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新时代,周贵小康路
08-13 10:11:51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

导语: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筑力”家乡实践团的冉晓玲同学在8月9日采访重庆市奉节县居民周贵的小康生活体验。

凌晨五点,天微微亮。周贵起床了,他准备今天去老家兴家村采摘李子并进行售卖。他没时间做饭,要趁着日头还没升起时把李子全部摘完,喝了两口稀饭就直接出门了。

盛夏的早晨还有一丝冰凉,他穿着一件长袖,骑着摩托车往老家开去。老家距离周贵现在所住的地方不远,骑摩托车,只需要一个小时。到了老家,才六点。不过,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他把摩托车停在自家的老院子旁,拿着一双手套,把草帽戴在头顶上,挑着一条扁担带着两个筐,准备现在就去摘李子。

顺着一条水泥公路,就到了李子林。周贵介绍说,“公路是最近几年修好的,最开始是一段黄泥路,慢慢变成了石子路,后来就是现在的水泥路了。以前,每到了雨季,这路总是湿透了,人走过,准是泥浆上身。现在好了,水泥路,这路道干干净净咯!”

走进李子林,周贵把一个筐放在马路边,另一个拿到田里,这样主要是为了不占地,避免施展不开。一排排的李子树就长在公路的上坎,枝条上总是串串的果实,紧实地挨着。一串有四个纵横,一路下来差不多有四五十个。周贵一步跨过田埂,站在树下,用扁担把枝条拉过来,戴上薄手套,慢慢的抬手,一边注意拉的力度,一边把手放在果子上面的小蒂上,轻轻的,不要碰着果子外面的细粉,拧着果蒂,果子就被拽下来了,最好留着上面的小蒂,这样能卖个好价钱,因为新鲜。

下午,周贵满载而归,把两筐李子绑在摩托车上,呈十字形,谁也压不着谁。他决定趁着下午人多,先买零售,这样价钱高些。于是回了一趟城里的家,把秤砣和塑料袋捎上。紧接着又去了市场,正对着市场门口,迎着从里面出来的人,开始吆喝起来,“新鲜李子,新鲜李子,十块钱四斤,三块钱一斤……新鲜李子。”到了晚上八点,已经买完一筐,人也渐渐散了,周贵打算先回家吃饭,剩下的一筐待会儿拿到批发市场上去进行批发。

回到家,周贵就着昨天剩下的稀饭和“孔洋芋”吃了两口。饭后,顺便把余下的不新鲜的李子拣出来,放在一边,留给自家吃。接着又骑着他的小摩托,把剩下的一筐开往了批发市场。到了批发地,找到对应的号位,就开始蹲着,等着收李子的贩子来,最后,直到晚上十点,周贵才和一个二道贩子以两元一斤的价格成交。

这一天结束了。周贵讲起了他的发展史,或者是说小康生活史。

2008年,周贵从村里搬到城里。据周贵自己谈到,为什么当初就敢下决心走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呢?原因有两个,他说,一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二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教育。周贵文化水平不高,勉强读过初中,在他们那个年代。扫盲是主要任务,要求不高,会识字能算数就行。但现在,时代不同了,他学得不多,没有技艺傍身,只能做一个泥腿子。

不过90年代,市场开放了,机会多了。他便结着同乡一起去广东找生活挣“老婆本”,在外面闯荡了几年,攒够了“老婆本”便又回到家乡,有了孩子,他希望孩子能挽起裤脚,荡去这身泥,成为一个城里人。

就这样,周贵便揣着他的城市梦从农村走到了城市。

周贵的厨艺不错,能养家糊口。最开始的几年一家四口和别人合租一间房,这“别人”总共是三家,算上周贵一家,四户人全住在八九十平米的房子。周贵一家四口挤在一张一米二的小床。

他什么都干过,扛过棒棒,调过水泥,开过小摊,做过小吃……虽然日子很苦,但周贵觉得很幸福。他认为自己时运很好,赶上了国家发展建设的潮流。2012年,周贵买了一辆车,是摩托车。这辆车陪着他们一家度过了八个春秋,迄今为止,它还是周贵的心头宝。2014年,借着大众创业的春风,周贵开始在浙江做生意,跟着别人合伙开火锅店,最后在2017年,攒了二十多万的钱,回来了。

2018年,他住进了自己的新房,时隔十年,他的城市梦,圆了。

2020年,周贵说,“我又要开始新的奋斗了!”

▲图为周贵采摘的李子。 冉晓玲 摄

▲图为周贵的新家。 冉晓玲 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