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西部(重庆)科学城千亿大健康产业起航 渝企机遇几何?
07-09 12:18:41 来源:上游新闻

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健康产业动作频频。

近日,来自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的消息称,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近日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这意味着,这一“国字号”基地将进一步发挥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优势,推进全市开放型经济提质发展。

政策利好助力产业腾飞

事实上,在重庆大健康产业版图上,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崭露锋芒,已成为产业空间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称,2020年,重庆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规模600多亿元,产业集群初步成型,已形成以重庆高新区等园区为主体的产业布局。

1.png

(西部(重庆)科学城供图)

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对西部(重庆)科学城来说无疑如虎添翼。

据了解,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是由商务部牵头组织认定的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推进贸易强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将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生物医药)与主导产业大健康相结合形成《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健康产业规划》,突出政策引领、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到2025年达到大健康产业规模500亿元左右。

此次,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获得“国字号”称号,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优势,在外贸转动力、调结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重庆外贸提供强有力支持,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

企业抢滩布局“大健康”

 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有何商机和不足?近日,进行了实地采访。

今年上半年以来,Cytiva(思拓凡)生命科学产业园、华润三九化学药持牌人集群、大博医疗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及持牌人集群、德美医疗医疗器械公共服务平台及骨科器械产业集群、平安大健康产业基金、太平洋财险生物医药专项险种相继落地。

 各方资本纷至沓来,透露重要信号:资金、技术在重庆的新一轮布局掀开盖头,全球疫情下,大健康产业整成为当前企业抢滩投资的领域。

2.jpg

(西部(重庆)科学城供图)

6月22日下午,来到位于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与传统印象中的产业园区不同,这里更像是一座静谧的生活小区。进入大门,往右走百余米,眼前的这幢5层高的楼宇,即是探访的目的地——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肿瘤细胞治疗领域,它堪称行业“隐形冠军”。

“不少人初到公司都会奇怪,为什么选择在重庆发展,而不是沿海城市?”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正军笑着说。

2016年,由重庆上市公司智飞生物旗下的智睿投资联合组建的重庆精准生物,围绕肿瘤、自身免疫性、代谢性和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科学问题,以基因测序、精准生物治疗、干细胞再生医学、靶点药物等技术为重点。

目前公司研发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即将应用于应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胃癌、肠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

与此同时,围绕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健康“生物技术”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定位,该公司正在打造国家精准医学细胞研发中心、国家精准医疗区域细胞制备中心。“今年已经启动了建设,预计2026年全部建成。”周正军表示。

与精准生物的本土“成长轨迹”不同,重庆效隆神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则是一位新“进入者”。

这家企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效初领衔创立,团队根植于为生命健康和脑科学前沿领域“成瘾性疾病的无损治疗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待解决的难题,我们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实验数据和技术,希望拓展西部地区的干预成瘾技术。”重庆效隆神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毅表示。

“虽然此前在国内其他城市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实验案例,但放眼整个西部地区,非常看好重庆市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潜力。”朱毅说,今年西洽会上,公司自主研发的专为治疗成瘾疾病的无创治疗仪,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现场就与多家企业达成了战略框架协议。现在正在设立产学研基地,“立足重庆,相信会对公司未来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

衍生外包产业机会

随着大众体育运动的普及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运动损伤以及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等发生率也逐年增长。运动医学市场需求增长迅猛,增速远超传统骨科。

不过,这一快速增长的医学领域也有不少痛点。国内市场上,80%以上的产品份额都被美国产品占据,且价格高昂。今后在重庆,有望以更经济实惠的价格享受高质量的运动医学产品。

3月,国内知名运动医学公司北京德美联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入渝。据了解,德美医疗刚完成近1.5亿元人民币E轮融资,此次由德美医疗公司牵头,联合中国运动医学产学研创新联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数十家单位、医疗机构、专业团队共同实施,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布局运动医学和骨科微创医疗器械全领域,打造骨科前沿科技研究院及骨科器械产业集群基地。

为何选择西部(重庆)科学城?

”这里的环境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所有需求。”德美医疗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黎建波告诉记者,入驻国家生物产业园后,公司厂区及办公面积扩容到1万平米,产能不再受限,办公环境也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此聚集的上下游企业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jpg

(西部(重庆)科学城供图)

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性产业,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特别长,从前期投入研发,到实验、生产、应用,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高的成本。由一家企业完成全产业链的工作不仅不现实,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产业内的精细化的分工和协同合作尤为重要。

为此,伴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正快速催生出一大批提供外包服务的中小微企业。

以骨科医疗器械为例,黎建波介绍说,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尤尼泰科(重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露卡(重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重庆邑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都已成立,医用内窥镜项目、骨科植入耗材、诊疗设备及智能康复设备、人工韧带产业、人工关节等项目都引进并落地。

集群成链“揭盖头”

从租厂房到超过13万平米的数字化生产基地,营业收入从不足千万元到超16亿元,人员规模从几十人到上千余人……扎根20年,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从重庆走向了全国,正加快国际化步伐,谋求走向全球。

2021年1月,植恩药业与Cytiva(思拓凡)(原为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合作组建重庆高新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以全球领先的GE医疗生物工艺技术培训中心为模板建设西部培训基地,打造生物药产业中高新技术和人才的孵化基地,培育本地生物医药产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植恩药业成功引入了Cytiva其联合工厂生产体系,提升了自身抗体药物生产实力,临床与受试者集聚一期年营收、产业转化与先进制造集聚产生的年收益都将超过百亿元。

作为土生土长的知名药企,植恩药业的发展历程也正是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缩影。

今年初,重庆高新区发布了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健康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及产业政策。未来5-10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将着力打造承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生命芯谷”。

预计到2025年,“生命芯谷”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集聚200家企业;到2030年,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元,集聚500家企业。

千亿产业规模的背后,商机洞开。来自西部(重庆)科学城招商团队的消息称,大健康产业高端研发及制造、生物科技公司持牌人集群、健康管理服务等将是“生命芯谷”的招商重头戏。

具体来看,西部(重庆)科学城“生命芯谷”将按照“北创新、中孵化、南制造”的总体思路,布局“三园多点”,推动产学研医在空间上联动发展,形成12平方公里承载大健康产业的新空间。

北创新,即以北部大学城的高校科研平台为重点,建设3平方公里的产业创新策源地。中孵化,即以生物科技公司集群、总部为重点,建设2.74平方公里的总部区及成果孵化中心。南制造,即首期聚焦3.81平方公里的健康智造园,覆盖巴福地块和石板地块,建设绿色化、智能化的产业集聚发展区。

同时,还将打造西部专科医疗集群和健康管理服务集群,建设1.1平方公里的西部专科医疗集群,建设1.2平方公里的健康管理服务集群。

声音:

配套产业迎来“新风口”

2010年,重庆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全市大健康产业座谈会上,提出要更大力度支持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优化产业链条,壮大企业集群,提升品牌价值,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显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努力将重庆打造成国家医学名城、西部医疗高地、国家重要医药基地和国际知名康养胜地。

“大健康既关系民生福祉,也是经济新的增长点。”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补齐平台短板、强化产业链条、增加优质品种、提升制造能力”为抓手,以创新平台为载体,打造纵向产业链(研发、生产、流通、销售)到底、横向创新资源(人才、资本、平台、政策)到边的医药产业发展新生态,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从需求拉动、仿制为主向创新驱动、仿创结合转型。

在业内看来,一系列政策利好加持,将为重庆大健康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拉动多个配套产业发展,例如原材料及设备采购、建筑、厂房施工、运输、人才公寓建设等。

“2020年,重庆仅药品和器械配送这一块,市场蛋糕近800亿元。”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药科大学硕士生导师袁泉表示,如果算上保健食品,“蛋糕”至少翻一倍。

在他看来,重庆打造“西部医疗高地”,其中蕴藏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机。事实上,大健康产业一头连接代表“治未病”的健康管理体系,诸如体检、养老、养生、保险等等细分领域,企业都可从硬软件方面切入找到投资机会;另一头连接“治已病”,大健康的核心是医疗,除了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医疗服务品牌,还可以通过以5G、智慧医疗和健康管理等应用场景为支撑,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智慧健康”。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重庆的生物医药乃至大健康产业面临的不足,主要是产业规模依然偏小、子行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老化,竞争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支撑不够等。

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通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通道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也为资本类企业提供了商机。该人士建议,股权投资基金可重点关西部(重庆)科学城注生物医药、医疗机械等领域,针对研发类、生产类等不同类型企业,出台“个性化”金融方案,针对生产类、研发类、配套类项目进行评估和对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