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联 > 正文
YOCSEF重庆举办技术论坛“社会计算:范式、边界和舞台”
08-24 11:03:04 来源:CCF YOCSEF重庆分论坛

社会计算的概念自提出就备受关注,它是计算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方向,涉及人、社会行为及系统交互使用计算技术来相互影响。近年来,学科交叉研究的兴起为科学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许多科学前沿问题和重大难题在学科交叉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随着学科交叉跨度日益增大,层次不断加深,学科间知识呈现出相互融合、彼此联系的现象,那么学科的边界究竟在哪里,作为一个典型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社会计算有他独特的研究范式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CCF YOCSEF重庆分论坛于2021年8月21日在线上举办了技术论坛“社会计算:范式、边界和舞台”,旨在通过深入的思辨讨论,加深对这一交叉研究的理解,形成一些共识。

本次论坛由CCF YOCSEF重庆副主席、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贾韬和CCF YOCSEF重庆AC委员、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王慧维担任执行主席。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国内在社会科学、数据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希望通过对社会计算的研究范式、研究边界和舞台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辨,并针对社会计算的未来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此次线上论坛吸引了各大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讨论,峰值人数达104人,平均在线人数90人以上。

1

本次论坛分为引导发言和观点思辨两个环节。论坛首先由贾韬对与会嘉宾和线上观众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次论坛发起的背景与思辨议题。

引导发言环节

本次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公共管理学院罗家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汤庸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沈华伟研究员作引导发言。罗家德教授现任人工智能学会“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名誉副主任,汤庸教授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委会”主任,沈华伟研究员现任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副主任。三位引导发言专家分别来自不同学会的专委会,充分体现了本次论坛讨论的学科交叉特点。

罗家徳的引导发言题目为“社会计算知识的未来”,他从社会计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起,解释了社会计算与计算社科学的差别,为与会者带来了详细的概念和背景介绍。其次,他认为社会计算最简单概括,就是三种决策与行动加上三张网络。第一个‍‍叫做‍‍人的行动与决策‍‍与人际关系网络,‍‍第二个是人工智能的「决策」与物联网loT,第三个是人机交互与人机共构网络。最后,他指出社会计算研究的方法论,也基本没有脱离社会科学传统上的路径:(1)探索性研究:发现或预测模型,诠释提出解释并与现有理论对话,提出命题;(2)验证性研究:命题构想从理论演绎,提出假设,研究设计,验证解释模型。

2

罗家徳作引导发言

汤庸引导发言的题目是“从社交网络的角度谈社会计算”,他首先介绍了社会计算与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两者所研究的社会的基本释义,他认为社会是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网络系统。其次,他指出社会计算应该计算的内容,应为这个网络系统背后的规律。最后,他以自主研发的学术社交网络为背景,就学者网的应用案例与社会影响、科学研究与技术领域、应用生态等话题介绍了自己的看法并分享了最新进展,并对如何更好地应用学术社交网络开展有效和可信的社交提出了建议和期待。

3

汤庸作引导发言

沈华伟引导发言的题目是“智能时代社会计算的发展机遇与范式”,他首先简要阐述了社会计算的起源和概念,以四个案例——计算历史学、文化组学、美国大选预测和疫情防控来说明社会计算研究的对象。他认为社会计算除了遵循自然科学研究的四大范式,也遵循其独特的第五范式,即人在回路的浸入式具身研究,其主要的研究范畴就是人机共存时代的社会治理。而这样的研究范式的演进需要重大科学装置的构建和支持,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已经细化为社会模拟,包含地球系统的模拟和社会系统的模拟,其潜在的应用包括公共安全领域、金融领域、网络空间领域等。最后,介绍了他认为的社会计算的舞台和社会计算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4

沈华伟作引导发言

观点思辨环节

观点思辨环节由贾韬和王慧维共同主持,在这一环节中,论坛有幸邀请了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吕欣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张子柯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刘建国教授作为观点思辨环节的特邀嘉宾。与会人员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思辨:

思辨问题1:社会计算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么?(如果有,是什么)

特邀嘉宾吕欣首先将社会学定义为人、环境及相互关系的总和,和系统科学、复杂系统、复杂网络研究关系密切。社会学中定义本身存在三种范式:社会事实范式,强调宏观社会现象的客观性;社会定义范式,强调微观社会现象的主观性;社会行为规范,强调个人行为的客观行为分析。社会计算虽然离不开科学研究四大范式,但也存在独特的范式规律,如因果关系分析等。未来可能的研究范式为基于大数据规律的模式挖掘与提取,基于此的新理论与新方法产生,最终服务于数字孪生及社会管理等领域。

5

吕欣作思辨发言

在思辨讨论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发表他们的观点,循序渐进,对于社会计算的研究范式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张扬认为社会计算存在独特的研究范式,赞同沈华伟所提出的第四范式到第五范式的发展,通过社会活动中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计算,未来第五、第六范式的定义会越来越清晰。杨建喜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社会计算没有典型或独特的研究范式。不同于云计算等计算模式的变化,可能引起研究或计算范式的变更。社会计算是社会科学与计算科学的融合及社会应用,在计算科学中并没有产生典型独立的计算模式,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可能存在研究范式的变化。来自社会科学领域的黄匡时则认为不同学科对社会计算的理解不同,对社会计算是否存在独特范式持中立态度。社会计算本身具有独特性,目前社会计算处于研究范式变革和转换的时期。罗家德指出:未来的研究对象会出现人机共构的网络,随着研究的推进,社会复杂系统和其他复杂系统不同,存在自主性和控制性的差异,会对新算法和新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沈华伟则重申了他关于第五范式的论述,科学第五范式和前四范式存在本质差异:人做研究者,也作为被研究对象存在于研究回路中。社会计算作为一种科学研究领域,不存在独特的一般范式,但其可能存在独有的特征。

总而言之,与会人员的观点比较趋同,社会计算属于科学研究领域,必然遵从科学研究的四大范式,但社会计算领域必然具有其独特的成长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方法。

思辨问题2:社会计算需要设定边界么?(如果需要,边界在哪里)

思辨嘉宾张子柯认为新兴学科在其产生的初期边界定义均存在一定问题,如计算传播学是否有基础的传播学理论。社会计算由社会科学研究者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数据及研究问题,计算科学研究者研究及封装计算方法及模型,又可以反馈社会科学研究,所以社会计算研究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在交叉学科发展初期,设定边界将约束新型科发展,应当谨慎设置边界甚至打破边界。

在思辨讨论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发表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形成多轮辩论。贾韬认为社会计算需要设定边界,但不是现在。新兴交叉学科不需要一开始就设定边界,但在学科逐渐发展后,应该形成共识和学科范围,如学科的重点应该偏向社会科学还是计算科学,为后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来自YOCSEF太原的董媛香则指出设定边界需要从两个层面考虑,从概念和研究对象角度出发需要设定边界,从方法角度出发不需要设定边界,在研究领域发展过程中研究方法自然存在交叉和共性。冯玉明认为任何学科都需要设定边界,所以社会计算也存在边界,同时赞同董媛香的观点,可以采用数学、物理等不同类型方法开展研究。来自YOCSEF总部的李浥东也参与了思辨,他认为社会计算需要设定边界。如果新兴学科不设置边界,其学科设置、学术交流等活动目标不清晰,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也不明确,将会在关键应用方面无的放矢。的确,在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中设定边界较难,但该领域的研究过程正是在为学科探索边界,也正是该类交叉学科独特的魅力。研究边界的设定不能仅限于计算机领域自身,应当吸引社会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各领域的专家共同设置。吕欣指出目前交叉学科边界越来越模糊,社会计算作为由交叉融合形成的学科处于由宽变窄的过程中,边界界定非常困难。在研究过程中应考虑明确的研究目标如人和环境的关系分析,研究方法可采用物理学、计算学的相关方法。来自公共管理领域的北郭则带来不同的视角,社会科学与计算科学研究者对该领域的理解完全不同。她以社会科学的视角,计算社会学研究问题及体系较清晰,研究方法丰富,以社会学研究作为重点;从计算科学角度出发,社会计算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目标暂不明确,目前仅明确以计算方法和理论作为其重点。贾韬补充他的观点:交叉学科边界的设定需要从不同学科的特色出发进行分析,在不同学科间研究目标及研究边界设定成熟度不同。董媛香针对北郭的观点进行辩论,她认为社会科学与计算科学在社会计算的研究重点不同,计算机考虑模型与算法的精度与准确性,社会科学考虑规律对现象的概括性和推广性。

总结一下,参会发言的观点基本归属于下述两类观点:1)社会计算应设定边界,但不是现在,其边界问题的设定应邀请社会学、计算学、系统工程学等领域的学者共同商讨并达成共识;2)社会计算在概念和研究对象上应该设定边界,但在研究方法上不应设置边界。

思辨问题3:社会计算的舞台在哪里?

思辨嘉宾刘建国认为新兴交叉学科发展需要重大项目及需求推动,才能吸引其他领域研究者对该交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目前社会计算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加强交叉领域协作、完善数据基础设施、注重伦理和法律以及社会影响。其发挥作用的舞台应该在国家安全、经济繁荣、流行病应对等角度,解决国家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6

刘建国作思辨发言

在思辨讨论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发表他们的观点,循序渐进,对于社会计算的边界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贾韬首先提出他的观点:社会计算的舞台应该主要归属于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的领域,计算科学主要为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工具。同样来自西南大学的陶丽和桑春艳都认为社会计算的舞台应考虑两个层面:第一,考虑研究应用层面,社会计算关注人、机、物相关的网络,能在哪个应用领域做贡献,舞台就应该在哪里;第二,考虑研究方法层面,如复杂网络理论方法的深入研究,对于研究方法的创新也应该是社会计算的舞台。冯玉明则指出舞台应当设置在有观众的地方,社会计算的观众在哪里,其舞台就在哪里,基本同意刘建国的观点,社会计算应解决国家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与边界设定、研究目标密切相关。张扬认为社会计算舞台的广度与社会中的遇到问题相关,社会计算的边界将逐渐接近社会学的边界。罗家德指出社会计算不仅是社会科学单一领域的研究问题,他的舞台应该更加宽广。从方法论的角度,计算科学主要采取数据驱动的探索性研究,而社会科学主要采取验证性科学研究。祝清意认为作为交叉学科,社会计算的舞台应该关注于交叉领域,以网络空间的治理为例,这里面包括国家治理层面、公共管理层面等多个交叉领域的问题,可以关注于解决单个领域专家无法解决的问题。何盼则认为将计算机与人的交互作为社会学的新应用,考虑社会计算方法能否在其中有发挥作用。

简要总结,参会人员的观点基本趋同,认同社会计算的舞台应该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项目牵引,交叉应用的方向在哪里,社会计算的舞台就在哪里。

最后由本次活动的执行主席贾韬和王慧维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首先感谢今天线上参与论坛思辨的每一位嘉宾和参会人员,本次论坛能成功召开,得益于大家对社会计算领域的热心与关注。其次,本次论坛的讨论进一步激发了来自不同学科,从事社会计算相关研究的人员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可见的未来,相关的思想一定会逐渐汇聚融合形成社会计算研究领域中的共识。期望在未来,社会计算领域能够在重大社会问题上起到关键作用,至此本次论坛活动圆满结束。

再次感谢参与本次线上活动的104位听众和微信群里发言和关注本次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大家默默的支持和鼓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