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工业救国”梦想被打破 最小留法学生走上革命之路
07-01 20:51:23 来源:上游新闻

a2d02610663a2acb3dd004bfdd5c33f2.jpg

你的16岁是什么样?是否青春懵懂,正处于对世界充满探索的阶段?在一百多年前,16岁的少年邓小平告别了优渥的家庭,背井离乡,踏上了去法国勤工俭学的道路,从此也开启了充满艰辛和辉煌的革命之路。

16岁少年从重庆走上革命之路

受五四运动影响,正在四川省广安县中学念书的邓小平开始产生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他于1919年秋天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准备赴法参加勤工俭学运动。

这个决定改变了邓小平的人生。

邓小平在法国(6565351)-20210701193945.jpg

△邓小平在法国。

多年后的1964年,邓小平与泰国前总理乃比里谈话时曾说:“其实我们当时去法国,也只是抱着一个‘工业救国’的思想。当时我才16岁,就想出洋学点本事,回来搞工业以工业救国。”

在位于夫子池简陋的校舍里,邓小平学习了法语、中文、数学、工业知识四门课程,掌握了基础法语和一定的工业技术常识。经过近一年紧张学习,83名毕业生通过了法国驻渝领事馆的选拔考试,获准赴法。16岁的邓小平是这批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比他年长仅三岁的叔父邓绍圣也与他同行。

当时,邓小平赴法的身份为自费生,自费生由工商界捐款资助每人100元,自筹200元。

1920年秋天,邓小平和同学们在大雨中,从上海登上了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历经44天的海上航行,到达法国南部城市马赛,在当地是一桩不小的新闻。

邓小平在法国时的档案卡(6565353)-20210701193956.jpg

△邓小平在法国时的档案卡。

当时法国《小马赛人报》发出这样的报道:“100名年龄在15到25岁之间的中国青年,穿着西式服装,戴着宽边帽,穿着尖皮鞋,显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静悄悄地站在‘盎特莱蓬’号的甲板上……”

甲板上有位个子不高,稚气未脱的少年,就是邓小平。他或许没想到,自己从此走上了革命的漫漫长征路。

“工业救国”梦想被打破

邓小平和其他20多名勤工俭学生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在马赛稍作停留后,跋涉近千公里,来到法国西部诺曼底大区的小城巴耶,进入历史悠久的巴耶中学补习法语。

现在,在巴耶中学仍然可以看到一张1921年3月的学生费用单据,上面排列着19个中国学生的姓名,其中就有“邓希贤”的名字。其零用开支一项的数额是18.65法郎,而他总共交纳的费用为244.65法郎(包括洗衣费、房租等),这对于自费生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相比其他中国留学生当时每月平均25法郎的零花,邓小平明显要节省得多。但无论怎样节俭,带来的钱也很快就用光了。五个月后,国内政府中断了财政资助,邓小平和同学们不得不中断学业,离开了巴耶中学。

“勤工俭学”这个出国留洋的初衷,在现实面前被抛得越来越远。留学生们不得不为了维持生计而纷纷放下学业,四处打工。

1921年4月,邓小平来到法国克鲁梭的施耐德工厂,当时工厂里已有几十名勤工俭学学生和成百上千普通中国工人。

邓小平的雇佣登记卡上写着,当时他是轧钢车间的轧钢工。轧钢工的具体工作是“拉红铁”:戴上石棉手套,将烧红的钢材拉出来压成板,再把数十斤、甚至上百斤又炽热的钢板运到车间另一处。工人们每周要在40℃以上的高温车间工作至少50个小时,有时还要加夜班。这样劳动强度极大又危险的工作,对当时还不满18岁,身板瘦小的邓小平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在克鲁梭拉红铁,做一个月的苦工,赚的钱连饭都吃不饱,还倒赔了一百多法郎。”对于来到法国之初打的第一份工,邓小平对当时的窘境一直念念不忘。

在高强度劳作之下,中国学生个个疲惫不堪。当时与邓小平同住一个宿舍的革命家王若飞在日记中写道:“连日天气甚热,厂中尤为干燥,遍地都是泥沙,大风过处,沙即腾起,着手面上,为汗水所粘凝,偶一拂拭,其状怪丑怪可笑。”

扛了近一个月后,在施耐德工厂做苦工的邓小平因“体力不支,自愿离开”,接下来他又做过饭馆招待、火车站码头搬运工、清洁工等各种杂工。这段经历使他在异国他乡初步了解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体验了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处境。

在法国庄严入党

“工业救国”“学点本事”梦想破灭的邓小平开始思考这一切残酷现实背后的原因,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这个曾经“心向往之”的社会。

失学、失业、饥饿甚至死亡的威胁,迫使他重新对人生作出新的抉择。打工生涯磨炼了他的意志,也使他对工人阶级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地位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在战后欧洲,除马克思主义外,还涌现出各种不同的思潮,相互间展开着激烈的争论。1920年,法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书籍和报刊在法国十分流行,很容易得到。周恩来在这里阅读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邓小平也阅读了马列著作,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确立共产主义的信念。

邓小平是在哈金森橡胶厂做工期间逐渐接受革命思想的。同为工友的王若飞经常和他一起散步、交谈,向他介绍革命思想。邓小平开始阅读《新青年》《向导》等“关于社会主义的书报”。有自己劳动生活的切身体会,有先进同学的影响和帮助,再加上思想上接受马克思主义书籍的观点,邓小平有了参加革命组织的要求和愿望。他开始向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靠拢,积极参加活动,受到团组织的关注和重视。

邓小平和邓绍圣在法国合影(6565355)-20210701193950.jpg

△邓小平和邓绍圣在法国合影。

1922年,邓小平加入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边做杂工,一边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加旅欧共青团机关刊物《少年》(后改名《赤光》)杂志编辑工作。

在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时,是一个确定人生航向的神圣时刻,举行了宣誓仪式。年轻的邓小平心里满是紧张和兴奋,直到60多年后,他对当时情景还记忆犹新,这样描述道:“只觉得头脑嗡嗡作响,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

后来他谈到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必要性:“党员一章中增加了入党要举行宣誓仪式的内容很好,我很赞成。我加入共青团时,是和蔡大姐一起宣的誓,誓词是事先背好的。入党宣誓是一件很庄重的事,可以使人终生不忘。”

1924年7月,邓小平当选为旅欧共青团执委会书记局成员。根据中共中央有关规定,凡担任旅欧共青团执委会领导成员,即自动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样,邓小平就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他还不满20岁。

战斗在《赤光》的“油印博士”

在《少年》杂志社,周恩来负责编辑、发行,并担任主要撰稿人。邓小平则负责刻蜡版和油印,并经常用本名“希贤”和化名撰写发表文章。

邓小平白天做杂工,晚上忙刊物。编辑部设在小旅馆内,周恩来把改好的稿件交给他,他一笔一笔地刻版,接着油印,最后装订。因刻字工整,印刷清晰,装订简雅,邓小平被大家称为“油印博士”。

1924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成(6565357)-20210701193953.jpg

△1924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成员在巴黎合影,前排左起第1人为聂荣臻,第4人为周恩来,后排右起第3人为邓小平。

深夜工作结束后,邓小平就打地铺和周恩来住在一起。邓小平从长他6岁的周恩来身上学到很多,周恩来也很关心这名总是精神饱满、工作起来一丝不苟的年轻伙伴,两人在通宵达旦的工作中结下了深情厚谊。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宣告了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为配合国内形势,2月1日,《少年》改名为《赤光》。创刊号发表宣言说:“我们所认定的唯一目标便是: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

作为半月刊的《赤光》每期十多页,内容活泼,出版灵活而迅速,发行范围也更广,在华工中有较大影响力。

邓小平还常给家里邮寄《赤光》。弟弟邓垦曾回忆说:“大哥往家里寄了七八期,我当时还在念小学,只看到封面上有光身子的小孩,里面内容看不懂,到我念中学后,逐步看懂了,什么帝国主义侵略、苏维埃、为穷人谋利益等,我后来去上海找他,参加革命,最早影响我的就是大哥寄来的《赤光》。”

对于《赤光》的封面,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曾这样描述:“一个正欲跃起的少年,他赤身裸体,无牵无挂;他手持号角,高擎旗帜;他背靠光芒四射的赤光,脚踩无边无际的山川……它极好地表现出了旅法中共党员和青年团员们的风貌和气质。”

1925年上半年,邓小平受旅欧支部的委派担任里昂区党的特派员,负责领导里昂地区的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开始投入到现实的政治斗争之中。

留法勤工俭学使邓小平踏上了革命的起点,通过学习和斗争实践,坚定了信仰,确立了世界观,逐渐由一名爱国青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件大事。重庆作为留法勤工俭学人员重要的输出地区,不但为马克思主义在重庆地区的传播和中共重庆地方组织的建立培养了优秀的领导人才,也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领导人和坚强的革命战士。它还标志着重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此为转折点,爱国青年开始把探索民主与科学的真理付诸于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

感谢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提供史料和照片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