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接到“无门槛”贷款电话要不要借钱应急?别着急,先用这些法则测试一下
04-04 09:40:31 来源:上游新闻
“您有资金需求吗?”“我们公司和XX银行合作,放款快速,免息、零利率!”简单的贷款电话,背后很可能隐藏一场诈骗。对此,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提醒公众,个人或家庭在自身能够负担的范围内主动寻求负债,是正常的经济金融现象,但负债(杠杆)是把双刃剑,面对各种“触手可及”的贷款推销,运用得当可以提升生活品质,过度负债则容易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怪圈,甚至铤而走险陷入非法的高利贷活动。

1

接到贷款电话要不要借钱应急?

先用28/36法则划一条警戒线

人行金融专家介绍,消费者在接到陌生的贷款电话,应当衡量自身的实际需求,如果不需要,直接挂掉电话即可。

如果手头确实紧张,想借钱周转一下,应先评估一下自身已有的负债水平,消费者可以采用28/36的经验法则为自己的负债划定一条警戒线。

28/36的经验法,则指个人或家庭的房产相关支出(包括房贷还款、物业管理费、房地产税、房屋保险等)不超过同期收入的28%;总的负债(房产相关支出+车贷+信用卡负债+网络小额贷款+其他负债)不超过同期收入的36%。将负债控制在这个水平以内,个人或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有明显压力。

李先生个人税后年收入5万,看到最近楼市行情不错,于是生出了换房的打算。“有点存款,都在银行里存着了。”李先生说,按照银行列出了详细“清单”:每月房产相关支出不超过1167元,其他个人负债每月不超过333元。“能够获得30年期、每年固定利率5.5%的房贷条件,贷款总额在20万左右。”李先生说,这份“清单”让他规避了风险。   

 2

有人能帮你办贷款?

记得先细问下公司的真实身份

 “能办贷款”的人,以贷款中介(包括各种咨询公司)居多。

据一内部人士介绍,贷款中介可能与多家银行接触,能够大致掌握不同银行的内部审核尺度,“有能力”帮助一些急需资金的客户“包装”资信材料,向银行申请贷款,提高申贷通过率,贷款成功后再收取手续费用。

当然,还有一些人,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骗。因此在进一步考察中,不妨层层细问下公司的真实身份。

“你们公司的全称是什么?”、“你们公司有贷款资质吗?”……同时,还可以借助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比如“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验证公司的经营范围及查询经营异常情况。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金融专业性强,涉及各类风险,金融消费者要坚决远离两类不具有金融从业资格的机构,一是国内不受金融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二是自称在境外接受金融监管的机构。“看不懂、没说清楚风险点”的贷款推销一定要远离。

 3

看似“无门槛”却附带一串“费”

想要借贷一定要弄清借款成本

手续费、服务费、中介费、年利率、月利率、周利率、日利率……看似“无门槛”的贷款,却“附带”了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费”、“率”,真正的借贷成本究竟是多少呢?人行金融专家介绍,如果真的要借贷,消费者一定要弄清借款成本,尤其要关注利率之外的一次性费用,明白自己实际承担的成本。

举个例子,比如有的公司会收取手续费、服务费、中介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借款人要将因贷款而产生的各项费用列入成本来计算自身的真实借贷成本。在金融行业中,一般使用年利率作为参考。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会遇到月息甚至日息的情形,专家建议,月息和日息一般很难直观判断其利率高低,因此可以转换成年化利率。

大致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换算:年化利率=月利率×12=周利率×52=日利率×365

消费者在换算后,如果发现年化利率(加上其他因该贷款而产生的各项费用)超过 36%,应谨慎考虑,避免过度负债。要特别防范这些“看似无门槛”的贷款套路。

提醒

办理贷款注意这10个事项

针对目前日益频繁、触手可及的电话推销及颇具创意的网络贷款推销,金融消费者尤其是消费需求旺盛的年轻人在参与借贷前要逐一核对以下十条注意事项:

任何机构开展资金放贷业务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未经批准不得从事放贷业务;

中介机构或信息平台推荐的贷款业务,必须查清楚最终放贷机构名称及是否具备真实的放贷资质;

个人借贷前需要明确自身是否有需求及自身已有的负债水平,越过28/36 警戒线后要谨慎行事;

正确计算综合借贷成本,仔细询问除利息外的其他各项费用;

不少银行业金融机构已有手机银行,并推出个人信用贷款业务,个人借贷前请至少对比两家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综合成本;

不存在免费或免息的贷款,莫因贪恋“小便宜”而掉入真正的套路和陷阱;

充分运用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例如“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的经营范围及经营异常情况;

充分运用我国金融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受监管的机构名单,受监管意味着该机构必须满足一定的监管要求,但并不保证该机构会完全合规地开展业务;

金融消费者要坚决远离两类不具有金融从业资格的机构:一是在国内不受金融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二是自称在境外接受金融监管的机构;

金融专业性强,涉及各类风险的管理,普通金融消费者要正确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多咨询身边熟悉的专业人士,多学习相关金融知识,看不懂的业务不触碰,没有说清楚风险点或看不透风险的产品要远离。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