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科技改变生活 看重庆科学家发明的黑科技
05-30 07:30:20 来源:重庆日报

细胞纯化。

重庆日报消息,年轻时,把自身的健康细胞储存到专业机构,今后一旦患病就可“取出细胞”进行治疗;在沙里加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就可以实现“沙变土”;出门前,用手机App发出指令,汽车就会自动驶离车位,到达指定地点……这些曾经只在科幻片里出现的情景,现在正悄悄变为现实。重庆的科学们发明了很多黑科技,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细胞治病

年轻健康的时候,把身体里的细胞储存起来,等某一天,你不幸生病了,再把储存的细胞输送回体内治病

用自己的细胞治自己的病,这既不是网络段子,也不是好莱坞大片或科幻小说的剧情,而是一家名为重庆斯德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德姆”)的企业,正在开展的一项业务。

在位于江北区港城工业园区内的这家企业里,市民可以把自己身体里的干细胞、免疫细胞抽出来,在-196℃的环境下储存30年以上,储存的细胞可用来治疗糖尿病、肝脏疾病和癌症等。

其过程分为4步:第一步,把干细胞或免疫细胞从人身体外周血中提取出来,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后储存起来;第二步,当储存细胞者生病后,对其身体进行精准检测,评估疾病特征和身体状况;第三步,根据检测报告,重新唤醒储存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和活化,使其拥有独特的治疗潜能和活性;第四步,将唤醒的储存细胞输送到患者体内,经过归巢、增殖、分化和分泌等过程,使细胞借助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细胞治疗法,对多种慢性病、常见病都有效。”斯德姆技术总监尹晓光博士介绍,尤其是对于癌症这种主要靠患者自身免疫能力才能战胜的疾病,细胞治疗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早期发现的癌症患者通过手术、靶向放疗化疗后,再结合免疫细胞生物治疗,有70%以上的治愈率。

目前,斯德姆已打造了一支由戴一凡教授、肿瘤免疫专家卢斌峰教授和高基明教授等为技术骨干的核心技术团队,建起了“超能卡替(重庆)生物医学研究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并打造了160平方米的CGMP细胞制备研发车间。

目前,斯德姆已具备年产干细胞、免疫细胞制剂近2万份的能力,达到干细胞与免疫细胞制备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全部条件。他们正在和国内多家医院开展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并已取得重大进展。

夏玉先在做实验。(博恩供图)

生物农药“零残留”

害虫被一种名为绿僵菌的真菌感染,此后病情不断加重,7天左右僵硬而亡,对粮食作物没有任何污染和损坏

稻田里的害虫稻飞虱,该怎么消灭?

过去的方法,是喷洒化学农药。害虫中毒而死,但化学农药难以避免残留超标,既污染粮食,又污染土壤。

重庆一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方法——让稻飞虱病死。害虫被一种名为绿僵菌的真菌感染,此后病情不断加重,7天左右僵硬而亡,对粮食作物没有任何污染和损坏。它的尸体掉落在田间,不仅不会污染土壤,还给青蛙、小鸟提供了食物。

更为重要的是,绿僵菌对人和哺乳动物“无感”,于是这种生物农药,即便进入人体,对人体也不会有任何伤害,它被称为“可以喝的农药”。

发明这种农药的,就是夏玉先。他是重庆大学基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1996年,夏玉先进入英国巴斯大学攻读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并于2000年来到重庆大学,创建了该校基因工程研究中心,负责通过生物手段开展农业病虫害防治研究。

仅3年时间,夏玉先就研制出了杀蝗绿僵菌,后者成为首个获农业部登记的治蝗生物农药,在北方十省主要蝗区推开应用,防蝗效率达80%-90%。

有了前期技术积累,2006年,夏玉先团队把目光聚焦到水稻上。

数据显示,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4.5亿亩,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14.5亿亩次。

但这一次,夏玉先遇到了难题:水稻在全生育期有多种害虫危害,常见种类有40多种。能不能只利用一个菌种,杀灭水稻全生育期内可能出现的所有主要害虫?

经过上千次试验,夏玉先找到绿僵菌。又从上千种绿僵菌株中,找到了具有广谱性的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简称421)。2011年起,他们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重庆、江西、海南等水稻主要产区先后进行数千亩的试验,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全生育期的主要害虫都有良好的杀虫效果,而且水稻可实现“零农残”。

此外,421还能杀灭茶叶、甘蓝、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上的上百种害虫。

夏玉先团队还发明了固态发酵法,通过该方法,在全世界第一次实现了绿僵菌的大规模量产,实现了国际领先。

在本月初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发布的信息中称:2017年-2018年,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全国16个水稻主产省区34个点进行的应用试验中,绿僵菌421对水稻三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具有良好的防控作用。同时,421也是唯一一种能同时杀灭水稻三大害虫的生物农药。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试验地里结出了大西瓜。记者 万难 摄

沙变土

在沙中加入一种自主研制的特殊粘合剂,让沙的颗粒间形成特殊约束,能够在干时呈现固体状态,湿时呈现流变状态

治沙,是世界性难题。

2017年,重庆交通大学(以下简称“重庆交大”)治沙团队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将4000亩沙漠变为绿洲的消息传出,引起广泛关注。

究竟是什么技术,让沙漠变成了绿洲?重庆交大副校长、治沙团队负责人、力学教授易志坚介绍,土壤具备两种力学状态:固体状态和流变状态。相比之下,沙的结构相对“松散”——颗粒之间缺乏约束,无法呈现土壤的两种力学状态,也便没有了土壤的功能。

重庆交大的治沙技术,便是以力学手段,让沙获得土壤的两种力学状态,从而由沙变土。具体而言,是在沙中加入一种自主研制的特殊粘合剂,让沙的颗粒间形成特殊约束,能够在干时呈现固体状态,湿时呈现流变状态。

“沙漠很深很厚,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沙都转化为土壤。主要是把沙漠上层部分的沙子土壤化。”易志坚说,这样一来,一块沙便分为两部分。上层的沙已变成土,能够保水保肥并承载植物生长;下层依旧是沙,松散的结构,让上层植物的根系更易向下延长、生长。

灌溉时,上层保持水分后,多余的水在往下渗透时,也能被深入到下层的植物根系吸收。因此,他们在内蒙古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试验田种植的植物,其根系生物量要比一般土壤的植物根系生物量多至少一倍,且更长更密。

同时,试验田实际每亩灌溉额最高未超过450吨/年,低于阿拉善区域每亩灌溉额550吨/年的限定。其中,沙蒿、沙打旺、柠条等荒漠植物可以在不灌溉情况下生长。

截至2018年底,该团队已在内蒙古、新疆、四川进行了治沙试验,成功种植总面积达到数万亩。

“我们不仅恢复了植被,还能让这些土壤化区域有经济效益。”易志坚表示,他们的粘合剂经过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和农残等100多项有害物质检测,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因此,他们在一些试验区域种植了农作物,收效良好。如内蒙古试验基地种植了高粱、玉米、番茄、西瓜、土豆、萝卜等农作物,目前长势旺盛;新疆基地已土壤化的3000亩地,播种了优质牧草——狼尾草,为当地放牧提供了草料。

真人和假人头像在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面前,假人无法生成3D模型。

人脸识别

3D人体重建技术可以仅凭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生成完整的3D人体模型,算法运行速度更是提高了50倍,由原来的数百毫秒下降到5毫秒

5月23日,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从科技”)办公楼门前,一名员工从台阶走到门前的短短1秒钟内,门自动打开,大厅内屏幕上属于他的头像亮起,人脸识别技术为他完成了例行的开门、打卡流程。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Gen Market Insights在其发布的《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18》中,研究了全球人脸识别设备的市场状况: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区域,中国厂商云从科技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自2015年成立以来,云从科技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成长为人工智能行业的“独角兽”。在中国市场,云从科技在银行、机场等行业的占有率超过70%。

截至2019年3月,云从科技的产品被包括农行、建行、交行、招行等全国400多家银行采用;被国内60家机场应用,日均服务旅客200万人次;协助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警方取得3万个案例成果。

人脸识别领域,仅仅只是云从科技探索智能感知领域的一个方面。

据介绍,云从科技多次打破计算机感知与认知领域的世界纪录。如去年4月,云从科技的跨镜追踪技术(ReID),在三大主流ReID数据集上刷新世界纪录;去年10月,云从科技发布一款语音识别模型,在全球最大的开源语音识别数据集Librispeech上刷新世界纪录;去年11月,云从科技发布的一款OCR模型在ICDAR2015及ICDAR2017上取得全球第一。

今年3月,云从科技又在3D人体重建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项技术可以仅凭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生成完整的3D人体模型,算法运行速度更是提高了50倍,由原来的数百毫秒下降到5毫秒。

据悉,今年,云从科技准备把这项黑科技用在身份影像重建、医疗肢体打印与电影制作等领域。今后,在这些领域,可以抛弃昂贵的专用设备,使用普通摄像机进行采集,大幅节省成本。

长安L4级自动驾驶汽车。(受访者供图)

汽车“无人驾驶”

在高精度地图、智能交通灯等条件下,可实现“无人”状态下的自动约车、自动泊车、自动拐弯、自动跟车等功能

乘客在手机上通过App向汽车发出指令,汽车就会自动驶离车位,抵达指定地点。乘客上车后,汽车自动匀速行驶;遇红灯,自动停车;遇到突然横穿公路的行人,能在0.1秒内紧急刹车;到达目的地后,可自动驶回设定车位。

这是5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在长安全球研发中心的实地体验。目前,长安汽车掌握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长安汽车智能交通技术研究主管李增文介绍,自动驾驶分为L0到L5,共6个阶段——

L0就是由驾驶员进行操作,属于纯人工驾驶;L1则是有些自动系统,能够辅助驾驶员完成一定的驾驶任务;L2,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自己完成某些驾驶任务,但驾驶员仍需要将手脚放在方向盘及制动踏板上随时待命;L3,机器可以独立完成几乎全部的驾驶操作,但驾驶员仍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以便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应对不了的情况;到了L4、L5,汽车则基本可以实现全自动智能驾驶。

长安汽车对自动驾驶的研究始于2010年。通过技术升级和不断推进自动驾驶测试检验,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L4级自动驾驶技术。

记者此次体验的长安自动驾驶汽车就是L4级,在高精度地图、智能交通灯等条件下,可实现“无人”状态下的自动约车、自动泊车、自动拐弯、自动跟车等功能。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能全面采集数据,测试车身装置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各种先进设备,0-200米范围内的各种信息可全部被采集和计算分析。

李增文告诉记者,长安L4级目前正在进行“车规级”研发,也就是从实验室状态向商用状态提升,以确保软件和硬件的稳定性、一致性以及信息安全。

据悉,长安汽车在2017年、2018年分别获得美国加州和重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已累计完成超过1200万公里测试,在系统工程、环境感知、中央决策、功能安全、人机交互、测试评价、控制执行等7大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30项以上。

技术人员正在展示15英寸单层石墨烯。

石墨烯芯片实现快速光电转换

石墨烯光电探测芯片不仅可以用于军用,还可以在民用领域如自动驾驶等展开广泛应用

2013年1月,国内首片15英寸石墨烯薄膜在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诞生;同年,年产100万平方米的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膜生产线建成;2015年3月,全球首批量产石墨烯手机在重庆发布……

在重庆,石墨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率先实现产业化,并在不断探索商品化。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并拥有优异光学和热学性能。据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史浩飞介绍,石墨烯的应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和其他材料结合,制备成复合材料,比如防腐涂料、导电涂料等;第二阶段是光电器件;第三阶段是电子器件。

因此,从2015年后,光电探测芯片成为史浩飞及其团队的研究重点之一。

史浩飞称,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摄像头都有探测器阵列,现有技术让摄像头只能识别可见光,但是他们研发的这款芯片还能识别红外。超高速的特点让它的响应速度还很快,能实现快速的光电转换。此外,以前的很多红外设备热噪声很大,需要在零下190℃的环境下工作,但使用石墨烯材料制成的红外设备可以实现常温环境下工作,并且体积更小。这样的芯片不仅可以用于军用,还可以在民用领域如自动驾驶等展开广泛应用。

“目前我们已经做出了原理样机,对它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史浩飞透露,下一步,他们将和企业合作,将这款芯片产品化。

重庆日报记者黄光红、杨骏、仇峥、吴刚、陈钧、张亦筑,实习生彭谨采写;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原标题:科技改变生活——看重庆科学家发明的黑科技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