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姜家镇“精彩1分钟”视频短片上线
07-03 14:01:08 来源:新浪重庆

7月2日晚上20:00,巴南姜家镇的的“精彩1分钟”视频短片正式在“看巴南客户端”启动啦。每名用户每天在三个板块分别点赞5次。

乐享天成 龙舞姜家

渝南腹地,山昂水秀;

龙舞石磐,巴之魂灵。

观山川之形胜,桃子凼山、马鞍山、天坪山,重峦叠嶂,葱茏苍翠,莽莽苍苍南北奔腾而行;五布河、丫溪河、龙洞河,鱼翔浅底,竹荫鹭影,逶迤盘旋伴行山间。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家龙舞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家龙舞

状镇域之风貌,宛如劈波斩浪的龙停歇在巴山渝水间。山石是它坚硬的脊梁,水是它跃动的力量;场镇是它聚神的龙睛,农家小院是它定航的繁星。

水碧酒醇,聚而成镇。古有姜氏世家居溪酿酒,其酒味甘醇传百里,酒客络绎不绝饮之,在康熙年间逐渐成集,遂名“姜家场”。

山秀石坚,传承文脉。古树掩映,百年“涤园书社”珍藏2000多年前的书籍,述说龙乡文化悠久璀璨;山抱水绕,革命烈士李剑钊长眠龙乡秀丽山水间,卧看龙乡沧海桑田风云蝶变;岁月淬炼,古老巴渝民间艺术姜家舞龙在80平方公里热土上落地生根,谱写龙乡儿女坚韧不拔、砥砺前行的华丽篇章。

姜家舞龙  一份牵动的眷念

姜家舞龙,记载着巴人先民不畏艰险、不畏牺牲,与大自然奋勇抗争的美丽传说。

相传远古时代,长江水患持续不断。又过了几万年,大禹安排他儿子前来治水。大禹儿子用“禹步”法治水。“禹步”法即为阶梯式治水法,共分五步。第一步治水小观,第二步治水白鹤,第三步治水双圣,第四步治水东泉关口,均获成功。第五步治水姜家,这时的大禹儿子已是筋疲力尽。他在疏通水道时,不幸被蟹精夹住身体,不能动弹。他不想治水功亏一篑,奋力将蟹精压在身下,四肢向上翘,变高,形成桃子凼山、马鞍山。那沉积的石灰石就是他们搏斗留下的鳞甲。躯干向下压,塌陷,形成现在的纹石槽,形成天然水道。洪水顺着槽底消退了,但他却永远地留在了纹石槽,再也回不到母亲涂山氏身边了。据说,姜家“三潮水”每天三涨三落,那是他在呼喊母亲呢!龙乡儿女为感念其恩德,遂世世代代用龙舞来纪念他。

姜家舞龙,造就独特的民俗文化历史。

几千年来,龙乡儿女世代崇龙、敬龙、舞龙,不断推陈出新,形成承历史、接地气、成体系的姜家舞龙,发展了火龙、柑子龙、板凳龙、虾子龙、萝卜龙等近20个龙舞品种。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时,不少移民精于荆楚龙舞之道,他们入乡随俗,将荆楚龙与姜家龙融合。再加上姜家舞龙本身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简朴,成就了今天的姜家舞龙。1942—1948年,达到空前繁荣,形成“九龙盛会”而名扬巴蜀;1983年,峨眉山电影制片厂到姜家摄制舞龙习俗专题片,向世界展播;1984年,姜家舞龙参加重庆市春节大拜年活动,被现场观众誉为“龙闹解放碑”;2009年被市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原市文广新局命名为第一批“民间舞龙文化艺术之乡”。

姜家舞龙,是那沉甸甸的牵动灵魂的乡愁。

在这近20个龙舞品种中,遗存着巴人先民对龙蛇图腾的崇拜,珍藏着巴人勇士围火而舞的刚猛勇直和慷慨豪迈,记载着文化融合的包容开放。

在近20个龙舞品种中,最有名的当属“火龙”。每逢佳节,在古镇老街上,九条火龙在漫天飞溅的鞭炮火光和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精彩舞动,治愈一年的辛劳。火龙时而翻滚,时而跳跃,时而打转,让人目不暇接;赤膊上阵的舞龙人狂野而刚劲,灵动而飘逸,人群欢腾,歌潮澎湃。此番盛景如诗:“巴渝大地千龙舞,独领风骚姜家龙。年年岁岁灯如海,欢声笑语乐无穷。”

姜家舞龙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庄重,更有“随机起舞”的智慧和灵动。它已融入龙乡儿女的岁时节令,穿梭在田野阡陌,成为寻常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底色。

阳春三月,晨晖照黄桷,非遗传承人持披五色绸带的板凳,舞动三亭园,就有了“板凳龙”;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姑娘们手持荷叶荷花翩翩起舞,就有了“荷龙”;秋收时节,橙子落地,小孩子用木棍穿起橙子游动乡野,就有了“橙子龙”;挑夫路途疲乏,卸下扁担,穿起竹圈套绳健步而舞,就有了“扁担龙”;十冬腊月,杀猪过年,龙乡人肩扛半边猪肉载歌载舞,庆祝丰年,就有了“肉龙”。

这份“随性”,是龙乡儿女对祖先的永恒缅怀!

这份“随性”,是龙乡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这份“随性”,是龙乡儿女与姜家舞龙解不开的千年情结!

烈士良医  铸就龙乡价值丰碑

世代姜家舞龙,舞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舞出至死不渝、视死如归的坚贞信念,舞出龙乡人民的智慧与豁达。探名贤辈出的辉煌历史,品积淀深厚的龙舞精神,看“头可断,志不移”的共产党人李惠康、“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李巽芳,鼓胀姜家舞龙血脉破空而来。

李剑钊,生于1903年10月,原巴县姜家乡清溪口外下伍家坝人。李剑钊年轻时在储奇门一家药材行当学徒,目睹旧社会之黑暗,劳动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深感不平。因不堪老板的虐待,逃往成都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5月5日,省委书记刘愿庵,常委邹进贤、程忧声被捕,8日牺牲。1931年8月,省委决定撤销川东特委和重庆市委,成立江(北)巴中心县委,领导江北、巴县、江津、荣昌、隆昌、大足、铜梁、璧山、合川9县和重庆市内的党组织,李剑钊任中心县委军支书记。

“九。一八”事变后,重庆地下党组织发动又新丝厂大罢工,李剑钊通过他未婚妹夫辛仲文的关系,输送了一些党的骨干和积极分子到厂里做工。李剑钊在送邓祯芸去厂的途中,豪吟“茫茫孽海起风波,壮士胸怀究如何,愿将此身化利剑,为民除害斩妖魔”,以抒情怀。

1932年初,丰盛乡一名叫刘复初的党员被敌人逮捕。经不住敌人的威胁利诱,他出卖了李剑钊。当时,李剑钊住进重庆一家旅馆,已买好次日早晨去上海的船票,不料当晚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敌人审讯时问:“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李剑钊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是为了拯救将亡的祖国,拯救千千万万穷苦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敌人对李剑钊进行利诱时,他愤然答道:“你们这些军阀外通帝国主义内勾结土豪劣绅,朋比为奸,残酷蹂躏百姓,稍有良心者不忍出此。我是共产党人,头可断,志不移,至死不做你们的鹰犬。”不久,李剑钊被判死刑,在“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共产党万岁!”的高呼声中英勇就义。

李剑钊的慷慨就义,延续了炎黄子孙“杀鞠躬尽瘁,说死而后已”的血脉,谱写了共产党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革命志书,铸就了龙乡儿女安身立世、生生不息的价值丰碑。

良医李巽芳则为这座丰碑添砖加瓦。他生于清光绪十四年,祖上四代行医,尤其擅长眼科。李巽芳秉承家传,自幼习医,青年时期闻名乡里。当时他在姜家场设药店,号“天全生”,医、药兼营。1940年任东泉复旦大学中学校医。他在医疗实践中,发现民间多患眼疾,尤以沙眼、脸腺炎、角膜血管翳、角膜溃痛等症危害最烈,便对这些眼疾进行研究,考究了历代药论的气味归终,研制出红、白色蒸馏眼药水和“眼中灵”外用药剂,疗效灵验,以“天全生”眼药驰名巴县。

壮年时,李巽芳着手经验总结,并对民间单、验方进行搜集整理。撰写出《李氏眼科七十二症》一书,提出“目病非纯火论”“内障眼疾三阳并重”“空窍闭阻不可忽视”等论点,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956年,李巽芳被礼聘到巴县卫生院眼科工作。到院后,他以高超的医术和热忱的服务很快赢得了患者的赞誉。他平生治愈的疑难眼病甚多。1963年,重庆空气压缩机器厂技术员杨善勤患眼病致盲,久治无效,十分痛苦,闻李巽芳为眼科高手,特往求医。李巽芳耐心宽慰,精心治疗,不久就让杨善勤重见光明。同年有中年人李某,双脸溃烂,刺痒难忍,视力模糊,缠绵数年辗转求医,均无疗效,并形成盲障目,投医巴县,经李巽芳诊治,服药10余剂,症状全消,视力康复如初。又有徐姓妇女因右眼突然失明,悲观绝望,心情郁结,继影响致左眼昏聩,来巴县卫生院住院治疗,李巽芳特别重视在精神上对她进行安慰,配合理气解郁,佐以活血法及益气养血药剂治疗,经3个月,患者双目视力恢复。李巽芳声名远扬,云南、贵州、陕西、宁夏、湖北、浙江、山东等地患者不辞千里前来就医。

1959年10月,他毅然将已历五代的家传眼科秘方献出,由四川省卫生厅编入《四川中医秘方验方集》出版。1960年3月,李巽芳所著的《中医眼科临床诊治之商榷,祖传眼科秘旨(方药)之点滴经验》由巴县人民政府卫生科代为整理发表后,重庆市卫生局为发掘李氏眼科经验,委派高级医师郑新、戴瑞芝等人再次整理李氏眼科资料,编著成《眼科症治经验》印发。《人民日报》《健康报》《重庆日报》在1959年至1964年期间先后报道了李巽芳的事迹。

龙洞河

龙洞河

姜家纹石  美丽与希望并存的恩赐

改革开放前,姜家片区流传着几句俗语:“有女不嫁纹石槽,天晴落雨坡上逃。五黄六月吃苞谷,寒冬腊月吃红苕。要吃干的几坨苕,要吃稀的几瓜瓢。一吹一个洞,一喝一个槽。”

这条俗语中描述的贫瘠与姜家的地质地貌有关。据《姜家镇志》载,姜家镇向西靠近马鞍山、天井坪两背斜层地带,为山麓深丘地貌;向东靠近桃子凼背斜岩质槽谷区,属低山地丘陵地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喀斯特山区多石土薄,易漏不耐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在刀耕火种年代,当地群众当然生活不易。

那是纹石槽把贫瘠留在地上,把美丽深埋地下!

它把石头镌刻成神奇的雾露洞!雾露洞在姜家镇西南侧约7公里外的黑石山麓。因洞内四时生雾,雾从近乎直立的洞口冉冉飘逸而出,形成雪白纱状薄雾,缭绕盘旋在洞口周围的慈竹翠柏丛中,欲去不散而得名。它形成于两百多万年前,呈北东走向,长800余米,分四层。洞体高低宽窄不一,高的有两层楼高,低的需弯腰而过,窄的地方只能单身独行。洞中水态多变,有河流、瀑布、“湖泊”“沼泽”“梯田”;洞内石花、石幔、钟乳石、石笋、石塔等样样齐全,琳琅满目,色彩斑斓,姿态万千,拟人摹物栩栩如生。现已开发“迎客厅”“遇仙楼”“奇观厅”“千乳长廊”“南海映空”“仙山琼阁”“音乐厅”等八个景区上百个景点。被英国专家安东尼·贝克誉为“亚洲第一大穴盾”(直径长20英尺),与“音乐石”“海星石”“千丘田”,并称“雾露洞四绝”。

它把石头镌刻成高旷的龙池洞!龙池洞离雾露洞1公里,全长2500余米,呈北东走向,与雾露洞形成于同一时期。洞体高旷宽大且较坦荡,洞中水流量较大,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水清见底,甘甜可口。头顶钟乳,石幔千奇百怪;两侧石柱、石笋千姿百态;脚下通道曲折幽深,有“小桥”14座,桥下潺潺流水,鱼翔浅底清晰可见。现已开发1500余米,分娱乐厅、神钟堂、七块田、公公背媳妇等9个景区。

它把石头镌刻成怪异的来因洞!来因洞在槐园车站东侧龙神口附近的山凹中。据《巴县志》载,“其西一洞曰来因,前有小阁奉佛神(像),阁后有隙地杂莳花木。降石级得钟乳穴,高广各两尺,石髓悬悬欲坠,小者累累枣如葡萄,大者如笋,又或如罄,叩之即琅琅有声。再进则黝黑如漆,其怒流浑浑,尝有倾桴其中,越日流古佛洞。”

那是纹石槽把贫瘠留给过去,把希望留给现在与未来。

近年来,姜家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开发矿石,且开发后及时种花卉苗木、建观景亭台,将纹石槽建成重庆最大的碎石建材基地和矿山企业实践的“绿色样本”,将贫瘠的石头点成了金光闪闪的“龙石”,将昔日荒山变成了一幅幅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交相辉映的画卷。

这是龙乡儿女“随势而为”的智慧,将美丽发掘!

这是龙乡儿女敢于抗争创新的品格,将希望擦亮!

盛世繁华,巨龙腾飞。在时光的洗练中,在时代的铿锵中,龙乡儿女在山水环抱中传承着龙舞精神,用勤劳的双手,着力建设“特色农业品牌镇、生态宜居文明镇、乡村旅游新兴镇、舞龙文化传承镇”,为这方土地烙下永恒的注解。(图文由  姜家镇  提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