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经贸摩擦升级只会给美国带来更多痛苦”!国际社会认为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是必然回应
08-25 10:26:39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针对美方近期正式宣布将对约3000亿美元自华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23日被迫出台对美贸易反制措施。美方24日宣称要提高对约5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海外专家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方采取反制措施是对美方贸易霸凌行为的必然回应。美方挑起并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损人不利己,不仅让美国自身经济遭受损失,而且拖累全球经济。美国应扮演更具建设性的角色,回到磋商解决分歧的轨道上。

timg (3).jpg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是必然回应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约翰·罗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邮件采访时说,中国的关税反制措施是在美国毫无根据地对华加征关税后作出的“必然回应”。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也表示,中国对美国此前加征关税的决定作出了“适当的回应”。美方错误地认为中国经济成功是建立在美国付出代价的基础上。

土耳其智库安卡拉政策中心东亚问题专家于米特·阿尔佩伦认为,自贸易战开始,美国一直处于攻势,而中国一直处于守势,因此中国采取的措施是反制措施。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知名学者苏拉布·古普塔认为中国的反制举措并不意外。中方举措向外界传递了重要信息,即贸易谈判应建立在主权平等的基础上。中国不会单方面放弃用关税措施为自己争取公平的竞争环境。

美国前贸易代表卡拉·希尔斯表示,她对中国采取的关税反制措施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中国此前已有明确表示。

印度经济学家、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和信息系统机构顾问巴塔查吉表示,中国一直秉持合则两利的态度,反制是不得已而为之,希望美国不再一意孤行地加征关税。

田纳西-中国商务平台理事会理事顾振华说,中国对美国采取的反制措施清楚地表达了中方不畏压力、不妥协的意志。

 “经贸摩擦升级只会给美国带来更多痛苦”

美国以中国一再加征关税的举动也引发市场动荡以及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

美国商界对美方这一表态提出尖锐批评,他们警告,经贸摩擦升级将损害美国企业和更广泛的经济,同时,声称要求美国企业离开中国,对美国跨国公司构成了新的威胁。

当天,道琼斯指数跌幅超过600点。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加里·夏皮罗感叹:“真的受够了!今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623点,证明市场因担心经济衰退而步履蹒跚。经贸摩擦升级只会给美国带来更多痛苦,加征的关税是对美国人征收的税,让我们走上了错误的经济道路,损害了我们的全球地位,这是一个重大的错误。这种误入歧途的贸易政策带来的财政负担,还需要美国家庭、企业和社会承担多久?”

美国商会常务副会长、国际事务负责人薄迈伦发表声明称,美中过去40年的经贸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富有成效的、建设性的和互利的。美国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中国的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不希望看到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

全美零售联合会负责政府关系的高级副主席戴维·弗伦奇称,“政府加征关税的决定显然并没有发挥作用,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是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高的税负。这到哪里才是个尽头?”

全美零售业领导者协会发表声明称,美方不断提高的关税已经扰乱了美国市场,不确定性将从华尔街蔓延到普通民众,受害的将是美国消费者,而不是中国,呼吁“在损害不可逆转之前结束这场经贸摩擦。”全美服装鞋业协会会长里克·黑尔芬拜因称,“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对美国消费者、企业和经济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timg (4).jpg

 

■新闻分析

对5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关税=向美国消费者征收约270亿美元关税

近期,“美国可能会因为保护主义政策和经贸摩擦而陷入经济衰退”的观点频繁见诸美国各大媒体。不少经济学家表示,对中国输美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可能会提高消费者从手机、视频游戏机到服装和鞋类等各种商品的购买价格。与此同时,有迹象显示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包括企业利润下降和创造就业岗位减少。凯投宏观首席美国经济学家保罗·阿什沃思认为,对约5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关税,相当于向美国消费者征收约270亿美元的关税,更大的威胁在于,对经贸摩擦何时以及是否能结束的担忧,造成了巨大恐慌。

摩根大通的一份最新报告认为,美国自去年以来对中国部分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举动将令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多负担600美元的额外成本。如果继续加征关税,美国家庭每年额外的平均负担将增加到1000美元左右。

“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正承受着关税的负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日前表示,“提高关税不太可能解决美国总体贸易失衡问题,相反,却可能会削弱企业信心和投资,扰乱全球供应链,同时增加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成本,继而损害美国国内和全球经济增长。”

上游新闻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