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正文
我和我的祖国——卫生健康70年·先锋人物|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防治科科长罗升群: “麻风病可防可治,别害怕”
06-13 23:36:45 来源:上游新闻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37.45.png

(罗升群获2019年度马海德奖)

你知道麻风病吗?你想象中的麻风病人是什么样子?形容恐怖?冷漠孤僻?离群索居?也许对不少人来说,听到麻风病,总会不自觉地在心里竖起一道厚厚的防线。这无可厚非,因为不了解亦或者是固有的印象,所以难免带着有色眼镜冷眼旁观这些患者的生活。事实上,即使在现在,这种因为不了解引发的歧视,还在继续。

所幸,在我们身边还有无数像罗升群这样的医生,他们背负着社会的歧视负重前行,依靠不断完善的治疗手段和一颗颗滚烫的医者仁心,将爱和关怀送到麻风病患者身边,让这些曾在“孤岛”艰难求生的麻风病患者重拾阳光和希望。

27岁起,罗升群把自己青春年华交给了麻疯病防治事业,40岁时,在一线奉献13年的她获得了我市首个马海德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麻风病可防、可治,大家别害怕”,这是她最想告诉大家的话。

不一样! 这个“麻风村”很巴适

2间漂亮的小洋楼,配有影音室、麻将室、康复室,旁边有收拾干净整洁的厨房,周边分布着44亩的纯天然果蔬园,身边还有医生的时刻照护,这是哪个疗养院?其实这正是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位于百节灵佛山半山腰的麻风病住院部。不过,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让人闻之色变的麻风村。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37.54.png

(麻风院住院部的康复室)

“新中国成立前,麻风病人的处境相当艰难,那时一旦村里有人得了这个病,等待他的就是要么被赶走,要么就是被残忍地烧死,所以很多麻风病人会偷偷地跑到山上去,有的病死、饿死了,侥幸活下来的人就聚集到了一起,互相取暖,也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麻风村’”,说起原来麻风病人的处境,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院长李幸萃说道。那现在呢?“时代不一样了,在国家的支持下,麻风病人的情况大大改善了,现在他们不仅能享受到免费的医疗照料,而且经过规范治疗,没有传染性后还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有时还会和山下的村民一起打麻将呢!”对此,罗升群笑着解释道。

事实上,现在这个麻风病住院部就是在历史遗留下的“麻风村”的基础上改建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最初的巴县麻风病医院变成了现在的重庆市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在诊疗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住院部也从最开始的一间茅草屋、10亩山地变成了现在占地近50亩,有着两座小洋楼以及拥有相对完善配套设置的全新院区。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38.02.png

(重庆市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历史沿革宣传栏)

“算下来,我们院经过了四次大的改建。原来,上山的路没修好,我们都得步行过来,光爬山就得一小时左右,现在山路修好了,也多了很多康复、娱乐设施,大家住得也更舒适了,”罗升群说道。

“老爷子,您这手是烫到了?咱这病皮肤对冷热刺激不敏感,以后用热水什么的千万得小心……”说话的空隙,看到院里老秦手上的伤疤,罗升群连忙拉起老人的手耐心地交代着。“好好好!我以后一定注意。咱国家这政策、咱们医院的医生真好,我们这些回不去家的人都把这里当家!”说到这些,老秦抹了抹眼角的泪花。

不要怕! 30岁的汉子有了新生活

对麻风病人,除了要重视身体疾病上的治疗,罗升群更关注他们的心理疏导。在接待病人的过程中,“不要怕,一切都会好的”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因为她的耐心开导,不少患者也重拾了战胜麻风病的信心。今年32岁的麻风病患者小王就是其中一员。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38.11.png

(和患者及家属沟通治疗方案)  

2017年,罗升群在门诊中见到了小王和他的父亲,第一面印象深刻:“他整个人已经自暴自弃了。”原来,小王有个幸福的家庭,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可是在发现自己得了麻风病以后,整个人都垮了,这次来看病也是背着家人来的。“当时他跟我说的原话是‘医生,治不治的好都无所谓了,得了这病,我算是完了,我决定以后绝不回家,也不会再见孩子们,免得让他们被人指指点点’”,这些话一下子击中了罗升群的心,“从医十几年,这几乎是确诊后所有麻风病人的心声。我真的特别心疼,所以我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这个病能治,让他们别怕!”

“你这病发现的早,现在医疗技术很成熟,根本没你想的那么糟”

“我不信,你也别安慰我了”

“我是专门做这个工作的,怎么会骗你呢?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人现在大都能得到很好康复的。你还这么年轻,要有信心!不信,你看我电脑里的照片,这些都是患者恢复前后的,你看我骗你了吗?”

“得了这病不一一定会毁容、残疾?那我以后还能见孩子们吗?”

“只要尽早发现在规范治疗1年后,基本上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了,以后只要定期来我们这里复查就可以,而且看病又不用你花钱,别担心……”

“那我愿意试试……”

就这样,在罗升群的开导下,小王积极接受了治疗,就在去年他已经回家了,还自主创业养起了小龙虾,现在每次来医院复查,脸上都是笑呵呵的。

其实,在罗升群从医的13年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据她介绍,和以往不同,现在的麻风病人只要经过一年的规范治疗后,基本上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如今新发现的年轻麻风病人大都恢复了正常生活,剩下的没家或者不愿意回家的十几名老人,医院也会为他们养老。

不放弃!“我不管他们,谁管!”

工作条件艰苦、病情会传染、社会上的不认同……在13年的工作中,面对这样的质疑以及市区三甲医院伸出的橄榄枝,罗升群也曾动摇。可是一到院区,看着在医院任劳任怨默默工作了几十年的前辈们,看着病人那一双双无助和依赖的眼神,想着医院将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罗升群又坚定了信念:“如果我不管他们,谁来管呢?”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38.19.png

(接到电话后到病人家中诊疗)

麻风病也是贫穷病,一般在落后的远郊区县多发。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作为重庆享誉盛名的麻风病诊疗单位,要负责重庆主城及渝西片区18个区县的麻风病诊治、宣传工作。所以,平日里除了要兼顾门诊和住院部外,罗升群和同事还要到远郊区县调查、走访,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有时为了一次线索调查来回需要走好几十里的山路,但她却从来没一句怨言。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38.29.png 

(跋山涉水到疑似麻风病患者家中筛查)

“小罗的工作真的是做得特别好,她现在就是我们医院的金字招牌”这是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支部书记胡伟对罗升群的评价。在院长李幸萃心里,罗升群更兼具一名医生难得的冷静和善良:“面对病人时,她总是很冷静,能及时掌握病情,让病人踏实放心,可是面对我们时,她常常会为这些病人掉眼泪”。对医院的病人来说,罗医生更是他们的希望所在,罗升群的手机、微信基本上每个病人都有,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她。

72岁的老张因为患麻风病残疾多年,经多次做工作家里人不接受老张,为此,罗升群成了他的亲人,为他清理溃烂的伤口、敷药、和他聊天解闷……在老张离世的那天,老张的家人在收拾完老张遗物后,突然集体在罗升群的办公室室门口长跪不起,嘴里一直念着:“谢谢,谢谢,我们有罪,我们对不起老人家……”

多理解!麻风病可防可治

屏幕快照 2019-06-13 下午11.38.39.png

(麻风病项目培训会)

“现在很多人对于麻风病还是不了解,所以莫名恐惧,我们科普宣教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说起麻风病,罗升群感叹道。

最开始不理解也不奇怪,因为最开始当她从事这份工作时,不仅她的家人、朋友有疑虑,她自己心里也没底。“我记得当时的老院长第一次带我去那个住院部的时候,我心里也在打鼓,后来离开时,老院长嘱咐我用肥皂洗个手,我就想我是不是也会被传染呢?”说起原来的事情,罗升群回忆道,“我记得那会刚过来工作时,本来和原来医学院的朋友们约好了晚上一起吃饭,可当我说我上午去过麻风病住院部时,朋友们就说要不改天我们再吃饭吧!的确,作为医生的我们最开始都不了解,何况是普通人呢!”

后来还是经过了系统学习后,罗升群才明白,其实只要经过规范治疗后,病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传染性了,只要定期随访监测就可以。

最开始对她从事这个行业家人也不同意,可是在她的普及下,又带着家人朋友参观了麻风村后,大家也慢慢理解了她的工作。现在十几岁的儿子都可以一本正经地跟同学和老人普及麻风病的知识了。

“其实麻风病早期的症状很容易和其他的皮肤病混淆,所以很多时候也会因此漏诊、误诊,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所以我们现在除了对群众大力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外,也在对皮肤病医生进行培训,就是希望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麻风病。积极落实《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如期完成,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和任务需要全社会和我们医护人员一起努力!”这是罗升群的愿望!

(文/马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