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他用黑科技让建筑变“智慧”:玻璃会降温、道路砖会呼吸……
04-26 17:12:3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日常生活中,大家常会碰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夏天既想拥有“阳光房”,又想阻隔高热量和紫外线。又比如一到暴雨就看海,走到哪里都积水严重。或者碰到城市道路问题多,且难以提前发现,提前检修。 

这些传统建筑行业的难题,如今都被一家重庆公司解决。在金渝附近的一家写字楼里,重庆亲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华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们要用“黑科技”让建筑越来越“智慧”。

1.jpg

 凭一股“钻劲儿”下海

“我这个人,喜欢看书,特别是爱专研新材料、新设计方面的知识,慢慢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出生于1962年的邓华,是个十足的工科男,对技术刨根问底,认准的事儿更是说干就干。

2000年之前,邓华还在体制内,是重庆市市政设计院副院长,有名的设计专家。但从事建筑设计这些年,他发现了行业的常见问题:效率较低。“十几年了,建筑行业为什么效率低?症结到底在哪儿?能不能解决?”

为此,他查阅了许多资料。白天,邓华在设计院上班,晚上,他就“挑灯夜读”。因为多数资料都是外语,他就一手拿词典,一手做笔记,把国外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点记下来,把案例总结。 

就这样,邓华对“未来建筑”有了自己的见解。“想法实践一定有试错的过程,原来的环境不太适合,我干脆就辞职‘下海’创业了。”2000年,邓华成为创业者,随后创立了重庆亲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孵化出重庆禾维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亲禾智千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亲禾建科建材有限公司、重庆菲力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

孵化投资看重科技含量

“先进的技术,才是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邓华看项目考验的是科技含量,孵化投资有一套“打法”。

他说,高科技从高校来,所以他们就校企联动,找项目。智能隔热玻璃就是这样被他们发掘的。

那是2013年,邓华和团队得知一种纳米新材料,当时不少高校实验室在研发该材料。邓华一行人筛选了几百个项目,一边调研商业化前景,一边支持实验室用该材料开发新产品。

直到2015年,他们才确定将该材料应用于玻璃节能。“一是绿色建筑兴起,二是该类型的产品在国内几乎没有,加上调研发现玻璃幕的写字楼越来越多,市场需求很大,就准备将其产业化了。”2016年,他们将该项目落地重庆。

实验室成功并不代表能实际应用,智能隔热玻璃在产业化遇到了瓶颈。当时他们将玻璃放大后,材料稳定性出了问题,研发团队只能不断调整配方。经过三个月,产品通过一切检测,能使室温降低10℃左右,还可以不用拉上窗帘,保证室内采光充足。

剩下的只有市场推广了。“那个时候我们就找类似的新产品,分析它们市场营销策略、步骤。”邓华指向办公室的一面黑板,说:“当时就在那上面分解营销。” 

因为科技含量高,智能隔热玻璃直到现在也在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2.jpg

智能隔热玻璃(左)和普通玻璃(右)对比

围绕构建建筑科技生态链

之后,邓华和团队又孵化投资了一些高科技项目。

采访中,他向记者介绍起了他们孵化企业的产品,包括生态环氧砖、生态透水砖、健步弹性砖等。

邓华现场演示了生态透水砖的应用,他将一杯水淋到生态透水砖上,不到1秒钟,水就浸透而下。“它采用有机材料制成,通过破坏水分子的张力来透水,具有净化功能,遇到下雨天时,这种砖能够有效地过滤掉有机物,净化水质。同时,因为这种砖能够不被泥土堵死,仅需要两到三年维护一次,使用寿命达到15年以上。” 

而另一款健步弹性砖,不仅透水,还具有塑胶跑道的舒适感。邓华表示,健步弹性砖可以缓和冲击,避免长时间运动对人膝盖、胯部造成的损伤。

此外,重庆亲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智千科技,还推出的道路新科技——道路CT检测车。该车利用安装在出租车、网约车上的“道路健康盒子”,通过车辆的细微震动随时收集并反馈路面行驶状况,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病害模型自动生成道路健康评价报告。

“归根到底,交通、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建筑领域深耕细作,用‘黑科技’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人性化的城市。”邓华说。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韦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