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重庆出台39项措施来帮忙
02-08 16:31:31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一些老人可能出现脱节,原来能干的事现在却干不了:去医院看病不会预约,买东西交钱不收现金,疫情出门不会使用健康码等。

重庆60岁以上常住人口超过600万,怎样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难题?

为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牵头会同市级有关部门,从7个方面梳理了当前急需实施的39项有效措施,集中力量推动各项传统服务兜底保障到位。目前,39项细化分解措施清单已全部落实到位。

在疫情期间,市民政局依托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行“机构+中心+站”运营模式,为居家老年人就近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休闲娱乐等基本生活服务,试点开展“助餐”“助浴”“助医”行动,为高龄、空巢、失能、留守等重点群体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在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方面,市交通局新建设9座出租车停靠站,方便老年人打车出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医院、居民集中居住区、重要商业区等场所设置出租车候客点、临时停靠点。

在便利老年人日常就医方面,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不低于20%比例的预约号源、一定比例的住院床位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方便老年人通过社区预约转诊就医。

在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费方面,要求必须保障现金的正常使用,不得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不得要求或者诱导其他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

在便利老年人办事方面,在实体办事大厅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在岗位设置中增加针对老年人的业务受理岗和结果反馈岗员,优先接待老年人,推广“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办事体验。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会同市卫生健康委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跟踪分析相关措施实时进展及成效,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落地落实,确保到2022年底前基本建立起解决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技术检测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

附39条措施

1、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除机场、铁路车站、长途客运站、码头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场所外,一般不用查验“健康码”。

2、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对于无“健康码”老年人群体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通行、填写《个人健康承诺书》等替代措施。

3、加强与全国其他省市实现“健康码”互认;上线“渝康码”平台“代为申请”功能,服务无智能手机的特殊人群;研发推广可通过身份证查验健康状态的“渝康码”一体机。

4、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增设老年人“无健康码”通道,配备人员帮助老年人进行健康码查询,协助没有手机或确实无法提供健康码的老年人,通过手工填写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或凭有效身份证件或纸质证明等替代查验。

5、推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行“机构+中心+站”社会化运营模式,促进服务进家庭,为居家老年人就近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人文关怀、精神慰藉等基本生活服务。试点开展“助餐”“助浴”“助医”行动,为高龄、空巢、失能、留守等重点群体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6、大力发展商业品牌首店和品牌便利连锁店,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日常保洁、精神慰藉等服务。

7、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统筹考虑老年人的需要,配合智能数字提供现场突发事件风险提醒、紧急避难场所提示、受灾人员转移安置等字牌引导,便于老年人明确的获得相关信息。在处置现场,针对老年人群体,主要采取隔离+劝离手段,避免发生不安全风险。

8、年内新建设9座出租车停靠站,方便老年人打车出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医院、居民集中居住区、重要商业区等场所设置出租车候客点、临时停靠点。

9、保持巡游出租车扬召服务,扩大电召服务知晓率,组建爱心车队、雷锋车队、志愿者车队,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对有相对固定用车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便捷叫车服务。

10、公交线路配备工作人员的各起终点站常备零钞,方便老年群体乘车。轨道所有车站开通人工售票服务,支持现金购票。公共交通支持敬老卡刷卡使用。

11、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运等公共交通保留使用现金、纸质票据、凭证、证件等乘车的方式。

12、在渝铁路客运办理单位在推行移动支付、电子客票、扫码乘车的同时,将继续保留使用现金、纸质票据、凭证、证件等乘车的方式。

13、优化铁路沿线站点的窗口服务,方便老年人现场购票、打印票据等工作。并做好咨询、指引等便利化服务。

14、机场设置人工咨询柜台,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指引服务。保留人工值机、行李托运柜台,在自助值机处安排工作人员协助老人办理乘机手续。机场商业和停车费支付保留使用现金支付的方式。在机场航站楼持续开设急特旅客柜台和特殊旅客服务柜台,为老年人提供办理乘机手续、引导登机下机、咨询、指引等服务。

15、公交线路起终点站及轨道站点均配备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包括售票、零钞兑换、咨询、引导等窗口服务。道路客运交通枢纽站点设立老幼病残孕专门购票窗口和休息区域。

16、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签约医生等代为老年人预约挂号的渠道。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不低于20%比例的预约号源、一定比例的住院床位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方便老年人通过社区预约转诊就医。设立医务社工岗位,为老年人在院内就诊提供引导、健康宣教、医患沟通、心理援助支持和人文关怀等服务。

17、支持通过身份证、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等多介质办理就医服务。

18、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以及随访管理等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19、加强对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的管理监督,要求必须保障现金的正常使用,不得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不得要求或者诱导其他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对拒收现金相关的投诉、举报、舆情等,及时开展调查核实取证,对有关行为坚决进行处罚并依法曝光,形成警示效应。

20、加强消费领域格式条款监管,发现经营者使用的格式条款含有拒收现金内容的,及时指导经营者修改。畅通12315热线和平台,依法处理市场监管部门职责范围的相关投诉举报,依法查处涉嫌违法行为,杜绝“以调代罚”。

21、指导地方法人银行开发支持地方方言的手机银行APP服务打字困难的老年人;支持服务老年群体的金融科技创新产品优先进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22、需要预约的公园、体育健身场馆、旅游景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保留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为老年人保留一定数量的线下免预约进入或购票名额。在老年人进入文体场馆和旅游景区、获取电子讲解、参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使用智能健身器械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人工帮扶等服务。

23、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根据实际情况,允许老人家人、朋友等帮其代为预定门票,安排志愿者主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与帮助,设立老年人专用自助服务设备,张贴大一号字体的信息提示,配备老花镜或放大镜。

24、公共体育场馆保留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并为老年人保留一定数量的线下免预约名额,为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老年人提供人工服务等。

25、开展传统体育赛事的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线上直播赛事,方便老年人在线观赛。探索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帮助老年人享受体感健身等智能化服务。

26、引导公共文化机构研究适老化智能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引导企业开发老年人app,满足老年人在戏曲、广场舞、群众歌咏、书法、象棋等方面的文化需求。

27、依托“渝快办”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优化政务服务,实现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津贴补贴领取等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便捷办理,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应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上办事。

28、医疗、社保、民政、金融、电信、邮政、信访、出入境、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相关办事机构保留线下办理渠道,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实体办事大厅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在岗位设置中增加针对老年人的业务受理岗和结果反馈岗员,优先接待老年人,推广“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办事体验。

29、支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我市建立实验室,开展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质量检测及入网认证。2020年全年生产80万台老年功能手机、900万台平板电脑、1500万台可穿戴设备投入市场,皆可满足老年人通信、上网、娱乐功能。

30、制定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方案和细则,配合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推动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加强手机强制性产品认证。

31、对与老年人工作、生活密切的公共服务类网站和手机APP开展适老化改造,针对老年人推出具有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文字等功能的产品。

32、三大运营商营业厅为老年人提供爱心通道,在营业厅设置专门服务岗,为老年人提供引导服务。

33、实名登记的65岁以上老年人拨打三家运营商客服电话,一键进入人工服务,不用再经过复杂的语音提示和数字选择。

34、进行政村移动网络深度覆盖,加强偏远地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活动中心等宽带网络覆盖。

35、及时推出针对低收入老年人的专属优惠活动,降低有关服务费用。

36、研究设计老年人智能化应用操作能力提升培训。鼓励引导亲友、村(居)委会、老年协会、志愿者为老年人运用智能化产品提供相应帮助,支持老年人居家学习。

37、积极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为老年人选择智能化产品提供帮助。

38、结合社保卡惠民服务宣传活动,采取适合老年人了解信息的图文和视频方式,加强人社领域线上服务的宣传,引导老年人使用线上智能服务应用。

39、依托老年大学、养老机构、社区教育机构、职业院校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把智能技术能力作为重要内容,根据老年人生理特征设计课程体系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积极融入智慧社会。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