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民俗庆丰收 | 江津“吃新”:尝一口新米,庆一地丰收
09-21 12:07:30 来源:上游新闻

4.jpg

满口留香新米饭,江津邀你庆丰收!

9月18日上午,江津区蔡家镇“吃新”文化旅游节在中山镇游客中心举行。

“吃新”,也称尝新,是重庆多地由来已久的民俗,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江津蔡家举办第一届“吃新节”,如今已连续举办五届,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吃新”能吃出什么味儿?快来一起感受吧!

1.jpg

新味道

蔡家镇“吃新”习俗由来已久

尝一口新米,庆一地丰收。“吃新”是江津区蔡家镇传承已久的习俗,意为感谢上苍的赐予,感谢自然的馈赠。

每年到了丰收的季节,蔡家镇每家每户会收割新的稻米回家,在家中举行感恩祈福仪式,但“吃新”的时间并不统一。

每到“吃新”的时候,蔡家镇村民都会品尝鲜美的新米饭、新豆花,感受“新味道”。

各家各户收割稻米后,用檑子磨出糙米,再用碓窝舂出清香的白米,蒸出的新米饭淳香甘甜,和旧米口感有很大不同。新鲜的大豆经过磨、滤、煮、点等一系列工序,制成新鲜的豆花端上桌子,每年的新豆花都要辅以葱、姜、蒜、红辣椒油、火烤过的小米椒剁碎加工等数十种豆花蘸料。

除此之外,“吃新宴”还要配上鸡、鸭、腊肉、桐叶粑等,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共享丰收的喜悦。

2 (1).jpg

新体验

这口“新米”吃得不简单

“吃新”作为传统习俗,并不是吃一口米饭那么简单。“吃新”仪式必不可少。祭祀,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江津“吃新宴”的第一步就是祭祀。

“吃新”当天,各家各户都在祭祀桌上摆放新米、新豆花和各种食物。大家上香,烧纸,从敬天地到敬祖先,再到敬尊长。

“吃新”的顺序也很有讲究。按照家中祖辈、父辈、孙辈的顺序依次“尝新”,方能开席。

如果同辈的不止一人,就需要按照年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吃新”。这个仪式意在祈福来年丰收,饱含着敬畏自然、敬爱尊长、崇尚勤俭的丰富内涵。

“吃新”的食材也有讲究。每年的两大主菜就是新米饭和新豆花,食材大部分都是村民当天从田地里新鲜采摘来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吃新”不仅表达了人们对自然馈赠的感谢和对祖先的敬重,也让外出归家的年轻一辈,记住乡愁。

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也在“吃新”中有了对中华民俗的新体验,感受到了丰富的农耕文化。

3 (1).jpg

新发展

“吃新节”成民俗传承新载体

2017年,蔡家镇第一届“吃新节”成功举办,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就有两三万人来到蔡家,体验“吃新”庆丰收的民俗活动。蔡家镇通过把习俗变“节日”的形式,让以往关在“家里”的“吃新”习俗,走出了小家的大门,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我们不再是家家户户自己在家‘吃新’了,我们要邀请大家一起来‘吃新’,把我们的‘吃新’民俗文化传承下去。”江津区蔡家镇党委书记刁福久说,举办“吃新节”的目的就是希望它能成为传承民俗的新载体。

每年的丰收季到来之时,蔡家镇就会开展为期两到三个月的“吃新节”,游客不仅可以在各个“吃新”点品尝到淳香的新米饭、新豆花,还可以在原生态的田地间、池塘里,摸鱼、抓鸡、捣糍粑,体验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

另外,游客们还可以购买当地优质的农副产品带回家。蔡家镇通过举办“吃新节”,以“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的方式,推动了民族文化传承和乡村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通讯员 陈翔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