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18日发布会丨孩子“居家”有情绪 爸爸妈妈怎么做?
02-18 18:01:4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2月18日下午,在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王敏建表示,因为疫情原因,儿童青少年在居家过程中出现的烦躁,是正常人遇到非正常事件下的正常反应,家长更要耐心平和地倾听孩子关于自身情绪的述说。

王敏建(4188519)-20200218175934_副本.jpg

王敏建表示,“情绪是会传染人的,如果家长表现出很焦虑、很恐慌,那么孩子肯定也会表现出非常焦虑恐慌。”在王敏建看来,家长首先要心态平和,让整个家庭保持规律的生活、合理的营养、居家锻炼,让居家的生活和疫情之前的生活节奏尽量一致。

他还建议,对于年幼的孩子、小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通过一些比如讲故事的形式、绘本的形式,科普一些关于本次疫情的知识。我们告诉小朋友“病毒这个东西就像暴风雪一样,我们现在不能出门,需要待在家里面,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毒”。

对于年长的儿童来讲,则可以进行一些科普,告诉他传染源、传播途径,让大年龄的儿童能够知道怎样去避免传染源,怎样阻断传播途径,让这些孩子的生活更有安全感一些。

另外,也要告诉儿童现在居家隔离其实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承担抗击疫情的责任,让孩子开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这种承担责任的意识。

王敏建认为,居家期间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疫情是一部非常深刻的教科书,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关注每天正面的报道,家长不要信息过窄,不要花很长时间刷手机,不信谣、不传谣,让孩子看到的是更多正能量的东西。比如每天治愈了多少例,这些好的信息可以传达给孩子。包括一线工作人员如何辛苦的在抗击一线,这些正面例子也可以对孩子进行宣教,让孩子认识到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次疫情。

另一方面,王敏建也提醒,因为个体差异,会有少部分孩子的烦躁可能明显焦虑,甚至走向抑郁,严重影响他的日常生活,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比如,在重庆市卫健委领导下开展的很多心理热线,不同的医院也开展了一些视频咨询,这些都可以为居家的孩子以及家长提供很多心理救援服务。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翰书 李析力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