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游评论 > 正文
上游评论 | 学生结对子遭遇嘲讽性回复,扶贫工作不能“乱点鸳鸯谱”
08-06 15:18:02 来源:上游新闻

30248bf4d6c73160d244475af07fad45.png

日前,甘肃榆中一学校的学生,在收到天津学生送来的帮扶物品——价值7万元的文具和书籍之后,在感谢信上竟然写道“谢谢你们,但我们不需要”、“我们这里不是山区”等嘲讽性回复,引发网友热议。

1.jpg

榆中教育局回应称,两地学校有结对帮扶,这封“嘲讽感谢信”系学生交流中发生误会导致的恶作剧,已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虽然本次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扶贫结对子差点结成了冤家,确实让人啼笑皆非。帮扶方感到十分委屈:明明是捐钱捐物的公益行为,结果一片真情打了水漂;被扶方也是百般不爽:莫名其妙被人说自己很穷,还在“用砖头当板凳”,感觉尊严受到了践踏——这都找谁说理去?

有网友百度了一下榆中县的情况:该县在21世纪初期确实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这个帽子已经摘掉好多年了;因为其地理位置较为靠近兰州(驾车距离50余公里),整体经济在全国县级行政单位里中等偏上水平;新闻中的榆中XX小学于1998年建成兰州市标准化小学,2001年晋升为三级二类标准化小学。

网友仅靠百度就能搞得一清二楚的问题,偏偏在事前无人做足功课,造成了类似“内蒙古学生高考要考射箭和骑马”“重庆学生高考要比吃辣”“广东人高考科目之一是狩猎福建人”这样的网络笑话。说白了,这件事的根源并不在于天津学生的优越感,或是榆中学生的玻璃心,而是两地教育单位在没有进行充分沟通和具体调研的情况下,匆匆上马搞帮扶、结对子,最终好心办了坏事。

扶贫工作不是光有美好的愿景和充足的财力物力,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一门系统的学问。如何将手里的资源合理地分配到需要的地方,比收集这些资源更考验组织和管理水平。这件事折射出的关于扶贫工作中的方式方法以及作风问题,不应该一笑了之。对于天津学生的善意,我们应该表示鼓励;对于榆中学生的反感,同样应该予以理解。如何不让热心人寒了心,又能把资源投放到真正需要的群体手上,这才是值得总结和思考的问题。

上游新闻 康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