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家谈青少年“科学、人文”寒假生活
02-15 13:49:25 来源:重庆科协

学生放寒假,怎么过才有意义?2月9日,重庆市优秀科普作家、《课堂内外》杂志社副编审、重庆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林雪涛做客重庆之声(FM96.8)《老师来了》栏目,畅聊“如何让寒假生活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气质”话题。

林雪涛做客重庆之声

林雪涛老师首先抛出《课堂内外》“科学、人文、生活”的理念。他说,科学教人求真,人文教人向善,生活教人善美。“科学、人文、生活”理念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引导青少年追求真、善、美。“如果把科学、人文、生活用人体来做一个比喻,那么,科学是筋骨,生活是血肉,人文则是灵魂。血肉丰满、筋骨强健、灵魂高尚,一个颜值俊美,人格完整的个体就生动鲜活起来。”

节目中,林雪涛老师通过例举阅读《居里夫人自传》的例子,告诉家长,引导孩子阅读科普相关的书籍时,不要仅仅停留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层面。一个人的科学素养,除了科学知识以外,还应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培养对青少年铸就创新创造、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少年应该到故事发生地去寻求灵感。”林雪涛建议家长们利用寒假时间,尽可能地带孩子“走出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他讲述了自己在上海参观鲁迅纪念馆后才认识“真鲁迅”的故事,介绍了《课堂内外》组织的英国“莎翁故居”研学夏令营,盘点了重庆主城和周边各大科普基地特色等。他说,不同的地域塑造不同的文化,厚重的人文让孩子的内心更加柔软。

让孩子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气质,最终应该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他借用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告诉大家,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寻找和体会生活中的美,从而热爱生活。

此外,林雪涛老师还讲述了自己从《课堂内外》的一名读者变为一名编辑的故事,讲述了中小学生到《课堂内外》杂志社参观的收获。他在节目中透露,重庆科普作家协会非常欢迎具有一定科普创作热情和成绩的青少年入会,愿意为孩子们的科普文艺创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