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巴盐古道延续三千年 西沱古镇是它的起点
07-11 11:23:1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送别诗,唤起了多少人心中的记忆。在石柱西沱古镇,也有一条历经千年的巴盐古道,每天迎来送往的是负重前行的背二哥。3000多年前,巴盐古道从西沱出发,在崇山峻岭间绵延上千公里。

att_1873549.jpg

站在西沱古镇云梯街入口,巴盐古道从给老街中间横穿而过,一路向上延伸至山巅。随着时光的流逝,背二哥彪悍的背影,消失在古道尽头,只有被踩得光溜溜的青石板默默无闻地保留了下来。

巴盐古道从这里出发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古代,忠县的泔井和涂井两大盐泉,是巴人最重要的“锅巴盐”生产地。

随着盐业的不断发展,巴盐外销量日益增大,古代三峡航道险滩较多,而盐巴浸水即化。为减少损失,巴人遂从旱路运盐,在崇山峻岭之中依崖凿道、伐木开路、遇水搭桥、以石垒梯,开辟出了多条以盐运为主的陆路贸易通道。

att_1873551.jpg

当地居民说,西沱周边盐场密布,除了一江之隔的泔井和涂井两大盐场,还与巫溪大宁盐场、云阳云安盐场、彭水郁山盐场都相距不远;而且这里离方斗山最低点楠木垭最近,取道黄水坝进入湘鄂地区路程最短,占据了地利之便。西沱便成了当时“巴盐销楚”最著名的起点之一。

当地的“锅巴盐”炼成后,包装成百十斤的盐包,用木船运到长江对岸的西沱,再用人力背运至湖北鄂西的武陵山区。

从西沱出发,巴盐古道经朱家槽、楠木垭、王家坝、石家坝、黄水坝、万胜坝、菜坪坝,翻越川鄂屏障七曜山的石门坎进入湖北利川后,经咸丰、来凤、湖南龙山、里耶古镇、花垣、吉首、凤凰古镇而衔接云南茶马古道。

背二哥运出去的是食盐,背回来的是桐油、药材、茶叶、烟叶、兽皮、灯草等货物,促进了西沱水陆贸易的发展,西沱也随之成为长江边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

“川盐济楚”迎来黄金时代

历经时代变迁,巴盐古道不仅是物资交流的平台,后来还成为了“川盐济楚”的重要运输线。

石柱文物专家介绍,从“巴盐销楚”变成“川盐济楚”,这得追溯到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由清军把守的长江水道,切断了淮盐运销湖南湖北的通道,导致楚地食盐告急。

既然两淮和广东的盐都进不来,何不从四川调盐?于是,“川盐济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随之出台。

一时间,从忠县中坝转运至西沱的食盐与日俱增,连同它一起转运来的,不光是忠县本地产的“锅巴盐”,还有长江上游和峡江其他地区的井盐。所以,“巴盐”扩大至“川盐”,“销楚”也变成了“济楚”。这些食盐转运至西沱,再通过巴盐古道运往楚地。

食盐的大量集运,给古道沿途带来蓬勃商机,让很多人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为盐而忙,农民离开耕地加入背夫的队伍,商人倾尽家产开凿盐井,投资贩盐。巴盐古道在历史的推动下,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一为解决展示资金短缺问题,二是为弥补两湖地区短缺淮盐之苦,发起了第二次“川盐济楚”运动。三峡井盐业进入“井喷”模式,1944年,仅盐税收入就占四川国税收入的60%,约占全国国税收入的25%。

古镇上两个盐店最有名

在国内许多地方,是先有政治中心,才有城镇。可是在西沱,是先有了巴盐古道,才有了后来的古镇。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巴盐古道已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云梯街上,还能看到过去盐运留下的痕迹:被盐水和风霜侵蚀的石头盐柜台,青石板上留下的打杵窝,以及街道两旁诸多的盐店、钱庄、茶馆、客栈、会馆、商号。

其中最有名的两个盐店,一为官府所开的同济盐店,另一个便是民间所开的下盐店。

att_1873548.jpg

据说下盐店是清朝“湖广填四川”时一名姓杨的财主所开,为了与古镇上面的官盐店相区别,遂名下盐店。在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盐店规模宏大,生意兴隆,是下川东地区最大的川盐经销商,也是川鄂湘边区最大的川盐转运仓库。

每天近百条从自贡来的运盐木船在码头等着卸货,近千背二哥源源不断地从下盐店背着川盐,走上巴盐古道。他们十几人为一梢,一梢一梢地成群结队,将盐运送至利川、恩施、来凤、龙山等地。

由于上千年来盐巴的浸渍,老街上的古井竟带着一股淡淡的咸味。当地人用井水根本泡不出豆芽,用井水做饭,可以不放盐或少放盐。

组建背二哥盐运队 再现“巴盐古道”盐运民俗

以前的背盐队到底是什么样的?作为老街的后代,从小在西沱长大的谭红建、黄宁平、袁小健、邓劲辉四人开始寻思如何再现过去背盐的情景,让“巴盐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袁小健说,除了资料、档案的记载,最了解古镇的,莫过于是那些年岁已高的老人。于是,他们几个人开始走访镇上以及周边的老人,还挨家挨户搜集古镇的老照片,以及能代表古镇的文化老物件。

att_1873545 (1).jpg

“我们找到了10来个居民,其祖辈都是背二哥。”袁小健介绍,他们按照背二哥的装束,成立了“背二哥大队”,还原了当年背二哥背盐的场景,盐运民俗也成为了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60岁的彭家胜,便是“背二哥大队”的队长。他说:“父辈的辛酸,是古镇文化的一部分,应该被记住。”

为了让“背二哥大队”效果逼真,彭家胜还挨家挨户收集以前背二哥穿过的衣物和使用过的物件,让大家装备上,其效果连镇上见过真正背二哥的老人,看了都说很像。现在,从云梯街走过的“背二哥大队”,已成了西沱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

此外,当地居民还组建了玩水龙以及玩牛的队伍。“这些都是我们西沱的特色,也是需要被传承、被发扬的民俗文化。”袁小健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李舒 摄影 李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