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正文
我和我的祖国——卫生健康70年·先锋人物|重医附一院护理部主任赵庆华: 给患者温暖,是一辈子要做的事
06-13 23:42:09 来源:上游新闻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43.13.png

(为护士戴燕帽的赵庆华)

一头齐耳短发,柔顺光亮;一身红色连衣裙,剪裁得体,在人还没走进会议室时,温柔的声音就先响起来了:“不好意思,刚才医院有点事,让您们久等了。我是赵庆华,今天辛苦了!”等我回过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张温暖的笑脸。

看着这个眉眼浅笑的瘦弱女子,我很难把她跟资料中那个今年56岁,管理着2800多名护士的重医附一院护理部主任联系起来。

“是感觉不像吗?”察觉到我眼中的疑问,她笑着问道。

“感觉您更年轻,也更温柔,工作中您也是这样的吗?”

“我明白您的意思。其实我刚到管理岗位的时候,老领导还专门跟我谈过,‘我别的都不担心,就担心你管不管得住这么多人’。直到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方式,当你真的热爱这个行业,当你把患者和护士当做亲人,当他们的贴心人,我想时间会给你答案的!”

的确,从1982年她来到重医附一院成为一名护士开始到如今成为重医附一院护理学科建设引领者,提出“五心”护理理念,先后获得南丁格尔奖、全国“最美医生”称号,37年来,她在护理行业已经走得太远太远。如今已拿到行业最高荣誉的她依旧没有停下向前的脚步,“护理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给患者温暖和支持,值得我倾注一生!”

齐耳短发保留30年  工作就要清清爽爽

一头齐耳短发,刘海夹在头顶,露出额头,这个发型赵庆华从18岁成为一名护士起到现在,30多年都没变过。哪有女孩子不喜欢摇曳的长发呢?但对赵庆华而言,这是作为一名护士的基本要求,“工作时就要清清爽爽”。

清清爽爽地工作,不仅体现在赵庆华30多年的着装上,更体现在她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清清爽爽地工作,给患者的是如沐春风的温暖和坚定治疗的信心。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名年仅17岁的北川男孩,在地震中失去至亲。因为严重的震后心理创伤,在医院这个孩子总是蜷缩在病床上,喃喃自语:“妈妈,妈妈……”为此,赵庆华和她的团队轮流给孩子送鸡汤,陪伴他、开导他,终于,孩子的状态有了变化,开始配合治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对很多年幼的患者而言,赵庆华就是他们口中的“赵妈妈”。

清清爽爽地工作,给同事的是勇于担当的坚定和可以依靠的肩膀。作为重医附一院的一名护理人员,这些年来,在应急救援一线,都能见到她的身影。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救治重庆首例“甲流”危重症产妇,2013年雅安地震……她都第一时间组建专门护理团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43.36.png 

(带着护士查房的赵庆华)

“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要挺身而出,尽最大可能为患者减轻痛苦”,说起这些,她笑着解释道。

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对赵庆华而言,就是为了更好地守护:“6岁那年,疼爱我的外婆突然倒下后就再也没起来,当我明白外婆再也不可能回来后,我就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今后一定要当一名白衣天使,治病救人。那时小还分不清医生和护士,可后来读到‘无私、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时,我才更加坚定我做为护士的初心——无法守护外婆,但我可以守护更多的人,给更多的人温暖。”

护理是科学也是艺术 问好也要有技巧

“您好!”一般人的礼貌问好,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可是如果您是重医附一院护理部的护士,如果这样和患者问好,那可不算合格!

一句问好也这么多门道?那是当然,用赵庆华的话说,“护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里边的门道哪怕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护理是一门科学,说的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需求的是一个大健康的概念,除了能更迅速地治愈疾病,更希望在医院满足“好得快、安全感和对我好”等诉求。这就要求医护一体融合发展,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护理一是门艺术,其实就是和患者交流、沟通的艺术。在赵庆华看来,护理绝不是简单地打针、包扎等,更应该经过系统地理论学习和一定实践经验的积累。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43.45.png

(工作中的赵庆华)

以问好为例,遇上脾气不好的患者,一句“您好”可能就会让患者发飙:“你神经病呀,我好什么好,我好的话,还能来这住院吗?”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引发医患矛盾。所以赵庆华都会提醒护士,在遇到患者时,一定要在说完“您好”后,加上对患者的关心或者是鼓励,可以说“您好,请问您今天感觉怎么样?或是“您好,昨天吃了药,今天应该没那么痛了吧?看着您精神都好多了”类似的话,这样患者觉得自己受重视了,自然心情也会好一些。

从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培训,到提出“接待热心、治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的“五心”护理理念,再到成为硕士、博士生导师,作为重医附一院护理学科建设引领者,搭建医院护理学科梯队人才,赵庆华一直在努力。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43.53.png

(为大家讲解“五心”护理理念)

如今,医院护理科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学历层次不断完善,而且在应急救援、援藏援外、攻坚扶贫等工作中都能看到护理部的身影,患者满意率也大幅提升。其中,医院护理科2800多名护士们,本科以上学历超过了7成,更产生了近10名教授。2008年,医院的“五心”护理文化荣获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同年,赵庆华带领的团队也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金奖等荣誉。

为团队自豪为爱坚持  这是最好的选择

“她是一个视护理事业为生命的人。”这是医院领导、同事对赵庆华的评价。

1991年初,为了帮一位罹患胃平滑肌肉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化疗护理,已有身孕的赵庆华挺身而出,却因为过度劳累再加上长期接触化疗药物,不幸流产,更永远丧失了做母亲的权利。可是,在伤心悲痛后,她却再次投入到艰辛的工作中。历时8个月,终于帮助患者顺利完成了化疗。赵庆华说:“我没有孩子,但护理工作就是我的寄托,让我可以有更多的‘孩子’!”

自从她主持护理部工作以来,她的手机号就是公开的,全院护士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她开解。而经常忘记自己生日的她,却可以记住不少护士的生日,提前为他们准备惊喜。

除了给予温暖,在为大家培训时,赵庆华更增加了人文关怀内容的比重,就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能只为了养家糊口,更要懂得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护理工作的意义:“虽然我们每位护理人员一天要面对很多的病人,但是对患者来说,我们就是他在医院的唯一亲人。试想如果是你躺在病床时,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这个想通了,工作也就能做好了。”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44.03.png

(和患者亲切交流)

这样的交心也收获了患者的暖心。出院的患者常说,他们是2岁,因为是这些医护人员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在护理科室的柜子里更是放满了患者以及家属送来的感谢信等。“ 精心护理,如沐春风,我记住你了,中秋节生的妹妹”这是一位出院的老人写的感谢信;“小董,这段时间感谢你了。我老伴说,每次看到你笑盈盈的样子,他的心情就变好了”这是一位不会写字的老奶奶让儿子代写的感谢信;“希波拉底在华夏,南丁格尔现山城。休道良医逐利频,大爱无疆似微澎……”这是一位糖尿病足患者写的一首七言诗……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44.15.png

(患者送来的七言诗)

这样的感动也是赵庆华坚持的理由:“爸爸给我起名庆华,就是因为我的生日和国庆相近。我的每一步成长都得益于新中国的迅速发展。作为一名党员,能尽自己一些力量,让更多人减少病痛,就是我最幸福的事情。”

(文/马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