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特产传说(123)丨看过斗牛,你看过会跳舞的“牛”吗?
07-25 10:19:50 来源:上游新闻

QQ图片20180725102107.jpg

△“玩牛”

“冬养牛,春耕地,秋收成。”三四十年前,在机械种植还没有普及的时候,耕牛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靠牛种地,靠地吃饭,牛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动物。

正因如此,在重庆市石柱县西沱古镇至今仍流传着一项与牛相关的传统舞蹈——“玩牛”,该民间艺术于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重庆大学五彩石调研团的大学生们走进这个历史悠久的小镇,探寻“玩牛”的前世今生。

“玩牛”已有三百年历史

QQ图片20180725102112.jpg

△江再尧与妻子

在西沱古镇云梯街,有这样一位“玩牛”传承人——江再顺。2018年5月,江再顺被确定为“玩牛”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69岁的江再尧是江再顺的弟弟,哥哥外出,江再尧在家务农。见到大学生们的到来十分高兴,他兴致勃勃地摆起他们兄弟俩曾经“玩牛”的故事。

在西沱镇,“玩牛”已经有三百年历史了.“玩牛”需要六七个人,两人扮牛,一人扮牛头,一人扮牛尾,一人扮放牛大哥,其他些人则为锣鼓手。扮牛的两人需要配合默契,在放牛大哥的引导下完成跟牛息息相关的表演。重大节假日,镇上都会请一支“玩牛”队。

江再尧回忆,他们十二三岁的时候便跟着父辈一起学习“玩牛”,去每个乡村表演,宣传牛对于人类的帮助,希望农户爱护牛,养好牛,在秋天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玩牛”源于劳动,其中的唱词和舞蹈贴近生活,原汁原味地模仿了大水牛吃草、擦痒、滚水、跳坎等身形动作。

江再尧说完,便迫不及待地想起身为我们表演“玩牛” 的经典动作。老人的妻子则赶紧让他坐下,笑嘻嘻说到:“你还真以为你这身体像以前一样呀!”江再尧不满地噘着嘴,但还是坐下了,“老了,动不了啰,唱唱还是可以的。”说完,张嘴就来:“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欧,郎罗。挑起扁担郎郎扯,光扯,上山岗欧罗……”浑厚的歌声回荡在简陋的农房里。

这首经典唱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满含农民们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农民憨厚、朴实、勤劳的精神风貌和对秋天丰收的渴望都随着歌声浮现在眼前。

担心传统技艺失传

江再尧老人介绍,玩牛是他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上一辈在1949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各地“玩牛” 了,他们兄弟俩也一直在坚持传承,可是现在年龄大了,玩不动了。特别是在2016年的一次表演中闪了腰,现在更是动不了了,说完老人无奈的摇了摇了头。

每当看着小辈“玩牛”,老人心情复杂,痛惜的同时又有些欣慰。他说,年轻人基础功底不够深厚,表演时只注重技巧,虽然观赏性更高,但总觉得缺少属于牛的韵味和意义,古老的唱腔也没了,全靠打锣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了呀!但他们愿意学愿意改总算还是不错的!”老人叹息地说。

谈起传承,老人回忆说,1990年父亲去世后,他们兄弟俩曾在村中精心挑选了16位年轻人,传授他们“玩牛”的技艺,希望把这项珍贵的民间文化传承下去。

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学习、创业了,对“玩牛”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少,几乎没人再愿意学。虽然自己的孙子,外孙也从小跟着自己练了几年,但现在在外面读书,也好久都不玩了,等到百年过后,谁又还记得,谁又还能教给下一代呢?“我不希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技艺就在我这一辈失传呀!”老人说着红了眼眶。

大学生用互联网思维帮助传统文化传承

一项古文化的传承,一定需要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对一件事情,一种信仰,一丝不苟,做到极致,执着坚守,一生热爱。无疑,江家两位老人便是这样,他们在花甲之年还对“玩牛”文化的传承忧心忡忡。

沿江居委会书记谭红建介绍到,“以前的‘玩牛’工艺真是好呀!大水牛做得精致真实,唱词也趋于口语化。现在的唱词虽然能听得更明白,但就是没了以前方言的那种感觉。”谈及“玩牛”文化的传承,谭红建脸上闪过淡淡的愁容与无奈。

随着农业机械的快速普及,农村耕牛劳作的鲜活场景逐渐淡去我们的视野。“作为当代年轻人的我们,不仅要铭记农耕文明,更需要接过接力棒,为传承散布祖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一份努力。”重庆大学的学生吴小玉在了解了玩牛的故事后,深深感叹。

未来,这群大学生决定深入西沱古镇,更加深入地田野调查,争取在宣传方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我们擅长玩转网络,未来我们会在网上为玩牛技艺发声,用互联网思维帮助传统文化传承。”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摄影 刘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