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丰都新闻 > 正文
理想的避暑胜地!地道的民俗风情!尽享一夏!
07-22 16:01:10 来源:看丰都移动端

近年来,我县积极挖掘乡村旅游观光、生态休闲等资源,乡村旅游发展深受市内外游客喜欢。

堪称纳凉胜地的雪玉山境内,太平坝乡、都督乡和武平镇绝对是人们夏天避暑的好地方,这里不仅森林植被丰富、堪称天然氧吧,景色优美、让人流连往返,而且还可以吃到绝对的农家土味,欣赏到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

避暑胜地

太平坝乡素有“世外桃源”“重庆夏都、巴渝雪城”之美誉;都督乡静守在我县南岸一隅,也是人们心中唯一的“圣地”; “重庆最美小城镇” “重庆市卫生镇” “重庆市第二批特色景观名镇”“最具魅力户外休闲目的地”, 武平镇座落在七跃山脉,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喜欢到处游玩的你,带上自己心爱的人儿来到雪玉山,定会让你畅享高质量的清凉休闲之旅,终生难忘!

理想的避暑胜地

彭水县的郁山镇,自古以来就以产食盐、丹砂、茶叶等著称,所产食盐,绝大多数分水、陆两路外运。都督,便是这条千年“盐马古道”上的重要隘口。直到今天,这条盐马古道上仍蹄坑斑斑,古道边上的马炟洞、马炟寺、汉石栓马桩等遗迹古风犹存。

“我们乡不仅有盐马古道赋予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更有众多自然资源,这让我们都督乡的旅游发展变得底气十足。”都督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被称作“重庆牛背山”的盖尔坪,“七彩云海”远近闻名,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里,这里云聚为海,缥缈成烟,云海景观波澜壮阔。在不同时节、天气和地点,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奇趣风情。

该负责人介绍,盖尔坪以云闻名,东阳角峡谷靠水著称。东阳角峡谷全长10余公里,潺潺清水伴随着季节和观察角度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成就了这里“重庆小九寨”的美誉。“师家嵌片区地质景观旅游区、梁桥后溪片区特色民俗度假区、塔水沙坪片区田园山水观光区……都督,让你一次玩个够。”该负责人说。

拔河比赛

太平坝乡地处七跃山山脉洼地,海拔1200~1988米,平均海拔约1500米,常年气温为-10℃至28℃,年平均气温20℃,四面环山,境内土地平整,呈井字状,有重庆最大的高山平原之称。

记者了解到,游客来到太平坝乡,可以欣赏到太平云海、田原风光、高山平原、美丽草原、云海日出、神奇凤凰山、太平石、双流古庙、民族风情、革命圣地、民族歌舞等旅游景点。

“去年热天,我们一家人开车自驾到丰都雪玉山露营,那里很好玩,绝对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来自重庆主城巴南的何小军在谈到今年暑假的计划,他希望带着老人、孩子再来武平镇避暑纳凉。

打糍粑活动

令何先生记忆犹新的是,从武平镇盘山而上,红籽林、樱花林,漂亮的锦鸡、胆小的松鼠、灵活的野兔、莽撞的野猪,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地地道道的民俗风情

“去年8月,太平坝乡举行‘浪漫七夕·爱在太平’相亲文化活动,让我们这些单身青年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别具特色的七夕节。”市民钟建丰说,活动当天,男女嘉宾通过欣欣相印、心有灵犀、抛绣球、花海拍照、情歌对唱等环节,给所有单身男女提供了真情告白的平台。

石工号子又称岩工号子,是汉族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流传于南方的开山采石工地,以重庆、四川、湖南、浙江、福建等地最普遍。“林登安创作的石工号子情景剧,很有地方特色。”何小军的岳父兰朝平回忆,上世纪末期,农村有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石匠工作,这场剧作就是以这些工人的原型打造的一台乡土剧,让他想起了年轻时劳作的场面。

石工号子表演

歌声嘹亮,激情飞扬,绚丽的舞台、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这是都督乡举办的以“梦回大唐冰霜都督”为主题的全民K歌大赛。

“平时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歌喉,我在K歌比赛上尽力展现自己,真的很过瘾,很开心。”去年参加比赛的游客孟先生还显得很激动。

为打好乡村旅游牌,都督乡每年举办“白吃节”活动,在这期间,游客们还可以参加打糍粑、篝火晚会等众多趣味十足的活动。自2015年举办“白吃节”以来,都督乡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白吃节”已成为都督乡的一个旅游品牌,每逢此时节,便有众多游客慕名前去游玩观赏。

露营活动

“近年来,我镇投资在雪玉山景区山脚建成旅游新镇1平方公里,同时依托自然资源建成森林公园1座、森林登山步道5公里、景区接待中心1个、停车场车位1300余个。”武平镇党委宣传委员谭秀娟说。

谭秀娟介绍,该镇注重地方特色,现在有星级酒店、特色乡村人家、住宿床位近千个,餐饮店近20家,可同时容纳3000余人用餐,更有嘟粑、羊肉、羊肚菌、高山腊肉等特色美食。自2015年以来,武平镇每年8月定期举办高山湿地露营节活动,年均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登山爱好者攀雪玉山

如今,游客在雪玉山一带畅享夏季清凉的时候,一定能感受到苗寨的久远历史,大多数纯实木结构的房屋,许多村民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开办的特色农家乐,还有那柴火、铁锅、洋芋、萝卜……不管是烹饪器具,还是食材,村民们尽量使用本地材料,一方面消化了当地农产品,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高山口味,得到了游客们的充分肯定和喜爱。(记者 杜成波)


image.pn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