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赵英俊去世后,“熬夜会致肝癌”盛传,来听专家说法
02-07 21:26:48 来源:上观新闻

上观新闻消息,2月3日,音乐人赵英俊去世后,圈中友人透露“其死因是常年熬夜引发的肝癌,并劝大家按时睡觉,别熬夜了。”一时间,关于“熬夜会引发肝癌”在网上议论纷纷。“熬夜伤肝”“人体脏器晚上排毒,熬夜毒素排不出去”等说法也被网友反复提及。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专家表示,“熬夜会导致肝癌”的说法没有依据。中山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周俭表示,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肝癌的病因。不过生活中的一些因素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这些因素被称为风险因素。肝癌的风险因素包括:

1.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生相关的最常见的肝炎病毒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乙肝和丙肝也是中国人最常见的肝炎,在我国,乙肝是肝癌的第一病因。全球每年超过一半的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感染乙肝和丙肝病毒后,会形成慢性肝炎,改变肝细胞的DNA,最终致癌。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会导致肝炎,但并不会形成慢性炎症,因此,不太可能导致肝癌。

2.酗酒:酗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并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3.肝硬化:当肝细胞受损并被瘢痕组织替代后,就会形成肝硬化。慢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肝病都会导致肝硬化。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逐渐增多,在欧美发达国家,这是诱发肝癌的第一病因。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殷卫海表示,中国人常见的肝癌发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如果有乙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础,则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4.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会破坏肝细胞中的DNA,引发肝癌。发霉的花生、小麦、大豆、玉米和大米等,都含有黄曲霉毒素。

5.基因突变:癌症的发生与基因突变相关,这类基因叫做致癌基因。大部分致癌基因是由于后天环境导致的突变,这类突变不会遗传。肝癌的发生也与致癌基因突变相关。例如,TP53基因异常就可能导致肝细胞生长失控,最终引发癌症。

6.遗传性代谢病:例如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等疾病,会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

7.吸烟:吸烟会明显增高肝癌的发生风险。

8.肥胖:超重或肥胖可能导致脂肪肝,也会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

9.2型糖尿病:这类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也比较高。

10.氯乙烯和二氧化钍:接触这类有毒物质也会增加肝癌发生风险。

以上都是容易导致肝癌的风险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具有一个或多个风险因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癌症。而熬夜不是直接导致肝癌的原因,但熬夜会使抵抗力下降,是众多基础疾病的诱因之一。

那么,如何预防肝癌呢?

1.接种疫苗: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的发生,从而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2.定期体检:周俭教授建议,对于包括乙肝患者在内的肝炎病人来说,一定要遵医嘱定期体检。甲胎蛋白检查加上B超检查,能发现95%以上的肝癌。对患有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的病人来说,也不能忽视定期体检,最好每半年做一次B超,或者肝癌生物标志物检查。

3.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能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对于有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疾病的人群。

4.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且酗酒、吸烟的肝癌患者死亡风险更高,戒烟戒酒能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5.保持健康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减重并维持正常体重,不仅能降低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还能预防肝癌。

6.远离致癌毒物:不吃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发霉的花生、小麦、大豆、玉米和大米),远离氯乙烯和二氧化钍,能有效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大众惋惜因病早逝的公众人物可以理解,但将其生活方式简单地与病因关联并做出判断,是非常不科学的。不过,现代人应尽量避免熬夜、吸烟、酗酒等高致病风险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原标题:赵英俊去世后,“熬夜会致肝癌”盛传;来听专家说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