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史记 > 正文
中国最早吃海鲜的是哪里人?8000年前,宁波人天天吃海鲜盛宴
06-23 16:16:01 来源:上游新闻

淅沥的梅雨已下了多日,江南的一切都被绵绵的雨帘遮着。车水马龙中,距离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区40分钟车程的井头山遗址挖掘现场,正在进行着一场与8000年前先人的“对话”:吃一个就能饱的生蚝、保存完整的鹿角、有着机械时代特征的榫卯木器……每一次触摸,都让考古队员们惊喜不已。

▲6月22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发掘基坑,规模宏大。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惊喜中,我们更惊叹古人的智慧。”6月22日,随着挖掘工作接近尾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向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表示,“经考证,井头山文化要比河姆渡文化早1000年,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这也将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

8000年后的一场台风,让生活在绝美海岸线旁,与梅花鹿为伴,吃着海鲜、橡果和稻子的宁波井头山人,成了我国最早以海鲜为食的人。

▲6月22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大量瓷片,修复工作正在进行。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一包贝壳碎片揭开前所未有的遗址 

浙江余姚市三七镇依山傍水,蒙蒙细雨中,井头山愈显青郁。小镇面积不大,却因河姆渡文化闻名遐迩。

时光回溯到2013年10月,台风“菲特”席卷余姚。受台风影响,余姚多地水位上涨。台风过后的一天,当地村民王围尧和堂哥在放羊时,看到草地上一块块亮片在阳光下隐隐发亮。“这是什么?”王围尧说:“泥里有很多贝壳、陶片和动物碎骨,我们以为是古董,就从地上捡了一些,送到了旁边的田螺山遗址考古队。”

因此前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已挖掘出大量陶片,王围尧送去的陶片并未引起考古队员们的关注。几天后,从杭州回到田螺山考古队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发现,这些被“遗忘”陶片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片大有不同。

“当时仅凭肉眼就能判定出这些陶片是七八千年前的,但陶片和贝壳混在一起,不仅河姆渡、田螺山遗址没有,整个长三角都没有。”孙国平意识到,这些陶片或许将揭开河姆渡文化的起源。

一个月后,凭着王家兄弟仅留下的一条线索,在距河姆渡遗址10公里外的一处工地上,

孙国平终于找到了同样的贝壳和陶片。5米长的考古探杆插到地下4米时,孙国平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插不下去就意味着碰到了东西,应该是贝壳层,也印证了我当时的判断。”

▲宁波周边的井头山遗址、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相对位置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7米钻孔穿越到8000年前

2014年春节后,一场与时空对话的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我们采取的是逐米钻探法,钻头孔径10厘米,每节钻孔1米。钻进去一米带一截土出来。到距地面第7米时,带出的泥土里开始有贝壳、陶片、骨器出现。”让孙国平更为惊喜的是,第一孔带上来的竟然是一件保存完好的石器,孙国平说;“这比中彩票的概率还低。” 

根据提取出土的橡子碎片、木炭颗粒、动物骨头、陶片外观,结合埋藏深度和器物形态,孙国平判断,这是一处超越河姆渡文化的遗址,或许将改变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 

经过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日本东京大学实验室、美国BETA实验室、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检测,孙国平的判断得到验证,四组数据确定出土物距今在8000年上下,比河姆渡文化早了整整1000年。

在考古挖掘现场,混着贝壳的泥土散发着浓浓的海鲜味。一处东西长50米,南北宽15米,内部按照5×10平方米的规格布方,共750平方米的基坑,成了井头山遗址发掘工作的重点区域。

3-02.jpg

▲6月22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发掘区中部2米后有大量贝类堆积。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在这样的基坑中进行发掘工作,是因为井头山遗址处于一个特殊环境。首先遗址处于古海岸线边,另一方面它埋藏在地下很深,年代很早。”在基坑内,孙国平指着一处处保存完整的“贝壳墙”说,厚度在2米左右的墙里,有70%以上的包含物都是贝类。由此也可以认定,井头山遗址是我国沿海地区典型的贝丘遗址。同样的贝丘遗址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福建沿海、广东沿海以及在台湾、海南都有较多发现,但年份均在6000年左右。因此,8000年前的井头山遗址,对我国沿海地区的考古研究来说是很大的突破。 

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一处距地表6米以下的山包,山包前方有一块平缓台地,留下居住区的痕迹,灰坑、橡子储藏及处理坑、烧土堆、烧土坑、器物加工和食物处理点等共十多处,依稀还原了当时的生活场景。

孙国平说,在井头山遗址断面五六米空间内,共分隔出20多个文化层,时间跨度达500年。8000年前,这里应该是一处居住着50个人左右的东海沿海村落,面积在1.2万平方米。后来由于水位变化,先民们搬离了这里,却给后人留下了探索历史的钥匙。

▲6月22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了大量贝类,海鲜大餐对于先民来说太普通。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最早吃海鲜的宁波人

中国人吃海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东汉史书中称,距今7000年的“青州之蟹胥”,是我国最早食用海鲜的记录。井头山遗址的现世,刷新记录。

蚶、螺、牡蛎、蛏、蛤……还有比成人手掌大一圈的生蚝,井头山遗址仓库与其说是文物展览台,倒不如说是一桌海鲜盛宴。成堆的贝类残骸和用贝类制作的器具,也展示了一幅依海而生的渔村画卷。孙国平说,这里包含的贝类品种,比如今现存要多很多。因此,宁波也被认定为我国最早吃海鲜的城市。

▲6月22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大量贝类,让人叹为观止。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古人是怎么吃海鲜的?除了海鲜还吃什么?一桌子的贝类残骸,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孙国平说,井头山的这座史前村落,坐落在海湾中。海洋贝类资源丰富,捕捞方便,因此海鲜成为井头山先民们的主要食物源。“除了贝类,我们还发现了很多较大的鱼骨残骸。较好的生态环境为先民提供了富足的食物资源,他们打捞上来的贝类、鱼类可能已经在水中自然生活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经过烹煮,其鲜美程度都是今天不能比的。” 

穿越8000年,在满是海鲜的餐桌前大快朵颐,让人口水直流。如今的海鲜盛宴,在先人们眼中却是稀疏平常。 

除了各式海鲜外,保存完整的鹿角和石器也展示了先人们狩猎时的情形。距离井头山遗址西北方向100米左右,便是海拔72米的井头山,即便雨雾蒙蒙依然显得郁郁葱葱,丰富的森林资源也为先祖们提供了更多的美味。

▲6月22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骸,以梅花鹿角居多。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孙国平介绍,在出土的动物遗存中,有梅花鹿的鹿角、狗的头骨、猪的下颌角等,还有少量的炭化米、稻谷壳、橡子、果核。种种遗迹遗存表明,井头山先民的生业方式是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狩猎和早期稻作农业。

▲6月22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8000年前的鱼罩首次面世。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8000年前的生活器具为何不朽?

“这个用芦苇编织的鱼罩首次面世。”6月22日,揭开8000年前鱼罩“面纱”的孙国平有些兴奋。尽管被淤泥包裹,但仍能看出鱼罩上宽下窄,直径约30厘米,整体用3根麻线缠绕固定,还有可以背在肩上的肩带。 

与鱼罩并排摆放的,还有各类竹编、芦苇编织品。编织细密的竹席是众多出土物中最为抢眼的一个。不足半厘米宽的竹片,纵横交错,工艺技巧娴熟,保存极好。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出自8000年前的先民之手。 

▲6月22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编织物,比1000年后河姆渡遗址的编织物保存还要完好。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这样的惊喜在发掘过程中还有很多。举着一块榫卯结构的木质器具,孙国平表示,有销钉的榫卯木器在出土文物中很少见,由此可以推断,8000年前先人就已经开始使用机械进行生活生产。 

除此之外,一大批色泽鲜亮、手柄光滑、打磨平整、工艺精良的生活器具,也让考古队员们惊叹先人的智慧。“先人们将贝类的外壳磨尖,应该是用于切割;木石结合的石斧,应该用以狩猎;编织精美的笼子,应该是用以捕捞和存放海鲜;略有弧度的船桨,应该是捕捞和出行时使用。古人的智慧远超我们的想象。而随着这些器物的出土,我们也意识到,先人们已经有了探索和钻研的精神,而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也令我们敬佩。”孙国平说。 

▲6月22日,浙江余姚,8000年前井头山的先人们已经开始食用水果,并留下果核。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经过了8000多年的地质变化,这些器具如何能不朽?孙国平表示,井头山的有机质遗物,被6米以上的海相沉积覆盖,处于保水的密封环境中,跟地表空气完全隔开。因此,保持完好的程度大大超出了一般遗址,包括树叶、种子、编织物、木器、米粒、果壳在内的有机质遗物,比河姆渡遗址保持的还要完整。特别是在考古发掘中难得看到的编织物,在井头山遗址中却能找到很多。

▲6月22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中国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木桨;右图是孙国平正在展示该木桨。拼图来源/受访者、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井头山或将成河姆渡文化的根

考古队员为记者描述了一幅穿越时空的画面:8000年前,智慧的井头山先人们过着依山傍水的群居生活,编织拾贝、捕鱼狩猎。傍晚时分,伴着余辉,一村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海鲜,嚼着鹿肉,还有多汁的水果,美味的稻谷,简单又快乐。斗转星移,8000年后,踏着先人的痕迹,我们寻根溯源,探求人类生存的密码。

“井头山遗址的发掘,是国内史前考古中非常重大的发现,不仅找到了河姆渡文化与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关系的线索,特别重要的是寻找到了河姆渡文化的根。”在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专家论证会上,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留根说。

▲6月22日,浙江余姚,8000年前井头山的先人就开始在生活中使用榫卯机构木器。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看来,井头山遗址所带来的环境信息,对于复原8000多年以来的环境变化非常重要。从井头山到河姆渡的1000年,咸水环境变成了淡水环境,是一个沧海桑田式的变化,这一个环境和文化共同演进过程非常值得探索。

6月底,井头山遗址的发掘工作将基本结束,后续研究工作也将陆续展开。但在众多的惊喜过后,也给孙国平留下了遗憾:“虽然找到了先民聚落生活的遗迹,但没有发现他们的房子;虽然出土了中国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船桨,但没有发现独木舟。”

这些遗憾,或许将在后期发掘中,揭开更多的史前未解之谜。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发自浙江余姚

微信图片_20190325102513.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