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大隐于市 邂逅千年古镇红色文化
09-01 11:41:42 来源:风正巴渝微信公众号

风正巴渝微信公众号消息,綦江区东溪镇,地处渝南门户,与贵州习水接壤,因“紫气东来、溪水长流”而得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十大名镇”之一。

东溪古镇已然成为美术爱好者的写生“天堂”

这座建镇1300多年、建场2200多年的古镇,其街道依岩靠水,因地就势而建,聚散错落有致,山回谷转,移步换形,素有“渝南第一山水古镇”的美誉。

掩映在黄桷树群中的古镇太平桥

5000余棵古朴参天的黄桷树镶嵌在古镇的山水之间,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坐落在黄桷树群之中的太平桥,则有着“树缠桥、桥恋树”的奇特景观。从川黔古盐道到此,正好由99999块条形青石板铺砌而成,象征着古镇“安定繁荣、长长久久”之意。

古老的青石板台阶

古老的东溪是川盐济楚、川米外销的重要通道,曾有着灿烂辉煌的盐茶文化、移民文化、诚信文化和版画文化等。现今保存较为完好的仍有古汉墓群、盐马古道、西南最古老的邮局——麻乡约民信局、“旌表节孝”牌坊等知名古迹。

太平桥码头

东溪古镇的庙宇

东溪古镇景色之优美,自古就有“一村、二碑、二石、三宫、三瀑、四街、五桥、六院、七巷、八庙、九市、十景”之说。时至今日,来到东溪古镇依然能感受到鼎盛时那一派繁荣的生活景象。

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景观

古镇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建场时名曰万寿场;秦汉时期属“夜郎古国”辖地;唐朝又在此先后设丹溪县、镇;宋、元、明、清则为安里统治中心,属县行政公署所在地。

古镇夜市的琳琅美景

据考证,迁客骚人多聚于此,留下诸多诗词佳作。诗仙李白被流放夜郎国时,曾途经此地,有感于“古镇码头熙熙攘攘,商船客舟千帆过”的盛景,留下绝句一首:

丹溪一拱气霏霏,

黄桷森森绿相围。

地接川黔通百货,

泊船渔火敞千扉。

杏花雨润太平桥,

杨柳风披客子衣。

遥指夕阳人影散,

谁家官舫又来归。

太平桥古渡口

人文荟萃的东溪也是綦江红色革命的发源地和根据地。重庆地区最早的基层党组织之一——中共綦江地下党支部就曾在东溪建立地下工作据点,而东溪中学旧“飞机楼”就是地下党活动的秘密场所,綦江党支部先后在此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影响深远的革命斗争。

东溪中学老飞机楼

1925年,綦江饥荒严重,东溪一带尤甚,而地主奸商则勾结贵州军阀把大批粮食运往贵州贩卖牟取暴利。据此,綦江地下党组织决定以东溪为重点,带领发动群众阻米出川。1926年4月11日,地下党员危直士等在东溪太平桥组织饥民阻止粮食外运,将待运大米1万余斤扣留,并分发了部分给饥民。黔军和地方豪绅随即派兵镇压,抓捕地下党员霍绍文等人并枪杀饥民3人,制造了震惊全川的“东溪米案”。这场斗争锻炼了綦江党组织,唤起了群众,使綦江成为当时四川农民运动发展最好的县域之一。

这块红色热土上,除了爆发过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更有许多东溪籍的仁人义士积极传播先进思想,奋勇投身革命事业。当地的陈、罗、夏三大家族中,陈家的陈毅乔在学生时代就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活动,并于1937年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夏家的夏奇峰曾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东溪开办党员学习班,培养吸收进步青年入党;罗家的罗振声则与周恩来、邓小平等一起出国深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后经周恩来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外,东溪这片土地还留下了刘伯承、贺龙两位共和国元帅的足迹和佳话。

1912年春,19岁的刘伯承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市政府将弁学堂。当时綦江匪患严重,年轻的刘伯承奉命奔赴东溪剿匪。凭借练就一身的本领,刘伯承抓住有利时机,靠前指挥、施计用兵、英勇奋战,把盘踞当地的土匪打得纷纷弃巢奔逃。东溪剿匪一役,不仅充分展现了“军神”的军事才能,更是打响了刘伯承军旅生涯的第一枪。

1924年2月,时任四川讨贼军第一混成旅旅长的贺龙,欲率部借道东溪南下,盘踞东溪的匪首曹天全则引兵阻截。为免引起战端,贺龙以超人的胆略,引数骑直奔曹营与之谈判。慑于贺龙的声威,曹天全只好让道。贺龙人马不进东溪场,从场背后小路绕过,留下了兵不血刃的佳话。贺龙走后,在东溪太平桥旁,人们立了一块“撫我孑遗”的功德碑,但是“撫”字下面的四点少写了一点,意在表示曹天全本人在“撫”恤东溪百姓还“差一点”,与贺龙的胆略相比,确实也“差一点”。

“撫我孑遗”碑

195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副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一行从滇、贵检查工作回渝,特意安排在东溪停留。想到早年曾征战于此,对古镇风情尤为欣赏的贺龙连连称赞“綦江是个好地方”。

东溪抗战一条街

东溪镇上,还有一条始建于1938年3月的知名街道。抗战全面爆发后,为躲避日军对重庆持续多年的“无区别轰炸”,当时的国民政府将中央军事参议院、中央银行等机构迁驻东溪,并新建了这条街道及两边的房屋。如今,这条我市境内体量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抗战文化街,已经成为广大市民追寻红色足迹、弘扬抗战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电影《东溪突击》拍摄现场

为了充分展示东溪乃至整个綦江厚重的红色革命文化,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今年5月,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东溪突击》(原名《辣椒红了》)在当地正式开机。该片以1935年中央红军在重庆綦江境内的活动为背景,用艺术的手法刻画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綦江的那段峥嵘岁月,再现了红军长征时期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故事。

如今,东溪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深入挖掘、保护、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以红色文化弘扬、红色基因传承为主题的活动。

东溪镇党委通过“茶园夜话”,定期组织值班领导于每周三晚上,在当地文化茶园宣讲红色故事。

大型革命历史川剧《东溪米案》彩排和首演现场

东溪镇组织干部群众通过开展红色歌曲咏唱活动、主题演讲比赛等方式,回顾红色历史,展望美好未来,以此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

电影《东溪突击》出品人、编剧胡学忠

綦江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这里处处都留有红军遗迹,年长一点的人都能讲上一两段红军的故事。作为土生土长的东溪人,《东溪突击》的出品人兼编剧胡学忠对当地的红色故事更是如数家珍。早在十多年前,他便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村民、查阅地方文史资料等方式,了解和搜集了大量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将红军长征到綦江的经过搬上银幕是我一生的愿望。”胡学忠说,“我希望通过电影再现红军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让现在的年轻人永远记住,今天的和平日子来之不易。”

来源:风正巴渝  南州清风

原标题:巴渝风 | 大隐于市 邂逅千年古镇红色文化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