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新闻 > 正文
从贫困户到脱贫“带头人”,只差一群蜜蜂
10-14 19:27:0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晚报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彭光瑞/文 受访者供图

绿油油的山涧小溪旁,正方形的“木盒子”一字排开,仿佛几台没有信号的收音机,嗡嗡作响。头发花白的老人,轻轻地掀开盒上的“木盖”,取出隔层,纱网上带着黄色条纹的“小蜜蜂”密密麻麻地蠕动,不熟悉的人见此场景,难免心悸。但老人看罢,却咧嘴露出了笑容。“今年,又有好收成了。”

老人叫王贞六,今年70岁,是黔江区黑溪镇胜地村村民。5年多以前,他还是建卡贫困户,靠着眼前这群蜜蜂,他成功地摆脱了贫困。这还不算完,之后,他又把自己的经验和干劲传递给了更多的邻里乡亲,带领20多家农户,用养蜂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有人惊叹于王贞六短短5年时间创造的奇迹,他说,摆脱贫困说难也不难,只要自己定好目标、铆足干劲,也许就只有一群蜜蜂的距离。 

检查蜂巢2_副本.jpg

▲王贞六检查蜂巢

退伍老兵,承着“担子负重前行

黔江区黑溪镇胜地村附近,山形独特,远看,就像担着扁担的力哥负重前行,也由此得名“担子坪”。王贞六的合作社,也上了用了这个名字。但他说,这并不是图省事,随便用上一个地名了事。

黔江山多、山大。曾经,生活在山中的村民靠山吃山,过着艰苦的生活。“糠菜半年粮,海椒当衣裳。”这句谚语,便是早年间当地老百姓没粮食用糠菜来充饥,没衣服就多吃点辣椒来御寒的写照和自嘲。

王贞六说,山里人致富难。好比有一副重担,压在他们的身上。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祖辈生活在这里人们,都曾通过自己的努力,渴望着富足美好的生活。

王贞六19岁那年曾应征入伍,1973年退伍后回到村里,他就曾靠自己双手苦干致富。上世纪90年代,他种过烤烟;2000年以后,他又加入了工地的爆破队,成了技术工,生活在当地还算中上水平。

但2010年后,他已年过6旬,身体和年龄都无法继续胜任爆破工作,想在工地做其他活路,别人也不要。因为老伴常年多病,儿子又因早年患脑膜炎致残,家庭负担越来越重,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2014年7月,他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有人说,当建卡贫困户,有人帮扶是好事啥?但王贞六却不这么想。“这是不光彩的事情!”他说,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作为一家之主,没法把日子过好,这是自己的无能;作为退伍军人,丢了骨气更不行。

“再困难,也要想办法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这是王贞六的当时真实想法。后来,他成立合作社时,依然没忘记当年的重重困难,特意用“担子坪”作为名字。

“以前被动的承着‘担子’负重前行,而现在是主动迎着困难,挑着担子努力向前。”王贞六这样说。

▲摆放成行的蜂桶

三次养蜂,他从失败中成功

想要脱贫,但究竟要干什么、怎么干?王贞六心里并没有底。

王贞六的迷茫和纠结没有持续太久,那些日子,他一直不停地盘算,干什么才能结合家乡的特点,自己又能力所及。“我们村地处大山深处,生态环境好,养蜂也许有优势。”王贞六说,自己曾业余养过蜂,这事不用重体力劳动,投入又比较小。于是,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2014年年底,他四处借钱买回8桶蜂,开始用自己的“土方法”饲养,但很快他就遭遇了失败。他养的蜜蜂死的死、飞的飞,最后只剩下了2桶,亏了个底朝天。是方法不对?技术不行?失败的经历让王贞六犹豫了起来,是不是要继续做下去呢?

正当王贞六动摇的时候,2015年4月,重庆市扶贫办在黔江区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培训回来后,王贞六信心满满,感觉自己已经掌握到养蜂的秘诀。首先,就是把养蜂的桶由圆桶换成了方桶。

从圆到方有什么讲究呢?原来,圆桶是传统养蜂的方法,观察、转场都十分不便。而方桶的盖子是活动的,人工做的蜂巢随时可以取出,既方便观察蜜蜂的健康状况,转场操作也十分便捷。

但是,仅仅是从圆到方的改变,并没能让他成功。王贞六信心满满再次借钱买回6桶蜂,但养了一段时间后,因为不能识别蜜蜂病症,也未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转场,8桶蜂最后只剩一桶。他再一次失败了,而且比第一次败得还要惨!

“培训只让我入了门,我还需要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王贞六这一次并没有迷茫,他认为,虽然失败了,但他从失败中发现了原因、总结了经验。于是,他决定卖掉老伴辛苦大半年养的大肥猪,凑足5000元,再次购蜂。

这一次,老伴极力反对!老伴劝他,都60多岁的人了,一把老骨头还经得起几次折腾啊?如果再失败了,年都没法过啦!孩子们也跟着受罪。但王贞六依然不愿意放弃,他一定要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老伴实在拗不过他,最后含泪答应了他。最后一次了,不行就放弃!

最后一搏,王贞六明白,养蜂技术不是上一次培训班就能掌握的,他自己要学、要钻、要请教。于是,只读过3年书的他,开始仔细钻研养蜂技巧,就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书学习。

王贞六得知,邻乡有几个养蜂大户,就经常跑到实地去请教。还特地换了一部智能手机,学会了上网查资料、遇到问题微信求教。几个月下来他将养蜂的知识基本上琢磨清楚,对蜜蜂的习性也摸了个八九不离十。

到2015年底,他将新买的8桶蜂发展成了18桶!在“嗡嗡嗡”的叫声中,王贞六和老伴露出了笑脸。当年,镇上看王贞六积累了较丰富的养蜂技术,干得也有声有色。决定补助给他2000元产业发展资金。

2016年,他用镇府补助和亲戚朋友借款共1万多元,将养蜂规模发展到54桶。经过多次转场和追花,当年一共酿了700多斤蜜,存折上一下子多了8万多块钱。拿到存折,老伴看了半天,一脸蒙圈地问他,这是不是真的哟!

王贞六检查蜂巢_副本.jpg

▲王贞六检查蜂巢

执着“带头”,25户贫困户跟着他脱贫  

2017年下半年,当地狠抓产业扶贫,镇政府再次为王贞六争取到了1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他就用这笔资金再买了64桶蜂和一些设备。这时,王贞六的养蜂规模已达到了230多桶。

“我想动员大家一起来养。”王贞六说,他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他觉得,养蜂这种对劳动力要求不高,投入不大的产业,十分适合当地的条件。而且,他一个人已无法再扩大生产,没人做就是活生生的浪费。

他将自己的想法给当地政府和扶贫相关负责人一说,立刻得到了支持。于是,当年他成立了中蜂养殖股份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开始动员其他贫困户一起发展中蜂养殖。

但是,一起并不十分顺利。起初,乡亲们不理解、不信任王贞六。有人说,他自己才刚刚脱贫,怎么来帮我们?也有人觉得,这技术太难学,搞不好就要怕亏本;还有的人的确是家里条件太差,根本买不起蜜蜂。

“我找了一份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挨家挨户去动员,苦口婆心去劝说。”王贞六说,他根据每个家庭实际情况和地理环境等,详细地帮他们规划养蜂的数量和放箱的位置。还在政府的支持下,举办了几场“我的脱贫故事”宣讲会,在会上现身说法,鼓励乡亲们只有苦干,才能脱贫;只要苦干,政府就会支持。

王贞六还给大家承诺,喂养1桶蜂每年只大概有1500块收入,且资金投入少、劳动强度不大,技术上他负责全面支持,不会亏钱!在王贞六的积极努力下,大家陆续加入合作社,他除了亲自培训他们外,还为其中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送去了35桶蜂,他说:“这是给乡亲们的一点心意,我来教大家养。”

从此以后,王贞六开始走村蹿巷,成了村里的大忙人,四处帮助和指导农户。每到分蜂的季节,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给贫困户黄胜友送去两桶蜂,最开始,黄胜友总是推说说:“这是你送的蜜蜂,你要帮我养哟。”

为了领她“上路”王贞六只要接到她的电话就马上前去指点。开始两年的取糖、分蜂都是王贞六帮黄胜友做。两年下来,几次分到不菲的收益,黄胜友终于尝到了养蜂的甜头,也主动学起了养蜂技术,并通过养蜂脱了贫。

忙归忙,帮助乡亲也有暖心的时候,贫困户黄宽寿得到王贞六的帮助后,每次碰到他,总是亲热地说招呼、汇报情况。“贞六哥,你送给我的那桶蜜蜂,已发展到4桶,收入6000多块了,腊月你要来我这里吃刨猪汤哟。”

如今,王贞六的合作社的蜜蜂达到了270多桶,参加合作社的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脱了贫,社员们叫他 “贞六哥”。他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养蜂能手,一些学校还请他去上课。

今年,王贞六再次开动了脑筋,把前两年赚到的钱用来购买了枇杷、葡萄、草莓,已经让合作社的农户种上。他的打算有点“鸡贼”,首先,蜂蜜需要更多的蜜源。第二,相当于多种副业一起上,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