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州新闻 > 正文
万县长江大桥:一桥跨南北 两岸共繁华
08-23 10:55:09 来源:三峡都市报

建设中的万县长江大桥(资料图)

1997年6月28日,万县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从此,轮渡不再是万州唯一的过江通道。一座桥,繁荣一座城。万县长江大桥打开了城区内外加速融合的新格局,城市布局不断扩张,蓝图一点点变成现实。大桥在迎来送往中分享着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一个更美更好的万州正向我们走来。

A 印 象

一座桥见证一座城发展

一江隔两岸的万州,曾一直在渴望建桥。

历时3年多的建设,1997年6月28日,万州第一座长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也在这一天,万州没有跨江大桥的历史被改写。

“1997年6月28日上午,万县长江大桥头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这是万州历史上第一座长江公路大桥,来的群众特别多,估计有十万多人,大小汽车几百辆。”日前,记者在翻阅《图说百年万州》一书时注意到,作者在书中用简单而朴实的文字描绘了万县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时的盛况。

长虹卧波,飞架南北。历经20多个春秋的风雨洗礼,万县长江大桥巍然挺立。站在桥头制高点远眺,城市高楼鳞次栉比、道路车马如龙,一座绿意盎然的活力之城尽收眼底,丰富了城市的天际轮廓线。

有了桥,水就有了生气,城市就有了灵气。记者从万州长江大桥管理处了解到一组数据,万县长江大桥刚通车时,日均车流量大概在三四千辆左右,而如今,万县长江大桥日均车流量达到了五万辆左右。

在这20多年的岁月里,它不仅改变了万州人需要渡船才能到达彼岸的历史,更见证了大桥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变迁。

B讲 述

一座桥创造一个个奇迹

讲述人:欧长庚 年龄:78岁

职业:原万县市交通局副局长兼万县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

提起万县长江大桥,欧长庚的“谈资”最多,在他看来,万县长江大桥的通车,不仅大大消减了空间距离的障碍,也便利了市民的生活。万州交通大框架不断扩展,从无到有,由点及面。

欧长庚表示,建桥前,国道318主干线在万州码头被切断,待渡、封渡时车队排成长龙。于是,人们“天堑变通途”的愿望汇成了决心。

“专业见解激烈交锋,大家齐心聚力,数以千计日夜的倾情奉献……”时隔20多年,欧长庚谈及万县长江大桥的建设时仍深有感触。

设计蓝图落实了,1994年5月28日,万县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建设。在欧长庚的记忆里,这座桥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大家斗志昂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打造了当时国内桥梁工程的最高水平。

欧长庚介绍,作为连接318国道线的一座特大型公路配套桥,全桥长856.12米,宽24米,桥拱净跨420米,桥面距江面高140米。同时,万县长江大桥也是长江上第一座单孔跨江公路大桥。相继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二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国家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并在2006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佳桥梁”,名列拱桥首位……

欧长庚表示,万县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打破了万州没有跨江大桥的历史,更打破了一个世界纪录:以420米的单孔跨度超过南斯拉夫克尔克桥(390米),位居同期同类型桥梁之首。在2000年7月,国家邮政总局专门为万县长江大桥发行了特种邮票1枚。同时,该桥的技术论文发表后,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多项科研成果被广泛推广应用于国内外大跨度桥梁建设中。

一座桥承载一代人记忆

讲述人:唐德忠 年龄:52岁

职业:工人

万县长江大桥不仅是万州的地标名片,更是一代人情感和记忆的归属地。和众多与桥有着深厚感情的市民一样,今年52岁的唐德忠只要一谈起万县长江大桥,兴致就非常地浓厚。

“万县长江大桥是万州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万州的一张城市名片。”唐德忠说:“现在很难想象,当时连大大小小的车子,都是靠渡船过江。”唐德忠记得很清楚,在万县长江大桥通车之前,如果要去五桥办事,他要先乘客车到水井湾,再坐轮渡过江。

“大桥修好了,万州老城区有了到五桥的快捷通道。我还记得万县长江大桥通车的当天,很多人都跑去‘踩桥’的,人山人海的,大家都高兴得很。”唐德忠向记者表示,万县长江大桥通车的当天,他还专程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现场“踩桥”的。

“自从万县长江大桥通车后,我就感觉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来,城市交通日新月异,方便了出行,惠及了我们老百姓。”谈到修桥带给万州的变化,唐德忠感慨万千。

“在我的记忆中,万县长江大桥刚建好的那几年里,有不少人都喜欢去那里拍照留影。”唐德忠说,万县长江大桥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还保留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其中,与万县长江大桥合个影便成了大桥建成后最流行的时尚之举。随着时间的积淀,这些定格时代的一瞬间,也成为了许多人永久的记忆。

C大事记

1994年5月28日 万县长江大桥开工建设。

1997年6月20日 万县长江大桥竣工。

1997年6月28日 万县长江大桥通车。

2012年9月 万县长江大桥“弧形水上升降式防撞装置”开工建设。

2016年12月 万县长江大桥“弧形水上升降式防撞装置”通过交工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 李静 文/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