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长江文化的遗珠:大溪遗址
12-01 09:42:11 来源:上游新闻

2021年10月18日,巫山县大溪遗址与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等100项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作为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成为了重庆唯一入选项目。

远景.png

△淹没前的大溪遗址远景

大溪遗址与大溪文化

位于长江三峡巫山县境内的大溪遗址,是中国大溪文化最早的发现地,也是大溪文化的命名地。与大溪遗址出土文物具有相同特征的文化遗存分布在重庆巫山县、酉阳县、湖南湖北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考古界逐渐把这些距今6500—5300年有相同特征、有别于其他文化特征的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考古学文化,称作“大溪文化”。

主管.png

△施深红色陶衣的圈足罐

大溪文化与仰韶文化

大溪文化深受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影响,在大溪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的彩陶,器物形制与工艺与仰韶文化(黄河地区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接近,说明仰韶文化通过河流、山谷等狭长地理空间进行分布扩散,从中原地区逐渐传播影响三峡地区的文化。

残片.png

△白底黑彩和红彩陶钵残片

大溪文化的地位

从社会发展、文化影响等角度看,大溪文化在中国南方地区可与同时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比肩,堪称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明珠。长江与黄河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早期阶段的多彩场景,为此后广域国家的出现奠立了最深厚最广博的文化基础。长江文明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溪文化是其中的代表,是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典型,它主要反映了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史。大溪文化源远流长,巫山大溪遗址在国际、国内考古界都享有崇高地位。

场景.png

△大溪遗址发掘场景

大溪文化的文明高度

在大溪遗址文化层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动物骨渣,说明大溪文化时期,大溪先民取食经济主要成分是渔猎采集,另有一定的家畜饲养、旱作农业作为补充,这一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季节性很强,存在食物长期保存难、器用简单等问题,因而必须与外部的农业社会发生产品互惠交换,以弥补其社会经济的不足。

古川.png

△带有缀补孔的骨钏

除了石器生产外,大溪遗址还大量生产骨器、装饰品(玉器、绿松石等)。根据随葬品所处位置,可以表明大溪先民已有较明显的分工,也必然导致基于产分工的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作为同一区域同类产品的产区,本地需求不能消化多余单一商品,因此多余商品与平原河湖的大溪文化地区进行外贸交易,因而进一步强化区域资源与生产经济、主体功能间的相关性和互动性。

鼓足.png

△骨镞

大溪遗址的墓葬

屈肢葬是大溪遗址和大溪文化知名的文化因素。通过近年来大溪遗址的发掘,我们基本建立了大溪遗址墓葬葬式的变化序列:即从直肢葬(并存二次捡骨葬)到屈肢葬,再到直肢葬的变化。其中,早期为不标准直肢葬,屈肢葬又呈现出由跪坐式发展到蹲踞式的变化。大溪遗址葬式的变化规律在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中具有代表性。葬式是最坚固而稳定的文化传统之一,大溪遗址的葬式变化是人们受不同文化影响甚或人群变化的结果。

屈肢葬.png

△大溪遗址屈肢葬

大溪遗址已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近400座,生动地展现了远古人的社会景观。大溪文化早中期,墓葬随葬品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并不明显。到大溪文化晚期,这些差异逐渐显现;同时,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关系在墓葬中开始出现,主要表现在2人合葬葬式上的男尊女卑(男仰身,女侧身屈肢面向男性)。大溪文化以单人葬为主,亦见有夫妇合葬、母子合葬、家庭合葬等,其家庭形态很可能为父系核心家庭,突破了前三次发掘认为处于母系社会的认识。

合葬.png

△大溪遗址夫妻合葬

大溪遗址发掘进程

1925年,美国人纳尔逊为首的美国探险队在大溪发现了一批石器、残陶器的口沿及腹片、还发现了一些鱼骨渣。

1959年,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大学历史系就先后两次发掘了大溪遗址,出土了74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发现有玉璜、玉钺、玉环、玉坠及纽形饰等装饰品,这也是大溪墓葬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四川省博物馆、万县市文化馆(现万州区文化馆)、巫山县文化馆联合对大溪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33座。本次发掘中出现了大量屈肢葬遗址,发现有玉、石、蚌、牙、陶制装饰用品100多件。

人面.png

△大溪遗址前三次发掘出土的出土人面雕像

1985年11-12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对巫山县境内古遗址进行了大范围调查。在大溪遗址的调查中,采集到较多的石器、骨蚌器和陶罐、釜、豆、支足等。

1994年,为了抢救三峡工程库区受淹文物,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人员对巫山县境内地下文物进行了全面普查,在这次普查中对大溪遗址进行了重新调查、勘探和试掘,进一步明确了遗址的分布范围、面积和性质。

2000年至2003年,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连续四年对大溪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考古发掘工作,勘探面积5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10000平方米,进一步搞清了大溪遗址的分布范围,并确认了早、晚期遗存的分布区域和聚落内部的功能分区。

涨水.png

△135米水位上涨后已被淹没的大溪遗址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