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中华遗嘱库发布白皮书:80后90后立遗嘱4年间翻近6倍,微信遗嘱受年轻人欢迎
03-19 15:01:21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3月19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遗嘱大数据进行了解读。《白皮书》显示,随着人们遗嘱观念的变化,遗嘱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多年轻人已经提前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80后、90后立遗嘱4年间翻近6倍。

据了解,中华遗嘱库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3月21日共同发起主办、由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承办的公益项目。截至2020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25.6万人次,登记保管了19万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954份。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重点对中华遗嘱库各项数据进行了不同维度分析,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社会对遗嘱的接受程度的变化、《民法典》实施对遗嘱服务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白皮书还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江苏以及广西等地数据的详实分析全面呈现全国遗嘱大数据以及各地特点。

“微信遗嘱”受欢迎 一年近7万人留言

据悉,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华遗嘱库上线“微信遗嘱”小程序留言功能,在2020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

《白皮书》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严重时,即2月至3月份期间,全国人民留下“微信遗嘱”的数量最多,而最高峰时,中华遗嘱库小程序一天收到上千份“微信遗嘱”。留下微信遗嘱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年轻人群体,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占比38.7%,其次是2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27.4%。

经分析发现,年轻人群体留下的微信遗嘱中,有32.72%的市民,在微信遗嘱中“向爱人、配偶表白”;有31.41%的市民,在微信遗嘱中“对爱人和家人作祝福、祈祷”;有19.66%的市民,在微信遗嘱中写下了“人生经历和未来期望”;有11.38%的市民写下了“对自己或亲友的鼓励语”;剩下4.83%的市民则写下了“立遗嘱的原因和想法”。

大部分市民留下的微信遗嘱传递对象是“爱人”,占比达36.76%,其次是“子女”和“父母”,分别占比为24.43%、21.24%。值得一提的是,有5.44%的留言人会给“未来的自己”留言。

财产给子女继承比率逐年下降 优先保障配偶晚年生活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2020年间,遗嘱中所涉及的继承人多为配偶或子女,但“子女直接继承”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逐年在上升。

其中,配偶相互继承后由子女继承的占29.81%,子女直接继承的占28.74%,先子女继承再由孙辈继承的占20.01%,由孙辈直接继承占比11.67%。

陈凯说,现在的很多市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更懂得保障自己的权利,先保障配偶的生活,最后再给到子女。不过,也有市民担心,老伴再婚怕房产落不到孩子头上。

对此,陈凯提醒,《民法典》引入了“居住权”这一概念后,市民既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确定房产的分配给子女,防止因为配偶在自己去世后再婚导致财产外流,同时也能通过遗嘱设立“居住权”,保障配偶在自己去世以后依然能享有居住权,防止子女提前卖房,可谓一举两得。

重庆人立遗嘱 99%涉及不动产

2017-2020 年,重庆地区有3116人在中华遗嘱库立遗嘱。

重庆地区立遗嘱人群总体以 60-70 岁之间为主,且比例逐年上涨。

重庆地区立遗嘱人群的遗嘱在分配方案上,遗嘱人选择“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分配方案有上升的趋势,选择“子女直接继承”的分配方案有所下降,表明遗嘱人也开始考虑子女直接继承的弊端,更愿意给到配偶更好的保障。

其中,配偶相互继承后由子女继承的占31.19%,子女直接继承的占30.84%,先子女继承再由孙辈继承的占21.41%,由孙辈直接继承占比14.35%。

2017-2020 年,重庆地区立遗嘱人群主要处分的财产以不动产为主,保持在99%的水平线;银行存款类财产则仅次于不动产。2019 年开始,遗嘱中涉及财产出现公司股权、保险单等,财产更加多样化。

立遗嘱趋向年轻化 00后已开始立遗嘱

随着人们遗嘱观念的变化,遗嘱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多年轻人已经提前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

在2017年,共有73位“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到了2020年,“80后”订立遗嘱总人数达到503人。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该数据暴涨,与2020年爆发新冠疫情有一定关系,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

80后的遗嘱中,有97.23%是涉及到房产,其次还有不少涉及存款。此外,通过调查发现,80后人群非常懂得投资,有13.16%的遗嘱涉及到公司股权,有15.89%的遗嘱涉及到证券基金,这个比例远超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除了80后90 后,00 后也开始订立遗嘱了。

2020年,有553位“90后”走进中华遗嘱库立遗嘱。

从“90后”分配财产的内容中可以看到,81.61%立遗嘱的“90后”处理的是银行存款,有71.54%是涉及到房产。与其它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就是证券基金。

针对为何“90后”立遗嘱人中71.54%拥有独立住房的问题,陈凯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这部分“90后”,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很普遍,还有的父母甚至会将自己的部分股权挂在子女名下。“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人要订立遗嘱的重要原因,防止自己发生意外财产丢失,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陈凯说。

据悉,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是 17 周岁。

 相关:

《民法典》实施 打印遗嘱盲文遗嘱问世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后,老百姓在订立遗嘱的方式上有更多的选择,“打印遗嘱”就是《民法典》确认的一种新的遗嘱形式。目前,中华遗嘱库已登记保管22204份打印遗嘱。

据悉,在登记过程中,登记人员会根据遗嘱人的意愿,打印出遗嘱文本,再由遗嘱人签字确认,并且有两名见证人在场见证。同时,通过人脸识别、录音录像、精神评估、指纹采集、文档扫描、司法备案等技术手段,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保订立的遗嘱是真实、合法、有效的。遗嘱人最快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遗嘱登记全过程,比之前的自书遗嘱提高了至少3倍的速度;打印遗嘱出台后,对于书写困难的人士来说,订立遗嘱更加方便。

同时,中华遗嘱库还创新了“盲文遗嘱”、“文盲遗嘱”、“录音录像遗嘱”的登记服务,以满足盲人、视觉障碍、书写障碍、识字困难等特殊需求的人群。

此外,随着《民法典》的实施,中华遗嘱库还新增了“家庭财产协议登记”“遗产管理人”“安心都护”“监督服务”“遗嘱信托”等新型“家庭保护”服务。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孙琼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