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寻泥陶风韵,云端助力非遗传承
08-12 13:13:10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 肖哲

你可曾听说过这样一种陶:“薄如纸、红如栆、亮如净、声如罄”。这就是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的“荣昌陶”。8月3日至8月5日,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暑期“三下乡”安陶非遗传承队的成员们来到了地处重庆市“西大门”的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探访当地的陶艺匠人,了解荣昌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亲自体验荣昌陶器制作技艺,通过拍摄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古镇风韵,助力荣昌陶的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结束线下实践后,实践队成员们结合专业优势,通过设计原创荣昌安陶文化创意周边产品、策划线上有奖知识问答活动等方式,向更多人普及非遗知识,“云”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

世代传承老手艺,创新发展逢新生

8月4日上午,安陶非遗传承实践队的成员们来到了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的鸦屿陶艺工作室。工作室里陈列着各种大大小小的荣昌陶,陶器在聚光灯下闪烁着忽暗忽明的色彩。在其中一个玻璃柜内,一张砚台静静躺在光影里,让“摩登女郎”的脸庞大方地呈现在公众视野里。这张脸并不是人工刻画的,而是在搅泥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搅泥是有运气在里面的,这张‘摩登女郎’就是运气到了的结果。”笑着说话的人便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区代表性传承人、荣昌区工艺美术师、鸦屿陶艺工作室艺术总监梁洪萍,“比起人工刻画的图案,自然的搅泥更能体现抽象的神韵。”

【图1】图为梁红萍与实践队成员们在工作室内进行交谈,与队员们分享荣昌陶的历史以及她和陶之间的故事。彭欣雨 摄.jpg

▲图为梁洪萍与实践队成员们在工作室内进行交谈,与队员们分享荣昌陶的历史以及她和陶之间的故事。彭欣雨摄

梁洪萍出生于制陶世家,其父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梁先才。梁洪萍从小受到祖辈制陶的熏陶和影响,从事陶器制作技艺至今。年轻时,她毅然选择学习制陶,在几个子女中,成为唯一一个与父亲梁先才一同延续传统工艺的传承人。

2012年,鸦屿陶艺工作室成立。谈起成立工作室的初心,梁洪萍告诉队员们,想把传统工艺重新恢复起来。然而为了生存,最开始都是做一些快消品,像酒瓶、瓶子......这些快消品用模具批量生产,出口率极高。但这些快消品在梁洪萍眼里附加值不高,没有文化底蕴。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灵气”。不久,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随着生活日渐丰盈,她终于能够放弃流水生产线,重新回归做陶初心——纯粹。“陶是活的,一个手工的东西做出来,是需要注入生命的。”谈到陶,梁洪萍眼睛里都闪着光。那份纯粹,流露出真情实感的热爱。

梁洪萍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是一把壶。从拉胚到成型,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一把壶,粘合了一个通宵。这并非梁洪萍手艺不精,而是她将心融入到了陶里。那夜晚的八个多小时,五百多分钟,她都不曾有一瞬的放松,全神贯注地和陶一起追求更高更纯粹的意境。从一天上百个的流水生产线到半年出一个精品,梁洪萍亲身诠释了做陶的初心。

“名对于我而言无所谓。我认为我付出的只要对别人有好处,那我就满足了。因为我是做事情的,我只想专心做事。”做陶几十载,获奖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奖杯摆满了鸦屿陶艺工作室,但这些都没有将梁洪萍的心“吹”起来。无数的一等奖也好、金奖也罢,在梁洪萍心里,这不是人沾沾自喜的奖杯,而是鞭策自己的警钟。

【图2】图为工作室里陈列着各种类别的精美的荣昌陶作品以及荣获的各种奖项。施懿 摄.jpg

▲图为工作室里陈列着各种类别的精美的荣昌陶作品以及荣获的各种奖项。施懿摄

荣昌陶在一步步发展,鸦屿陶艺工作室也在慢慢成长。但飞速的发展离不开新血液的流入,离不开传承。对于梁洪萍以及父亲梁先才来说,招收学徒也是他们肩膀上的义务和责任。从2014年开始,鸦屿陶艺工作室开始招收学徒员工。有人说传承应当是家族传承,但梁洪萍却没有私自之心,她认为传承是把这传统手艺放大,慢慢推广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乃至学习这项传统手艺。因为只有人才多了,这个行业才会振兴发展,这种文化才能流传于世。

【图3】图为鸦屿陶艺工作室的学员在进行拉胚的工序。彭欣雨 摄.jpg

▲图为鸦屿陶艺工作室的学员在进行拉胚的工序。彭欣雨摄

梁洪萍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荣昌陶艺的传承。因此,工作室与四川美术学院建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通过与大学之间的合作,利用美术学院学科优势,进行荣昌陶器制作技艺及工艺创新研究,推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川美的老师学生把他们创新的理念灌输给我们,我们则结合我们的工艺和技术来展现其创新性,我们与他们的思维进行嫁接,再批量化生产。”梁洪萍十分欣赏这种推陈出新的碰撞。这也是新一代年轻人用文化元素提升了陶器产品的内涵及品质,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陶艺匠人守初心,文化新风润古镇

为了进一步了解荣昌陶的前世今生,更全面地认知荣昌陶艺、了解荣昌陶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现状。8月5日上午,安陶非遗传承实践队来到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的安陶小镇陶宝古街,来到非遗传人向玉寰的店铺“向氏陶艺”,亲自体验荣昌陶的制作。

【图5】图为在陶宝古街向氏陶艺的小店中,非遗传人向玉寰指导实践队成员进行制作荣昌陶的拉胚定型工序。余香庆 摄.jpg

▲图为在陶宝古街向氏陶艺的小店中,非遗传人向玉寰指导实践队成员进行制作荣昌陶的拉胚定型工序。余香庆摄

队员们到店里的时候,碰巧向玉寰正在直播带货。她对着手机向网友直播自己的制陶全过程,时不时与网友们聊上两句,为自家陶器“云”宣传。期间,实践队成员们偶遇两位路过店铺的外地游客,队员们纷纷为店家现场带货。

【图4】图为实践队成员施懿帮助非遗传人向玉寰为外地游客宣传陶器。肖哲 摄.JPG

▲图为实践队成员施懿帮助非遗传人向玉寰为外地游客宣传陶器。肖哲摄

像“向氏陶艺”这样的手工艺店铺在古街数不胜数。在安陶小镇陶宝古街里,街两侧的家家户户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荣昌陶器。在琳琅满目的茶杯、茶壶中突然传来一种古老的声音——低沉、哀婉、幽深、朴拙。这种特殊的音色来自一种古老的乐器——埙。

在一个连招牌都没挂上的小店里,密密麻麻陈列着形式各样、色彩各异的埙。簇拥在一大堆埙里面的是一位头发短短、穿着素净,看上去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正手拿着一个竖立、鸡蛋模样、陶土色的埙置于嘴边,他就是这神秘声音的主人——李远宏。

【图6】图为李远宏在店门口吹奏埙。余香庆 摄.jpg

▲图为李远宏在店门口吹奏埙。余香庆摄

像往常一样,店里来客人了,李远宏都会热情招待。这家店叫“知音陶舍”,新做的招牌还没来得及挂上门面,是李远宏一家维持生计的支柱。今年四十五岁的李远宏,已经做陶笛二十多年,但他对陶笛和埙的热爱依旧不减。

当队员们问起“埙”,李远宏便打开了话匣子:“这是埙,这是陶笛,直接吹的叫陶笛,埙的话要掌握角度的,不太好吹,要难一点。”说完他便向实践队成员们展示了起来,吹了一首如今很火的曲子《大鱼》。店里的埙形状各异,有常规的“鸡蛋形”,也有不曾见过的其他模样;有牧童骑牛吹笛的,有猛虎下山的,还有蛟龙盘柱的等等。

在安陶小镇上,大多都是制陶商户,但很少有做陶笛和埙之类古乐器的。对此,李远宏解释道:“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做泥哨的。我外公解放前就开陶瓷厂,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做些小玩具出来卖,什么造型的都做,我从小就看着外公做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做了。”随后他便开始向队员们介绍起了这一古老乐器的历史。

【图7】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李远宏在店里交谈,学习吹奏埙。肖哲 摄.JP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李远宏在店里交谈,学习吹奏埙。肖哲摄

1993年,凭着精湛的手艺,在外漂泊的李远宏机缘巧合间遇到了著名演奏家范瑞先生。此时的范瑞先生正在为老版《西游记》配乐,需要一把陶埙,于是便联系了李远宏。

“我就给他捏了十二生肖的陶埙,这就是最原始的埙的样子。”说到这里,李远宏便自豪地向实践队成员们展示起了当年他做的十二生肖的埙,个个刻画精细、活灵活现,“当时他们还把我请到杭州的宋城去做陶笛,我也在那边做了十年。”

当问到为什么要返乡时,李远宏微微一笑:“在外面打拼,始终没有家里舒服。在杭州的时候,收入的确是要比现在多,但我始终只是个异乡人在漂泊,回到家乡总归要亲切些。在家乡我还可以教教老乡们吹埙、做埙,让这门手艺在家乡传承下去。再说了,我们的埙早就卖到世界各地了,无论在哪儿,懂的人始终会懂。”

早在汉代,荣昌安富地区就已经兴起产陶的热潮,但在上世纪末期,由于经济、体制等各种原因,曾一度作为“国礼”的荣昌陶逐渐没落黯淡。随着政府对荣昌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以及扶贫政策的落实下达,荣昌陶逐渐形成了产业化发展,安陶小镇的开发更是让个体手艺人以及知名陶瓷企业云集于此,沉寂20余年的荣昌陶再度绽放光芒。

可是让千年陶土发声的埙,却没能申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归类到荣昌陶的项目里,这是李远宏最遗憾的事。他想传承这门手艺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埙:“埙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吹,让古老的陶活过来了。现在的影视电视配乐也融入了埙,像日本宫崎骏的动画片也有陶笛的配乐,比如《天空之城》《龙猫》。”可见埙这一古乐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进步,融入了现代的气息。音乐与艺术的结合,加之非遗传统文化的烘托,能够流传至今,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图8】图为知音陶舍店内桌上陈列的各式各样的埙。彭欣雨 摄.jpg

▲图为知音陶舍店内桌上陈列的各式各样的埙。彭欣雨摄

李远宏深知非遗文化的重要性,这么多年来,他也将自己的一番手艺传授给了几个徒弟,让他们也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方向更多的人传播陶笛、介绍埙。“前段时间高考结束,还有两个刚高中毕业的小孩来找我学埙。”看到有年轻人愿意来接触这一老手艺,李远宏也深感欣慰。李远宏希望通过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传承,让世界人听见中国的埙,让千年陶土唱响神州大地。

“新媒体+”实践新模式,非遗文化云端传承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中国旅游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国内市民生产生活有序恢复的同时,来自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四位安陶非遗传承实践队的成员结合专业所长,借助新媒体平台和交互设计等途径,助力非遗文化的广泛传播,同时带动国内疫情稳定中的乡村旅游。

【图9】图为原创荣昌安陶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图。肖哲 供图.jpg

▲图为原创荣昌安陶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图。肖哲供图

在线下实践的三天时间里,队员们用相机、手机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下了安陶小镇的古镇风韵以及学习制陶的整个过程。队员彭欣雨将图片、视频素材进行整合,制作出了适合线上短视频平台传播的荣昌陶宣传短视频。队长肖哲借助线下实践过程中拍摄的图片,设计制作出了原创荣昌安陶文化创意产品(手机壳、钥匙扣)。

【图10】图为“荣昌安陶有奖知识问答”H5界面截图。肖哲 供图.jpg

▲图为“荣昌安陶有奖知识问答”H5界面截图。肖哲供图

8月8日起,实践队成员们通过线上群聊讨论,策划并制作出了“荣昌安陶有奖知识问答”线上H5答题活动,题目内容包括与荣昌陶、荣昌陶博物馆和安陶小镇等相关的知识,奖品包括精美荣昌陶器、原创荣昌安陶文创产品等,旨在通过这一年轻群体喜爱的方式“云”助力荣昌陶以及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承。

【图11】图为队员们通过各自的新媒体平台传播该公益活动。肖哲 供图.jpg

▲图为队员们通过各自的新媒体平台传播该公益活动。肖哲供图

同时,队员们通过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将活动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荣昌陶的魅力,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承的行动中来。

【图12】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与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区代表性传承人、鸦屿陶艺工作室艺术总监梁洪萍的合照。安陶非遗传承实践队 提供.jpg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与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区代表性传承人、鸦屿陶艺工作室艺术总监梁洪萍的合照。安陶非遗传承实践队提供

至此,安陶非遗传承实践队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告一段落。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更充分、更立体、更直接地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以及非遗文化传承的必要性。“线下+线上”的模式既帮助队员们在社会实践中锻炼了专业技能,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荣昌陶,认识到了非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现状,扎实了国人心中的文化之根,也带动了复工复产进行中的国内乡村旅游。实践活动虽暂告段落,非遗传承仍是进行时!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 肖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