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我叫“跳磴”不叫“跳蹬” 亲!莫再写错了哦!
01-25 17:12:32 来源:大渡口发布

之前,大渡口发布曾报道了八桥镇历史上长渠八桥的故事,探究过九宫庙的前世今生,寻找过新山村街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地标建筑,也追溯过茄子溪街道的陈年时光。本期,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将带领大家随着奔流不息的跳磴河,一起探寻跳磴镇的过往。

图片

跳磴镇,位于大渡口区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49.68平方千米,人口2万多人。辖4个社区15个行政村。1958年建跳磴公社,1984年改跳磴乡,1993年由白沙沱镇和跳磴乡合并建跳磴镇,1995年从巴县(现巴南区)划入大渡口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故事。

跳磴镇的得名

了解这故事不再写错字

跳磴镇的“磴”字,可是个高频易错字,常被人误写成“蹬”,甚至有些媒体也经常错写成“跳蹬”。它是个名词,可不是动词,其得名,跟河面上用来过河的石磴子有关。

71岁的李其放一直居住在跳磴镇。他向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讲述了他小时候听老一辈人讲述的跳磴镇名字的由来。

图片

“跳磴子”留下的洞

最初跳磴镇老街是一块空地,附近有一个很出名的“叫花子”姓张,大家都叫他“张叫花”。“张叫花”特别善良,自己没结婚,却收了许多干儿子和干女儿。在干儿、干女的帮助下,张叫花觉得自己也不能当一辈子的叫花子,便开始在这片空地上搭建了一个草棚,做点小生意,供来往路人歇脚喝茶。

慷慨善良的“张叫花”还将自己的草棚转送给贫穷人家,让他们在此做生意补贴家用,“张叫花”自己又在旁边搭建新草棚。慢慢地,这一带从最初只有一个草棚可供路人歇脚喝茶,到最后有了卖豆腐脑、豆腐、干粮的一众摊铺,渐渐形成了一个集市。

集市的出现使得过河的人越来越多,在没有造桥经费的情况下,为便于周围村镇的人们通行,当地人就在河中石滩上打出圆孔,再打造出上方下圆的石磴,插入圆孔里生根固定。这些磴与磴之间有间隔,过河人需跳跃而过,故称“跳磴子。”跳磴场、跳磴河、跳磴镇于是也由此得名。

从今天的跳磴镇镇政府办公楼出门向北走到跳磴河边,名叫“花滩”,这是“跳磴子”最先出现的河段。至今“跳磴子”遗迹犹存——河中石滩上曾安置“跳磴子”的圆孔还清晰可见。

图片

花滩

据李其放介绍,跳磴镇一共有三处“跳磴子”,除了“花滩”,另外两处在跳磴场老街背后和“黄金堂”旁。李其放说,他小时候过河都要从“磴”上过,在遇到二五八赶集日时,从“磴”上走的人最多。70年代初,随着跳磴桥等桥梁修建起来后,这些“磴”也就慢慢消失了,只留下了那些留有岁月痕迹的圆洞。

白沙沱长江大桥

曾是万里长江第二桥

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白沙沱社区和江津区珞璜镇之间的白沙沱长江大桥,1958年9月开工,1959年12月10日建成通车。它是重庆的第一座长江大桥,也是全国继武汉长江大桥后的第二座长江大桥,2009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23日已经停止使用。今天,桥的一旁,一座白蓝相间的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已通车投用,“退休”的老桥上再也没有了“轰隆轰隆”的火车声。

图片

白沙沱长江大桥已经停止使用

今年70岁的谢禄华曾经是白沙沱长江大桥的养护员,他常年在桥上巡守,对这座铁路桥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谢禄华说,现代铁路,钢轨都是架在水泥枕轨上,而白沙沱长江大桥上还是架着枕木。因为枕木的柔韧性能在钢轨热胀冷缩时更好地保证铁轨不因膨胀而崩裂。那些年回家时间有限,很多时候都是老伴或子女直接到看守点来看他,给他送饭。

图片

白沙沱长江大桥

从小在红胜村长大的白沙沱社区书记曾泓告诉记者,在自己的记忆里,白沙沱长江大桥是神圣、庄重的。小时候,只能乘坐渡船过江,抬头就能仰望这座“神秘”的大桥。大学毕业后,她又到白沙沱工作,对大桥的了解更多,感情也越来越深了。这座桥对于她、以及白沙沱居民来说,更像朋友和亲人。因为白沙沱的居民大多数都是“铁一代”“铁二代”,甚至还有“铁三代”。

同样对白沙沱长江大桥有深厚感情的陈祝春,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多年。今年63岁的陈祝春最初在供销社上班,1993年就在桥下开了一家杂货店,和这座桥一起慢慢变老。陈祝春说,白沙沱长江大桥最初还有部队驻守,70年代后有武警护卫,除了工区作业人员,行人一概不允许上桥,桥头的房屋就是原武警部队撤走后留下的哨所。

如今这座铁路大桥撤去了在桥头站岗的护桥卫士后,行人终于可以上桥了,让人感觉揭开了神秘面纱。除了从大渡口去珞璜赶场买菜的行人会在桥上行走,每天,为了纪念这座著名的大桥特意前来拍照留影的人络绎不绝,这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一些消费。“老来俏”变身“网红打卡点”的老桥,还在以另外一种方式,默默为当地的经济奉献着余热。

图片

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左)白沙沱长江大桥(右)

上梁习俗

美好祝愿曾唱响全国舞台

俗话说“一家不可无主,一屋不可无梁。”上梁是建房立柱以后,吊装屋梁,标志新房即将落成,被人们视为建房中重要的仪式。“上梁歌”是流传久远的民俗活动,最早开始于魏晋时期。

“跳磴民居上梁习俗”为祈盼在新房住得吉祥,兴旺发达,要选择黄道吉日邀请亲戚朋友举行上梁仪式。仪式由木匠中的掌墨师与贺梁礼官吟诵贺词,表达对安居的美好祝愿。

今年66岁的何清,是跳磴镇南海村村民,是跳磴镇目前唯一的“上梁歌”传承人,他接触“上梁歌”已经整整四十多年。

“一座房子四角方,主家修建好华堂,左有青龙配白虎,右有青龙配凤凰,一进门来喜洋洋,主家修建好华堂……”何清随口唱了一段喜庆的“上梁歌”。他介绍说,制梁、画梁、上梁……修建房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上梁歌”。

图片

滴鸡血,上大梁

如今的房屋属于砖混结构,很少用到木材栋梁,上梁仪式对于住在钢筋水泥房屋里的人们来说已经很少见了。

在跳磴镇的积极推广下,2016年,“跳磴民居上梁习俗”入选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磴民居上梁习俗,被制作成表演剧目搬上了舞台。大渡口区文艺原创作品《唱起歌来上大梁》,进入全国18届群星奖决赛,通过对上梁整个过程的描写,表现劳动创造幸福的场景。

图片

上大梁文艺节目

通过宣传,如今很多人都对上梁仪式有了了解,不少人都感兴趣。何清说,他现在收了4名弟子,给他们讲解上梁仪式的由来及传授“上梁歌”。虽然现在的房屋大多都已经用不到传统的房梁,但他还是希望有人能够把这项文化传承下去。

原标题:我叫“跳磴”,不叫“跳蹬”!莫再写错了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