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义务教育有保障 脱贫攻坚有力量
04-18 08:01:01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消息,2019年4月15日-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一年来,我市教育系统牢记殷殷嘱托,补短板、增机会、促公平,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或残疾而失学。

一年来,我市教育系统强化责任担当,保障每个孩子既有学上也能上好学,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履职尽责 不负使命

只有啃下控辍保学的“硬骨头”,才能真正保障教育的“起点公平”。

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抓好控辍保学,是一场命运之战、未来之战、振兴之战,其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把控辍保学摆在重要位置上,重庆建机制、抓关键、聚合力,写好教育“奋进之笔”,保障孩子都能上学,绝不让一个学生失学辍学。

专门印发《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依法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整、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各区县均出台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台账,进一步压实区县政府主体责任。

面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重点地区,面对初中重点学段,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和困境儿童等重点群体,重庆还建立起动态监测机制,会同公安部门建立信息定期比对核查机制,及时发现未入学及失学适龄儿童少年,从源头上遏制失学辍学。同时建设全市控辍保学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市、区(县)、校三级联控联保机制,实施动态监测,确保控辍保学精准到校、落实到人。

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重庆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儿童少年,通过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等方式,逐一安排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对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则实行“一人一策、送教上门”,并全部纳入学籍管理。目前全市已有2700余所具备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为重度残疾学生建立学籍并送教上门。同时,重庆坚持“两为主”“零门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实现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全覆盖。

失学辍学孩子重返校园,沐浴在教育暖阳下,他们变得积极、自信、好学。贫困不能成为保障义务教育发展的“拦路虎”,残疾同样不能剥夺人生出彩的机会,控辍保学工作无小事,哪怕一句鼓励关怀,也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重任在肩 刻不容缓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教育扶贫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扶贫工作能否持续发力,将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最终效果。

把“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时代号令作为重任扛在肩上奋力前行,重庆以刻不容缓之势展开一系列扶贫暖心行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倾斜,让更多孩子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一方面,重庆确保资助政策箭无虚发,不落一人。

目前重庆已实现义务教育“零收费”。除“两免一补”外,还免费向学生提供作业本、向初中学生提供教辅资料。除落实小学、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分别为每生每年1000元和1250元外,重庆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对非寄宿建卡贫困户学生补助生活费,标准分别为每生每天6元、7元。2018年全市安排义务教育资助资金10.9亿元,惠及学生314万人。

2019年全市下达资助资金53.26亿元,惠及学生459.84万人次,实现各级各类学生应助。其中安排义务教育免初中教辅材料费及作业本费、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助资金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8.83亿元,惠及318.09万人次。

通过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重庆实现贫困区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受益学生168.8万人。

另一方面,重庆在脱贫攻坚中还尤其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精准扶持。

例如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中,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并向村小、教学点和边远农村学校倾斜。又如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累计招聘1.8万名特岗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再如创新教师培养制度,为农村小学公费定向培养“一专多能”并能胜任多门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累计培养7480人。近3年,我市国培、市培项目累计投入4.72亿元,培训乡村教师7万余人次。同时着力提高教师待遇,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扎根山区献身教育事业,为群众脱贫贡献一份力量。

均衡优质 城乡共荣

学有所教,学有优教。

在兑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承诺时,重庆既兜住教育公平的底线,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把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库区生态建设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做到优先保障、强力推动、全程督导,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校际差距大幅缩小,校园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全市6个区县成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18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632节课入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

通过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等,城乡教育一体化步伐加快。

为大力改善“乡村弱、城镇挤”现象,重庆以“全面改薄”工程和“交钥匙”工程破解难题,并以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推动教育优质资源城乡共享。

坚守立德树人提升城乡学校内涵,培育50个市级德育品牌,16项德育经验入选全国德育工作典型,评选命名体育、艺术、科技等特色学校1500余所,30所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

……

重庆已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极大增强。

3759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需求,314万人在校学生背后家庭的殷切期盼得到最响亮的回应。当前,市委、市政府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坚持把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怀着“不让一所学校和一个孩子掉队”的信念,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重庆牢记嘱托,奋力写好“教育答卷”,打响脱贫攻坚收官战,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王小寒

原标题:重庆 义务教育有保障 脱贫攻坚有力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