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你是不是也有社交恐惧症?一遇到人人从从众众我就怂怂怂怂怂怂
08-22 11:58:00 来源:青年文摘

今天我们来聊个尴尬的话题

社 交 恐 惧 症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

如果你总是在网络上刷到“社交恐惧症”这个词,对它有些感兴趣却又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其中一员?

那小编建议你不如先来做一下这套(欢乐)自测题。

“你是否会在如下瞬间感到

松了口气 & 原地小雀跃高兴?”

NO.1   

   NO.2   

NO.3   

NO.4   

NO.5   

NO.6   

NO.7   

NO.8   

如果你不仅疯狂点头

还面带微笑看完了上面的图

那么恭喜

您的社恐指数已爆表

四舍五入恐怕就是个“精芬”了

上图。芬兰,一个仿佛整个国家都在“社交恐惧”的神奇国度。他们有个著名笑话是:“一个内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自己的鞋子,一个外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你的鞋子。”

◆芬兰人的等车日常——每个人好像都开启了“间隔距离”装置,自动与他人疏远。

◆芬兰人的休闲日常——把长椅分割开来,这样陌生人怎么坐都不会尴尬了!

芬兰平面设计师科罗利娜·科尔霍宁(Karoliina Korhonen)就以这一现象为灵感,在Facebook上发表了一系列名为《芬兰人的噩梦》(Finnish Nightmares)的简笔漫画。漫画主角马蒂Mati完美展示了所谓“高阶社恐者”的日常能有多崩溃。

当代社恐生活纪实,恐怕是有些过于真实了。往下看

 高阶社恐者的15个噩梦瞬间 

“你该不会其实是个芬兰人?”   

01   

◆不是讨厌他,也不是我们关系不好,我只是下意识想避免这类“hi早上好”的对话……

02   

◆这时候能做的就是“假装自己消失”或是“假装对方不存在”……

03   

◆如果可以,我真的宁愿待在被人群遗忘的角落……

04   

◆内向人士的噩梦top1,最要命的是脸还会不受控制地变成“猪肝红”

05   

◆只好望了望左右,然后默默把想举的手塞回口袋里……

06   

◆心里酝酿三连:他是谁?他叫啥?我该说什么?

07   

◆如果不能擦亮双眼拦车,就只能硬着头皮上车

08   

◆静音时代的灾难无疑,尤其还要“社恐患者”去承担……

09   

◆用光所有礼貌拒绝的话术:“真的不用,没事,I‘m fine,谢谢,我能处理……”

10   

◆保持距离,不争不抢,你好我好大家好

11   

◆一想到伸手的瞬间要同时接受所有目光的注视,那还是饿着吧……

12   

◆只能装作江湖儿女,闭着眼飞快地一饮而尽

13   

◆并不想经历一遍工作请假的(虚假)social套路

14   

◆这种毫无必要的自我怀疑,“社恐”患者每天也就重复100次吧

15   

◆那,我要这一分钟又有何用?

小编猜想,看完这15幅漫画的你,笑容会越来越凝固,极有可能会出现一张如下的脸

21世纪的我们,提起“社恐”,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堆想要倾诉的话。并且根据采访反馈,我们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不仅是抗拒线下社交,更害怕线上社交。这表现在我们越来越害怕突如其来的电话、漫长的微信语音、唐突的视频通话等。就像下面的这几位社恐代表:

@Alicia 跟室友同样是帽子口罩全副武装地下楼拿快递,但她是没化妆有偶像包袱,我纯粹是因为不想跟人实体接触而已……

@不莱梅的野驴 事情能微信解决就微信解决吧,总之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一切见面的可能性扼杀在胚胎里。

@C位出道的宇宙战士 前段时间尝试了一下微博上的方法:在打车软件上注明“我不能说话,定位准确,按地址来接就好”,发现不用说话真的轻松很多啊。毕竟我,一个社恐患者,害怕电话,害怕视频,害怕新朋友、新同事,也不想和老朋友寒暄。

@东海 别人回家是进入牢笼,我回家是重返自由。

@Eeyz 每次在参加一些半生不熟的朋友聚会时,我都会疯狂刷朋友圈,点赞评论帮抽奖……就为了假装自己很忙,不想被寒暄打扰。

@富城义博 继半放弃线下社交之后,我现在连线上社交也开始放弃了,开了一个只有自己的微信小号,耳根清净,仿佛出家。

@格莱丝水怪 不住民宿,是因为并不想跟民宿主人说话。不是慢热,是根本热不起来。

@糊吧 在饭桌上目睹了朋友因为上错菜跟店家力争到底的全过程,其实心里挺佩服的,如果是我,大概会在服务员解释到第二句的时候就放弃对话了吧。

把以上案例总结成一个核心观点就是——社恐人士最快乐的瞬间:大家团结起来都不要出门不要打电话不要见面!社恐人士最噩梦的瞬间:人人从从众众我就怂怂怂怂怂怂。

小编有话说 

不想打扰别人,也不想被别人打扰,这就是社恐人士的理想人生。社交达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在诸如聚餐闲聊的日常社交活动背后,其实隐藏着社恐患者们多么复杂和激烈的心理活动。

实际上,“社交恐惧症”在临床上(也可以叫“社交焦虑障碍”)属于“恐怖症”的亚型,也属于“神经症”之一种(注意,神经症不是精神疾病)。

而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2013),针对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有如下几项:

个体由于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而产生显著的害怕和焦虑; 

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现的焦虑症状会导致负性的评价; 

社交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害怕或焦虑;

主动回避社交情况,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社交情况、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威胁不相称,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社会功能的损害;

如果严格对照以上标准我们会发现,其实当代社会中的很多人并没有达到“社交恐惧”这么严峻的地步,充其量只是“社交疲累”而已。

就如“肥宅”这个新兴名词一样,小编相信点开阅读这篇文章的各位可能不是真的社恐,但一定多少都肩负各种各样的社交压力。

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博士在为2015年出版的《害羞与社交焦虑症——CBT治疗与社交技能训练》一书写序时道:“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刻像当下这样,对人们的社交技能有着如此高的要求。人们要想在当下社会立足,就需要娴熟的社交技能,这样才能和他人建立联系并成为朋友,为自己编织牢固的社会支持网络。”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在进行social,私人生活被移动互联网裹挟到没有了界限,精力也被社交媒体严重分散。就算和人面对面交谈,也仍然将一张“自我防御”面具时刻戴在脸上。

也许,下一次感到社交疲惫时,我们可以直接说:不好意思,我想一个人静静。或是直接拔掉电源、切断网络,独处会儿。

原标题:一遇到人人从从众众我就怂怂怂怂怂怂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