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史记 > 正文
8000年井头山和7000年河姆渡遗址文物大PK,谁才是东南沿海“最靓的仔”?
03-06 14:41:32 来源:上游新闻

2月25日,浙江省选送的余姚“井头山遗址”入围“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了解到,作为C位出道“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的“井头山遗址”,连日来圈粉无数,成为2020年浙江省新晋“遗址界扛把子”。

消息刚一发布,“井头山遗址”中的文物们傲娇了起来。“同样是几千年前的碗,凭什么河姆渡家的就能上邮票,明明我比她好看多了。”作为“井头山遗址”的颜值担当,木碗表示不服,还发起了挑战“河姆渡”的提议,一众文物同意后,派出了木碗、红十字陶盘和生蚝壳参加挑战。

作为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河姆渡”不甘示弱,陶器、木器、骨器组等纷纷派出精锐选手,对战隔壁家八千年老大哥。

双方邀请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国平作为评委,挑战赛正式开始。

▲3月5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木碗,是目前发掘中唯一一只保存较为完好的木碗,或将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木碗。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谁是木碗界“一姐”?

“井头山遗址”与“河姆渡遗址”是邻居,同住在浙江省宁波余姚市。1973年,河姆渡遗址首次被发掘,在一期发掘中,出土的木构件总数达1000件以上。因与韩非子所说的“有圣人做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相吻合,有史学家认为“河姆渡人”就是“有巢氏之民”。同时,“河姆渡遗址”也是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凭借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意义,“河姆渡遗址”一直是长江下游流域古老文明的代言人。

2019年,“井头山遗址”亮相。据专家判断,“井头山遗址”不仅是浙江境内首次发现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地区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史前贝丘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将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同时,“井头山遗址”的发掘是中国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对研究中国海洋文化起源、海洋环境变迁具有重大价值。而遗址中出土的木桨、生蚝壳、木碗、陶器等都将刷新历史。

作为友好相处又彼此“不服气”的邻居,挑战赛一开局便迎来了“井头山遗址”木碗和“河姆渡”木胎朱漆碗的高光对决。

第一个出场的是“井头山遗址”木碗,她通身黑色、纹理分明,纯木质结构,身材圆润,碗壁有光泽,最特别的是碗的口沿处有一截弯耳形的柄,在千年木碗系列中实为罕见。加之其出土后后,便被放置在水中特殊对待,且其耳形木柄究竟有何用途尚不明了,因此,其不施粉黛的本尊透着神秘。

“我出生于8000多年前,虽然经历沧海桑田,对主人的印象已经模糊,但是自我出土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我将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木碗。除我之外,在‘井头山遗址’中还出土了木斧、木钉等大量用作狩猎、烹煮、加工的木制工具,其中一件带有木钉的大中型木器被称为‘中国最早有复杂结构的木构件’,据推测为船构件或乐器。同时,“用于安装石锛的‘7’字形木柄”也是家族的明星产品,这件手柄为木制的组合器,顶部凹槽可以嵌入石块,用途丰富,足以证明井头山先民的智慧。”

迎战“井头山遗址”木碗的是“河姆渡遗址”的木胎朱漆碗。此碗虽有残缺,却不影响她作为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的气场。“经考证,我的碗底径7.6—7.2厘米,高5.7厘米,小口径9.2厘米,大口径10.6厘米,壁厚2厘米。碗为木胎,器呈椭圆瓜棱状,敛口,底有矮圈足。器壁外表有一层薄薄的红色涂料,微有光泽。测定应是掺有朱砂一类颜料的漆。1977年我出土后,被认定为当时国内最早的木碗,还被印上邮票,至今仍稳坐新石器时代重要文物的宝座。而我只是家族中的‘普通’一员,家族中的纺织工具一支还有木(陶)纺轮、齿状器、木机刀、卷布棍、圆木棒、尖头小棒、木(骨)匕等众多木器具。其中,踞织机对于我国纺织文化的追溯有着重大意义,说明河姆渡先民已脱离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进入初具文明的历史阶段。

▲1993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漆器”特种邮票,共四枚邮票,四版图案。其中4-1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胎朱漆碗,是我国首批永久禁止出境的国宝文物,距今已有7000多年。图片来源/网络

一个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碗,一个是禁止出国展览的重点保护文物,在这一回合中,谁更胜一筹?

评委孙国平在点评中表示:“河姆渡遗址”中的木胎朱漆碗和“井头山遗址”中的木碗,都是祖先留下的惊喜,综合分析两遗址中的木碗特点,“井头山遗址”中出土的木碗胎壁较薄,无论是在打磨、造型还是实用性上,都优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众多木碗。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井头山遗址”带耳形手柄木碗,在对木头进行雕刻的基础上,还应该使用了砂石等进行打磨,直至外观圆润,内外壁手感平滑。而“河姆渡遗址”的木碗胎壁较厚,在工艺上稍有粗糙,但其涂有红漆的特点,在其他遗址是少见的。

两者对比后,虽然井头山先民比河姆渡先民早了1000年,但在木制器具的造诣上更胜一筹。“在这么遥远的时间里能留下这样一件特殊遗物,我们非常惊讶于沿海地区先人的创造力,说明他们的木器加工技术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而且从‘井头山遗址’榫卯结构的木制工具,也可以看出河姆渡榫卯技术之源。不过,两个时期的木碗都是当时少数人才能使用的器具。”孙国平说。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猪纹钵,目前被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其有野猪特性的阴刻花纹,说明在河姆渡时期就有饲养猪的历史。图片来源/浙江省博物馆

陶器造诣哪家强?

陶器是人类文化史、科学技术史上的重大发明之一。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篇中对陶器工艺基础的概括为“水火既济而土合”,即土无水,则无粘性和可塑性,不能成形为器物;器物不经火烧,则不能成为经久耐用的陶器。自从人类掌握了火的运用,水、火、土造就的陶器就成为见证时代变迁的瑰宝,因此,探索陶器的起源,成为考古学和人类文化史的重要课题。

在陶器起源的发掘中,“井头山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陶器因体量大、造型丰富,具有特别的研究意义,也足以证明七八千年前的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陶器作为生活的器具,同时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还通过图形、纹饰等为陶器添加了美的享受。

所以,两支代表队在第二轮比拼中,选定陶器作为主题。

由于在第一轮比拼中,“井头山遗址”略胜一筹,在第二轮中,经“河姆渡遗址”代表队陶器组决定,派出黑陶猪纹钵应战。

“大家好,我是黑陶猪纹钵,属于‘河姆渡遗址’陶器中的黑陶。我的器表打磨光滑,两侧各阴刻一只猪的造型,这也是我名字的由来。野猪造型的花纹为研究家猪的驯养过程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物证,猪腹部运用的阴刻重圈和草叶纹等纹样,也为陶器研究提供了宝贵史料。因此可以说,我的出土,将陶器艺术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毕竟我已经7000多岁了。”黑陶猪纹钵介绍,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中,主要以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为主,除素面陶器外,出土的众多陶器中,宽边沿上常刻有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在釜类腹底有交错拍印的绳纹,不仅如此,众多陶器已经为圜底器,其造型至今仍被沿用。

与“河姆渡遗址”黑陶猪纹钵打擂的是“井头山遗址”的红十字陶盘。尽管红十字陶盘出土时已破损,但经过文物修复师的拼接、修复,样子已被还原。从仅存的陶片上,清晰可见红色十字纹路。“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井头山遗址’出土的彩陶,我的历史价值可见一斑。和我一起出土的陶器中,典型的有陶釜、陶釜支脚、圈足盘、钵、敞口盆、小杯、折扁腹罐、陶拍、器盖、小陶玩等。多以夹砂陶为主,还有少量的夹炭陶、夹细砂陶、加贝壳碎屑陶等;颜色多是红褐色,也有红衣陶和黑衣陶。其中最特别的就是一个黑色椭圆形的锅,据专家考证应该是井头山先民用作煮海鲜的器具。”红十字陶盘说,令他遗憾的是,井头山出土的陶器修复率不高,他的众多小伙伴还躺在修复工地,等待着“另一半”。“我相信,他们中将出现奇迹,书写不一样的井头山历史。”红十字陶盘信心满满。

红十字陶盘的遗憾也是“井头山遗址”考古队员们的遗憾,在考古现场,上千片散落的陶片正在被逐一修复,终有一天他们也将站在舞台上,讲述他们的故事。

▲3月5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红十字陶盘,经过修复后可以看到红色纹饰,是8000年前彩陶的代表。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在精彩纷呈的第二轮比拼中,谁又将获胜?

孙国平认为,“井头山遗址”文物的平均年龄早于“河姆渡遗址”1000年,两处遗址有联系也有区别。单从陶器上看,“井头山遗址”的陶胎厚薄不均,烧制火候在600摄氏度左右,器形制作多用泥条叠筑加拍打成形,无明显慢轮修整技术。而且,纹样多为质朴的绳纹、浅方格纹、刻划纹,还有少量的红彩,其中浅方格纹具有很强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在河姆渡出土的陶器中,就未曾看到此类纹饰。但是“井头山遗址”的先民们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有几件陶器上安装了类似现代锅具的环形把手,“当时的陶器多为餐具,应该是起到防烫手的作用,也是目前南方地区发掘的最早的炊具。”孙国平说。

在对以黑陶猪纹钵为代表的“河姆渡遗址”陶器的点评中,孙国平认为,“河姆渡遗址”的陶器在纹路上精彩纷呈,当时的先民在对陶的使用上已经兼顾了实用和美观。再从造型上说,“河姆渡遗址”的陶器不仅体量大,而且造型丰富,特别是成套、成组的陶器比较多,窑炉的结构和陶器烧制的火候也有所提升。由此可以说,“河姆渡遗址”陶器为后期陶器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提供了更多借鉴。

井头山1.jpg

3月5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生蚝壳,个头之大能遮盖孙国平的整个面部。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海鲜主场”PK“烤肉主场”,谁家餐桌出道?

“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定论,对于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和8000年前的井头山先民来说也不例外。在考古现场,比考古队员脸还大的生蚝壳、猪鼻骨、鹿角,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果种子,让人不禁感叹先民们的餐桌是有多丰盛啊!在青山绿水中,享受着最原始的美味,让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都艳羡不已。

在这一场以“吃”为主题的对决中,谁家的餐桌更诱人?上菜!

第一位出场的是以“海鲜自由”为主题的“井头山遗址”生蚝队。作为队长的生蚝壳一上场就惊呆众人,孙国平将其举起放在面前,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部。据说这样的生蚝在8000多年前的井头山随处可见。不仅如此,蚶、螺、牡蛎、蛏、蛤……餐桌上的海鲜有些已叫不出名字。“在我们井头山,贝壳墙随处可见,厚度在2厘米的墙体内,有70%以上的包含物都是贝类,不需要太复杂的加工,捞上一笼,开水煮熟,一人一锅就是一餐,没有污染、不投喂饲料,其鲜美程度不是现代海鲜可以媲美的,如果不是我亮出家底,你们都无法想象,‘海鲜自由’有多豪横。吃腻了海鲜,我们就去野炊、打猎,野生梅花鹿调剂口味。当然,我们与林中的小动物们相处得也极为和谐。”生蚝壳说,每到“下午茶”时间,还会摘一些野生果子和坚果类代表橡果来品尝,劳作与休闲相结合,生活无比安逸。“补充一句,在‘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植物种子中,不仅有黄连木、益母草,还有猕猴桃和小穗轴等,经过研究,我们不仅将宁波人吃海鲜的历史推到了8000多年前,小穗轴还足以证明,8000年前井头山人可能就已经在种植水稻了。”

▲3月5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陶釜,是8000年前先民使用的炊具,主要用作煮海鲜。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流口水的海鲜盛宴过后,“河姆渡遗址”美食组选手齐上阵,以“烤肉自由”为主打的菜系,种类更为丰富,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其中,主食为自家种植的农作物,包含类籼、粳及中间型的各种谷粒,由此可以看出,河姆渡人生活时期就已经开始大量种植水稻类农作物,且成为河姆渡人的最主要食物来源。

主菜以猪、狗、水牛、鹿和鱼肉类为主。河姆渡家猪介绍,在“河姆渡遗址”采集的61种动物遗骸中,猪骨是在第二次考古发掘中出土较多的动物遗骸,且家猪与野猪并存,从猪头骨鉴定结果看,河姆渡先人食用的家猪大部分在幼年和未成年时期;河姆渡犬也已经有了现代家犬的特征。牛骨多为水牛,在食用的同时,应该也具有农作的用途。除了家养牲畜外,渔猎也是获取肉类食物的重要手段,龟、鳖、蚌、鱼、鹿等都是河姆渡先人的餐桌美食,而且多以烧烤为主。

蔬菜也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种类,目前可以考证的主要包括植物根、茎、叶等,其中葫芦籽、葫芦皮较为常见。而“下午茶”主要以酸枣、麻栎果等花果类食物为主,样式丰富。

究竟谁家的餐食更美味?孙国平表示,“井头山遗址”的先民们拥有的海湾优势,可以让他们生活得非常舒适,食物资源绝对丰富,比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还要好。从食物结构来说,在当时条件下,他们一方面以捕捞海鲜为主,另一方面也开始尝试种植稻谷,食物种类逐渐丰富起来。

发展到“河姆渡”时期,变成了真正的稻作农业,为后来的良渚文化打下了良好基础。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河姆渡人更为勤劳和智慧。此外,由于环境的变化,陆地面积越来越广阔,也使得河姆渡时期可以食用的肉类、植物类食物更为丰富多样。

▲3月5日,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仍有大量陶片在等待被修复,或许将带来更多惊喜。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专家点评:各有千秋 不分伯仲

经过了木器、陶器、食物的比拼,“井头山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所呈现的,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缩影。但其中的亮点远不止于此。

孙国平在对比赛进行最终点评时表示,“井头山遗址”将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刷新了历史。其所在的位置在当年的海岸线上,依海湾而生,井头山人操舟出行的机会和可能性更大,而出土的“木桨”也足以证明这一点,它有可能成为目前现存最早的木桨。其丰富多样的榫卯结构的木器,可说已为中国木器及木质结构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遗憾的是在一期的发掘中,还未能找到一只完整的独木舟。

“我们已经拿到了二期发掘的许可,希望在后面的发掘中,能够找到一只独木舟和井头山先民居住的房屋。”孙国平说。

▲3月5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足以证明在7000多年前,先人们就开始重视居住的实用性和舒适性,为后期木质结构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相较于“井头山遗址”,“河姆渡遗址”的发掘更为完整,其中出土一个带孔的空心陶球,成为了乐器的“始祖”。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也别具特色,类似于吊脚楼形式的建筑,将房屋与地面隔离,临水而居,不仅通风、可防潮防湿,还可以避免野兽及虫蛇对人类的侵害。此外,“河姆渡遗址”的水井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水井,足以展现古人的智慧。

“环境的相似决定了生活面貌的相似,井头山与河姆渡距离很近,我们可以推测,井头山先民和河姆渡先民属于同一区域的人,有着不可分割的相似和关联性。不分伯仲,各有千秋。”孙国平认为,每一次发掘都是和古人的对话,人类历史在传承,文化在传承,每一件器物都与每一个现代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和文物对话就是和千百年前祖先的对话。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