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沸点 > 正文
打拐认亲后的“养不熟”之痛:回家要求住宾馆,索要土地赔偿款
12-08 17:36:41 来源:上游新闻

近日在打拐热潮下,又一个话题冲上热搜刺痛了大众的心:“梅姨案”被拐儿童杨家鑫和妈妈夏先菊在警方的安排下见了一面后,杨家鑫至今没有回过老家四川。更让夏先菊伤心的是,不知何时,儿子已经把她拉黑了。夏先菊称:“我只是想像一个朋友那样关心一下,可是他都把我拉黑了,我只能通过他的养母聊天知道一些情况”。

8日,上游新闻记者探寻多起打拐认亲过程中遇到过的“不和谐”案例,同时也请到心理咨询学家支招,如何化解亲生父母与被拐者的心理隔阂,加深理解和沟通。

6a668495a0204a60b20577178b57d0f7.jpeg

母亲向媒体讲述被儿子拉黑    (视频截屏)

典型案例:当事人不愿认亲农村父母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打拐成功的案例中,的确出现过不愿认亲的例子。例如河北一位被拐10多年的孩子,孩子的养父母家庭在当地家庭条件比较好,就读的学校也比较好,而亲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认亲过程中,他提出家里条件太差,要住宾馆等要求,也不愿意回到亲生家庭。最终考虑到孩子的前途,亲生父母同意他回到养父母身边。据了解,如今这名孩子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与亲生父母联系不多。

上游新闻记者还了解到另一个案例,一名被拐者被拐了20多年被寻回。谁知道寻亲后,他得知家里土地被征收得到一笔赔偿,于是向亲生父母索要赔偿款,导致家里亲人之间发生多次矛盾,亲生父母非常失望。

当然,大部分寻亲成功的案例中寻回的孩子能够与亲生父母重新建立感情,同时也不忘养父母养育之情。比如:有被拐者事业有成,见到亲生父母之后给了家里一大笔钱,并承诺养育亲生父母并照顾兄弟姐妹,认亲当天就给亲生父母一大笔赡养费的情况。还有被拐者在找到亲生父母后,执意要把户口迁回原来的家庭,照顾、赡养亲生父母。

心理专家:应理解孩子的不知所措

对于寻亲成功后孩子与亲生父母的心理隔阂,心理咨询学家陈志林表示,一个人出生是自然人,到后面适应社会,是社会人,这期间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养育过程中,养父母与孩子建立了亲子依恋、情感缔结,亲生父母却没有,所以孩子无法接受,甚至还有怀疑、怨恨、抗拒的情绪都很正常。因为,当亲生父母突然而至,打破原有的生活,孩子没办法接纳这一事实,面临养父母和亲生父母的抉择,就会痛苦、逃避、纠结、心理失衡、不知所措。

“有血缘关系的人,本能会有亲近感,所以亲生父母要相信,孩子一定会接纳亲生父母。”陈志林说,对于亲生父母来说,要尽可能去理解,不要去责怪,也不要太过于愧疚,能做的就是制造一些机会,跟当事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如果孩子有抗拒情绪,可以先跟养父母建立稳定联系,同时对养父母家庭表示关心、给予一定的关注。

陈志林告诫那些寻亲成功的亲生父母,千万不要一来就搞“孩子争夺大战”或者道德情感绑架,这样反而事与愿违,要以平等的方式,让孩子接受父母的情感表达和诉求。当两边家庭建立一定联系后,可尝试一些共同的活动,比如旅游、探亲、团年等等。在这些活动当中,培养与孩子的亲子依恋。撇开经济等外在条件,孩子内心深处一定会有情感需求。

养父母的态度也很重要,刻意去阻断孩子与亲生父母的联系,会加剧孩子痛苦成分也会影响孩子与养父母的感情,自身也会受到社会和道德的批评。相反如果是包容、支持、理解、尊重,以合作的模式共同照顾孩子,会更融洽两个家庭的关系。

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