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红岩》作者杨益言女儿:我想把珍藏多年盖有父亲印章的《红岩》送给张桂梅
06-30 10:20:27 来源:上游新闻

“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受革命先烈影响,受党教育多年,我把党的声誉看得很重,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看得很重。”6月29日,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时,说出的这句话深深打动着我们。

当天,小说《红岩》作者杨益言的小女儿杨小谊,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时候,听到张桂梅这句话泪流满面。

“红岩精神是不朽的丰碑,在张桂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信仰带来的力量。发言中的每一句话,都能感受到她对学生、对这片土地至深的情感。”杨小谊拿出珍藏的小说《红岩》,扉页上盖有父亲名字的鲜红印章,“我希望能把这本书寄给张桂梅作纪念,她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和学习。”

△杨益言小女儿杨小谊拿出珍藏的小说《红岩》

《红岩》体现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坚贞

《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白坪乡,初中读书到了重庆北碚兼善中学。抗战时期,杨益言考取了同济大学。求学期间,正值全国内战爆发,同济大学掀起了爱国主义热潮。当时杨益言作为党的青年积极分子,和同学们创办了一份地下革命刊物而遭到了当局通缉。

110.jpg

△《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

1948年,他刚撤回重庆就被捕入狱,关在白公馆。在渣滓洞集中营,与关押江姐的牢房相隔十几米。他对江姐及其他难友与反动派的英勇斗争,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jpg

△ 年轻时的杨益言

新中国成立后,罗广斌、杨益言接到任务,以特殊身份来创作,因为两人都是在重庆中美合作所被关押过的脱险志士。在重庆市委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帮助下,杨益言、罗广斌以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革命先烈斗争事迹为题材,创作长篇小说《红岩》。他们历尽艰辛,为时3年,四易其稿才完成了这部巨著。

小说《红岩》从1961年12月出版,在两年时间里,重印多次,印数达到400万册。

1965年,由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应时而出。电影中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等形象深入人心。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京剧、歌剧、话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纷纷将《红岩》中的故事搬上舞台、荧屏,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中国人。

999.jpg

△ 《红岩》中的故事被数次搬上舞台、荧屏,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来自1985年出版的《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三十五年》一书的统计,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首版并且累计发行超过100万册的文艺类图书中,《红岩》以712.65万册,位居榜首。如今发行数据不断扩大,据中国青年出版社统计,截至6月30日,总发行已超过1200万册,达到12105000册。雄踞我国红色经典作品顶峰数十载,激励了无数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热情。

杨益言女儿:父亲言行影响着姐妹5人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杨小谊是杨益言的小女儿,姐妹共有5个,父亲的言行从小就深深影响着她们。

888.jpg

△ 父女合影(左为杨小谊,右为杨益言)

虽然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但杨小谊小时候却根本不知道父亲是作家。“父亲没给我讲过任何关于他在渣滓洞的那段经历,以及跟《红岩》创作有关的任何事情。”

777.jpg

△杨益言旧居内展板

杨小谊第一次知道《红岩》跟父亲有关,是在她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一本《红岩》,让我回去找父亲在上面签名,那时我才知道父亲是《红岩》的作者之一。”随后,杨小谊所在的学校邀请杨益言去作报告,杨小谊第一次听父亲讲起跟《红岩》有关的故事。

父亲在这方面对女儿很严格,给她们立下了“规矩”:任何时候都不准打着他或者《红岩》的招牌为自己行方便、谋私利,子女更不可依赖父亲。

6666.jpg

△杨益言旧居内展板

那时杨小谊年纪还小,父亲很温和地给他们讲道理。杨益言说,因为《红岩》是先烈们“用鲜血铸就的”,这段历史不能遗忘、英雄的精神更不容被玷污。

杨小谊说,姐妹5个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不会违背父亲的意愿,更不能“僭越”父亲立下的规矩,“我们做任何事,都不会想到打父亲的‘招牌’。”

5555.jpg

△杨益言旧居内展板

2017年杨益言逝世,享年92岁。“父亲这一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从未动摇过。”杨小谊说。

444.jpg

△小说《红岩》的部分手稿

想把盖有父亲印章的《红岩》送给张校长

《红岩》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红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让共产党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33333.jpg

△杨小谊(左二)在杨益言故居留影。

杨小谊说,“七一勋章”的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七一勋章”获得者之一张桂梅的故事,杨小谊曾从电视、网络、报纸上了解,也被她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动,非常敬佩她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点亮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梦想,让近2000个女孩考入大学,让172个孤儿有了温暖的家。

222.jpg

△6月29日,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

“张校长的发言中,提到了《红岩》、江姐以及《红梅赞》,红岩精神给了她动力,”杨小谊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她身体力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她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

看了“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杨小谊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小说《红岩》是我珍藏的,我很想送给张校长,表达我的心意和景仰之情。”杨小谊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这本书的扉页上,盖着刻有父亲名字的印章。这枚印章,也是父亲一生最喜爱的。

“另外,我还想寄100本小说《红岩》到张桂梅所在的学校,送给那里的孩子们,让孩子们从中汲取力量,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

人物简介>

杨益言(1925年-2017年),原籍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读高中,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

1948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

新中国成立后,脱险志士罗广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

111.jpg

△杨益言旧居

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的杨益言旧居,陈列着杨益言的老照片、小说《红岩》部分手稿等,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

上游新闻特派记者 蒋艳 北京报道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