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订单激增、运力大考 疫情催生线上生鲜新风口
02-07 17:17:26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今年春节期间,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很多消费者不再外出购买蔬菜水果,而是选择线上下单送货到家,由此引发网上订单激增。同时,疫情极大的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很多之前愿意去线下门店采购生鲜商品的消费者转而成为生鲜电商平台的新用户。

根据达达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节防疫期间,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0%;叮咚买菜透露,疫情之下,叮咚买菜大年三十订单较上月涨超300%;美团买菜也表示,春节期间日均订单量为节前的2-3倍,并呈现持续上涨。

生鲜电商作为新冠肺炎疫情中影响最直接、也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虽然在订单量暴增之下会在短期内面临紧张局面,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次疫情或许会生鲜商品的让到家模式再度迎来爆发期。

生鲜网购生活成“标配”

为了减少出门带来的风险,生鲜电商以及超市巨头、卖APP快速入局,作为本次疫情中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显著的一大领域。

因为疫情,重庆市民杨女士在女儿的帮助下,最近喜欢开始用外卖APP买菜了。“这样买菜能减少风险,不浪费口罩。”

与前几日网购买菜时,经常遇到售罄、需要预约不同的是,这两日明显平台供应充足。杨女士打开手机里的几个生鲜电商和外卖APP发现,美团和饿了么等APP里有不少大店型商超,所以蔬菜、水果非常丰富。美团买菜在附近的库存较充足,有接近10家菜市场营业,饿了么附近有7家菜市场营业,京东到家附近也有5家生鲜超市营业。相比较而言,每日优鲜等平台,所售产品样式较少。

在一番比较后,杨女士分别通过美团和饿了么购买了金针菇、土豆、西红柿以及一些水果。在一个小时后,杨女士接到了外卖骑手电话,在小区外拿到了自己需要的水果和蔬菜。

实际上,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生鲜商品的购买需求集中到了线上。

timg.jpg

公开数据显示,饿了么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外卖买菜订单量同比增长9倍,商超订单也同比增长超2倍;盒马过去一周广州、深圳、成都等地订货量达到平时的5-10倍;每日优鲜除夕至初四期间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预计春节七天总销量将突破4000万件;叮咚买菜大年三十订单量同比前月增长超300%……

根据达达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节防疫期间,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0%;除夕至大年初六,蔬菜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510%,水果同比增长超300%,鸡蛋增长770%,乳制品增长370%,水饺、馄饨等速冻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90%。

平台均主打“无接触”配送

一则在骑士圈子里流传起来的视频,让重庆达达快送骑士袁红华“火”了一把。

视频中,从三层的居民楼阳台垂下了一根长绳,袁红华把商品挂在绳子上,用户则把商品“拽”到家里。站在地面上的袁红华全程观察“指挥”进度,喊着“行了、可以了”。

回忆起这次特殊的配送,袁红华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住在三层,保护意识也比较强,跟我沟通就不希望我送上去了,他说用绳子拉上去。我觉得现在情况比较特殊,大家都注意一点是好事。”

他认为“无接触配送”在抗疫情的关键时刻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那些没有备注“无接触”的订单,他也会在送达前主动打个电话,询问是否有安全的商品放置点。

为尽量降低线下配送过程中病毒人传人的风险,各家平台都推出了“无接触配送”服务。所谓“无接触配送”,就是指配送员与消费者不产生直接接触,双方协商约定将物品放在指定位置,避免直接面对面,尽可能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timg (1).jpg

如饿了么在1月31日开始就已经在全国区域上线,用户使用饿了么下单时,即可在订单备注栏选择“无接触配送”,备注要求骑士把商品放在指定位置,如门口、公司/小区前台、物业门卫处等。待外卖骑手放置妥当并与消费者确认后,用户再前去取货,避免面对面接触。用户亦可通过电话、在线联系等渠道说明放置要求。

网经社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成为一种“奢望”,此时,到家服务成为居民生活的基础保障。尽管配送服务减少了人员之间的接触,但依旧不能完全避免,“无接触配送”的出现,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当前这个特殊时期正是“无接触配送”实践的契机。

渠道和运力成电商“大考”

经历2019年行业普遍的亏损加剧和“洗牌潮”,2020年这次风口来的有些突然。

值得注意的是,订单量激增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此前不少生鲜平台平台均多次出现“暂不销售”“售完”等缺货状态,配送时效受春节及疫情期间人力、运输等影响也出现了滞后。部分平台设置凌晨抢菜等形式,也侧面反映了其当下供货能力暂不能完全匹配消费者自由购买的需求。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在春节疫情的大考下,生鲜电商的运力能力承压,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同样暴露出了存在的痛点。“拥有全产业链资源和全渠道资源的企业优势将愈加凸显。加上现在一些大的平台也在发展生鲜业态,生鲜市场会呈现菜市场、超市和社区生鲜等多种业态共存的局面。”

为了应对短期内暴涨的商品与运力需求,多家平台也纷纷推出了应对举措。

1月28日,叮咚买菜成立应急响应小组并升级前置仓消毒和测温措施;1月28日,全国家乐福及苏宁菜场加大补货量,保供应;1月30日,每日优鲜针对上涨的商品供应需求加紧备货;2月2日,达达集团宣布正式启动“到家新鲜菜场”项目;盒马在春节期间实施“不打烊,不涨价”的服务政策等等。

业内人士表示,如何在此次非常时期调动综合能力,保证供应链渠道、运力能力、价格平衡以及充足的人员调配等需求,也是生鲜电商平台能否突破此前瓶颈、释放增长潜力的机会。风口之下,也是一次新的检验。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孙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