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游评论 > 正文
上游评论 | 教育回归普惠“初心”需久久为功
07-28 18:01:50 来源:上游新闻

30248bf4d6c73160d244475af07fad45.png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寒暑假、周末不允许补课,不再审批新机构、现有的机构一律转为非营利机构,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不能刊登校外培训广告等等。一些教培从业者评价,文件“刀刀砍在七寸上”。这几天,不少教育股“腰斩”“脚踝斩”,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市场对文件效力的信任预期。

有生之年,终于看到了动真格的“减负”。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苦校外培训久矣。类似于“你来,我培养您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的恐惧营销不断贩卖焦虑,倒逼家长们永远把“别人家的孩子”当做假想敌,不断被各种“新潮教育理念”牵着鼻子走,争相“氪金”。当“付费玩家”和“免费玩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就极大损害了教育公平,这背离了义务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初衷,既伤害了无力“氪金”的家庭,也让“付费玩家”骑虎难下,有苦难言。

教培机构之所以能把教育做成营利产业,赚得盆满钵满,背后的动能是教育焦虑。这使得整个教育领域发生了异化,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学得知识、获得成长,而是赶超对手,获得第一。第一名只有一个,学习备考的难度永无止境,当家长的头脑被写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咒语”,“鸡娃”就成为必然选择。

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均等化、普惠化是基本要求。如果任由校外培训机构制造焦虑,破坏的将是整体的教育公平。不过,教育焦虑的社会心态存在惯性,“鸡娃”在一段时间内仍是“刚需”,教培机构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蛋糕,可想而知,校外培训还会以种种面目出现,如果监管不力甚至还可能死灰复燃。因此,教育监管部门还需要警惕校外培训花样翻新,更要警惕补课成为少数“有办法”群体的特权,以另一种更隐性的方式损害教育公平。

马斯洛说,“教育,就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要彻底铲除校外培训的土壤、使义务教育回归普惠、公益的“初心”,就需要扭转已经被异化的成功观和教育观,重新树立健康的社会预期,这尚需久久为功。在这个流动、开放、变革的时代,只有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赛道,才不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内卷。而教育的目的,应该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这条赛道,以“努力而不焦虑,紧张而又健康”的状态纵横驰骋,充分释放个人禀赋,找到强大的内生驱动力。

社会呼唤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呼唤多元的、有活力的教育,这是大势所趋。而“双减”,是一个好的开始。一些龙头教培机构已经开始顺应趋势,转而布局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相关领域,主动构建多元教育生态。只有孩子们从揠苗助长中解放出来,打开更加丰富的人生可能性,中国社会才会更具潜力和活力。

特约评论员 吴迪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微信图片_20201224112317.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