴基斯坦的秋天温度宜人。这个金秋,巴基斯坦古都、第二大城市拉合尔迎来了该国第一条地铁线的开通,这也是巴基斯坦正式步入“地铁时代”。

10月25日北京时间下午4点,随着启动推杆被拉动,拉合尔市轨道交通橙线(下称“拉合尔橙线”)首发列车鸣笛发车,标志着这条由广州地铁联合体运营维护的巴基斯坦第一条地铁线正式开通运营。

运营一周多以来,当地人纷纷赶来乘坐尝鲜。在橙线地铁的德拉古吉兰站,值班站长、巴基斯坦小伙子瑙曼常常在车站控制室里,手持对讲机,密切注视着站厅各点位的监控画面,处置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保障车站平稳有序运行。

从初入职场的青涩稚嫩到今时今日的独当一面,瑙曼仅仅用了6个月。他近日对新华社表示,这一切都离不开如兄弟般的中国同事的帮助。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7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共商共建共享朋友圈,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建造走出国门,改善了当地民生、基础设施条件,对当地的产业体系建设、就业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方案”被采用

拉合尔橙线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轨道交通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并由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巴基斯坦DW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具体实施运营和维护。

拉合尔橙线全长25.58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以高架为主,设26个车站(高架24座、地下2座),每天运营时间12小时,早晚高峰最短行车间隔5分钟。

根据规划,项目运行初期共计27组列车投入运营,运力保持在每天25万人次,后期将进一步提升运力至每天50万人次。

在运营开通仪式上,旁遮普省首席部长布兹达尔表示,橙线是目前整个南亚地区最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之一,橙线的运营提升了拉合尔城市化水平,能够为拉合尔市民带来现代、高效、环保、安全的出行服务,有利于减少拉合尔空气污染,具有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根据当地政府的测算,橙线项目投入运营第一年,便能创造直接收益价值约92.9亿卢比(约合3.88亿元人民币),每年还能节约驾车成本达56.2亿卢比(约合2.35亿元人民币)。

橙线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超过7000个工作岗位,培训了巴基斯坦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为巴基斯坦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在未来运行过程中,还将给当地创造超过2000个工作岗位。

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原军表示,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轨道交通项目,拉合尔橙线的成功实施与顺利运营对中巴两国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从中国设计、制造、建设,到中国运营维护的城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中国解决方案”首次完整输出,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

惠及当地民生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为项目开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3月至6月,受拉合尔封城影响,线路运营筹备工作被迫“停工”,当地人员招聘、新员工培训、现场检查、调试、人员出访等工作严重受阻。

为确保拉合尔橙线顺利开通运营,广州地铁集团先后派遣六批共104名高技能人才赴拉合尔,项目团队在当地高达40摄氏度的天气下工作,通过加强与政府、业主的沟通,改变工作模式,积极利用线上无接触方式开展筹备工作。

在坚持疫情防控和开工达产“两手抓、两不误”的原则下,项目组仅用5个多月时间即完成联调复测、问题整改、设备接管、试运行等筹备工作,实现线路高水平开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广大民众展现了“中国速度”,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在中企的海外建设中,“中国速度”一直备受赞誉。比如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一座钢架人行天桥,只用了一个月。上午勘察选址,下午材料进场,次日凌晨确定建设方案,人员、设备即刻到位,工程火速动工。

项目部协调其他在建项目材料,保障应急工程,施工时间集中在夜间车流量最少的时段,以减少对主干道交通的影响。

一个月后,天桥如期建成,附近居民载歌载舞通过天桥以示庆祝。

马普托市长戴维·西曼戈说:“天桥不仅解决了出行民众的安全问题,还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表示,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改善了当地民生、基础设施领域条件,对当地的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升级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出台了很多金融等支持配套政策、整合国际金融资源,提供金融支持,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对外投资的发展。

比如,国家能源集团国华电力在印尼三个项目已先后为印尼当地提供了7000多个就业岗位,缓解了周边就业压力,提高周边生活水平。电厂的建设和投运,为创造就业岗位、改善当地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张威说,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所做的工作,既惠及民生,也为当地的产业发展积蓄了持续发展的后劲和能力。“一带一路”各种领域的合作,是基于共商模式下开展的,共同建设推进,成果也是各方互惠共享的。

开启“一带一路”新篇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越来越多合作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落地生根。中资企业在深化投资合作的同时,积极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9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4.4%,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1-9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0.2亿美元(约合870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总额的16.5%,较上年提升4.1个百分点。

对外承包工程方面,今年1-9月,中国境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837.1亿美元(约合5590亿元人民币),完成营业额531.3亿美元(约合3540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的55.7%和58.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泽林表示,“双循环”战略有望开启“一带一路”新篇章。

“一带一路”对内是促进商品和要素的顺畅流通和优化配置,加快完善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对外是畅通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与整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共同发展。

安永在10月29日发布了《疫情“新常态”下的中企走出去》报告。报告指出,短期内全球疫情的持续蔓延加之地缘政治风险扩大化,将继续减缓中企海外投资尤其是海外并购的进程,但是短期冲击难改长期趋势。随着中企在世界价值链上不断攀升,中企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增加,所以长期来看中企的“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周昭媚对第一财经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也仍有潜力。“一带一路涉及很多发展中国家,而它们对传统的基建、设施、设备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等。”

上述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使地缘政治风险更加凸显,并成为“常态化”风险。中企投前需密切关注海外国家的外商投资政策变化,投后需注重风险管控与合规。此外,中企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应更加注重对东道国的文化理解,与当地政府与民众建立信任;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更好地实现与东道国互利共赢的合作。

周昭媚说,中国已在海外投资了很多工业园区,园区建成后也需要通过投资带动当地的经济,但必须要监控地缘政治风险会对投资短期或者中期的影响。在当前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有意进行海外布局的中企需不断评估投资战略和投资组合,寻找优质投资标的。中企也应比以往更重视东道国宏观经济环境的调研,并注重对于区域整体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的评估。

随着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在海外投资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类风险问题也随之而来。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中国需要提升企业特别是深度介入全球化的企业的风险意识,引导选择安全的金融合作伙伴,同时还应在外资金融引进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防范、预警和监管机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