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渝北剪纸“出圈”记
07-11 06:51:16 来源:新华网

彭茂琳凭借一双巧手,一颗匠心,让渝北剪纸这项传统技艺重新焕发光彩。新华网发(董莉 摄)

一把剪刀、一方红纸、一支刻刀,可以变成你能想到的任何模样。

初见彭茂琳,她留着干练的齐耳短发,眯眼睛笑着,给人一种亲近感。谈笑间,彭茂琳左手握一把掌心大小的剪刀,右手轻捏一张一寸见方的红纸,刀尖在纸上游走,上下翻飞间,碎屑抖落,红纸缓缓展开,一幅《双鹊报喜》便栩栩如生展现在众人眼前。

片刻间,一幅《双鹊报喜》剪纸作品便呈现在眼前。新华网发(董莉 摄)

今年58岁的彭茂琳是渝北剪纸非遗传承人。她谈起第一次接触剪纸艺术,彭茂琳回忆起小时候。“很小的时候,外婆就教过我剪纸,我喜欢看一张纸经过巧手和剪刀,成为大家想要的模样。”

十多年前,彭茂琳来到渝北双凤桥,发现当地民众生活中很多场景都会用到剪纸,但是这门技艺比较零散,缺少专业的组织和传承人。

“渝北剪纸最初是采用煤油灯熏制剪纸复制图案,再用剪刀雕刻纹样图案,其后,又运用传统手工制作的宣纸,蜡和草木灰制作的蜡板,刀、剪等工具纯手工制作,通常要经过构思,手工图案绘制设计、修改、定稿、选纸、染色、剪制、装械……十几道工序。”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彭茂琳对渝北剪纸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和归纳,想让这门古老的技艺重新焕发光彩。

“很多人都觉得,剪纸就是过年的时候贴的窗花,房梁上的雕花,都是老一辈才喜欢的东西,已经过时了。我当时想的就是要打破人们对于剪纸的刻板印象。如果能让传统的平面剪纸立体起来,效果应该不错。”

一次偶然的机会,彭茂琳看到油纸伞下姑娘的身影呈现明暗的变化,彭茂琳突发奇想,尝试用平面多层次3D立体表现手法,让纸画有了光影效果,呈现立体感觉。这一创新不仅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为当代都市生活添彩。新华网发(董莉 摄)

2011年底,彭茂琳团队的剪纸作品《新嫁娘》剪纸画在中南海拍出15万元高价;2011年10月,作品《南风清韵》又被英国安德鲁王子收藏;2019年,渝北剪纸正式成为重庆市级非遗项目。

从千篇一律到别具匠心,从鲜为人知到竞相购买,从囿于渝北到走出国门,渝北剪纸在彭茂琳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成功“出圈”。

现在,喜欢渝北剪纸作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慕名来彭茂琳的工作室参观,选购剪纸作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彭茂琳应时开设了微店,购买渠道也不再局限于线下。

彭茂琳带领残障人士折叠出生命中最美的痕迹。新华网发(董莉 摄)

渝北剪纸“出圈”了,但彭茂琳觉得还不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肩上有我的责任,我要为社会做点什么。”如今,彭茂琳的团队有20多个员工,他们都是残障人士,彭茂琳教他们剪纸,让他们获得报酬,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希望通过作品让社会了解他们,认可他们。”

“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渝北剪纸,我相信,渝北剪纸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红火。”彭茂琳对未来充满希望。

原标题:【红色“印记”】渝北剪纸“出圈”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