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平安】
郑州人的暴雨24小时,一个不敢看手机的不眠夜
东方网·纵相新闻消息,“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经历,或许没有之一。”
昨日(7月20日),灾害天气袭击郑州。如注的暴雨,如刃的狂风,如织的受困群众。如今,回想起不到24小时的经历,郑州人张健将其形容为“如梦一场”。
(图:暴雨来临时的郑州 视觉中国 图)
14时许:“感觉车就快飞起来了”
张健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也是一名城市观察家。昨日14时许,他一如往常开车前往公司。但这一段只有几公里的路程,却因不期而至的狂风暴雨变得格外漫长。
“大雨和大风交作,让开车变得很艰难甚至很危险。”张健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由于8级大风和短时强降雨的“合力”,他觉得自己像是在“开飞车”——“车感觉快被风雨吹得飞了起来”。
在距离公司1公里多的地方,张健停下车,想要等待雨势趋缓。然而,雨势未见小,他等来的却是更为猛烈的暴风雨。
(图:创纪录的暴雨来临前,大水已没过了车轮 受访者供图)
16时许:“水从眼前扑面而来”
“我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当时所看到的。”
回想起自己当时的遭遇,张健依旧表示心有余悸。“雨越下越大,大到你几乎已经看不见眼前的一切。”张健回忆,“等我回过神,四五米外突然有像浪一样的水扑面而来。水已经淹到轮胎的十几公分处了。”
情急之下,张健调转方向盘,迅速逆行至另一处写字楼,“如果再晚一点,我的车很可能就要被淹了。”
张健的顾虑绝非杞人忧天。郑州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这个数字相当于,在一个小时内下了北京半年的雨。
“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什么叫‘大水无情’。”
17时许:断水断电的“避风港”
无情的是那大雨大风,有情的却是那一个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事出紧急,张健把车逆行开到了一个陌生但又安全的地方避险。写字楼的保安并没有阻拦。看到张健安全下车,他笑着说,“这里平时可不能停车哦!”
来到写字楼里,张健发现楼里还有数百位避雨的郑州市民。他们有的是被大雨所阻的白领,有的是前来“避难”的居民,有的甚至只是路过的孩子。
灾害天气过于迅猛,写字楼遭遇了停水和停电。但是大楼的管理方想方设法为大楼职工,以及包括张健在内的前来避雨的郑州市民提供了餐食和饮用水。同时,还开放了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歇脚的场所。
“虽然饭菜未必很热,但是我们的心里毫无疑问是温暖的。”张健表示,虽然条件受限,但人们通过积极沟通,互相帮助,让这个临时的“避风港”秩序井然,这也让张健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力量所在。
(图:郑州部分主干道积水严重 受访者供图)
18时:“失联”的郑州人
但来不及感动太多,还有一件让张健焦虑的事涌上心头。
“我们家住的地方,有一段低洼地区,当时很担心会有险情。”在接受东方网·纵相记者采访时,张健依旧难掩紧张的情绪,“我身处的写字楼,1公里外是我的单位,2公里处是我的家,但我哪都去不了,哪也联系不上。”
突如其来的暴雨,四面八方的求救信息,纷繁冗杂的资讯,让这座城市的很多人陷入了难以名状的担忧之中。张健向记者介绍,他的身边有不少上班族有着这样的境遇——
“上班的父母被困在公司里;家中的孩子、老人,因为停水停电又被困在家中。一场暴雨,彼此联系不上,彼此又互相牵挂对方是否身处险境。这样的焦虑实在让人揪心。”
万幸的是,张健最终联系上了家人。但这漫长的一天,似乎并没有结束。
(图:郑州部分主干道积水严重 东方IC图)
21时:不敢多看一眼的“朋友圈”
入夜了,漆黑里写字楼只剩下那“点点星光”——人们拿着手机,或是报平安,或是处理工作,或是刷着朋友圈。
“昨天晚上的朋友圈,我真的有点不敢看。”张健告诉记者,他不敢“刷朋友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座城市在昨天经历了太多磨难。“我同事的家因为没有关窗,水都已经盖过了沙发。有朋友因为联系不上家里的孩子,焦急地在朋友圈求助……”
当晚,张健还有另一个不敢刷朋友圈的原因,“因为没有地方充电,我深怕手机看多了会没电。这样我就没法和家人保持联系。”
张健还补充道,“漆黑的大楼里,手机的微光又像是夜空中的星,我想让那束光亮着,这样就能感受到希望。”
23时:一件衣服、一张板凳,一个不眠的夜
夜深了,“点点星光”逐渐暗淡,但漫漫长夜才刚刚开始。
由于事出突然,张健和很多郑州市民一样,需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度过一个特别的夜晚。“我所有的‘家当’就只有车里的一件衣服和一个小小的板凳。”用衣服当棉被,用板凳当床,张健想就这样“将就”一晚上。
但很显然,面对如此特殊的情况,想要入睡不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睡不着的人们开始互相聊天,相互安慰来缓解情绪。”
写字楼里,一位经历过1975年“758”河南特大暴雨的老人和身边的郑州人分享了他的经历。“当‘天’不帮忙,‘人’更需自强。”在这个充满紧张、焦虑和彷徨的夜晚,无数郑州人像张健和这位老人一样难以入眠,但人们却也坚信暴风雨终将过去。
(图:郑州消防正在开展救援)
0时:“你不许冒这样的险”
辗转反侧,焦虑难安。眼见着雨势稳定,张健想冒雨去不远处的公司休整。然而,还没踏出写字楼的门,一位在楼里休息的郑州市民厉声叫住了张健。
“别,别,别!您可千万别出去。”夜深人静,虽然市民已放低了音量,但那穿透力极强的声音依旧让张健印象深刻,“你看那门外是水,但你碰到的可能是电!你不许冒这样的险。”
虽然言辞严厉,但张健却非常地感动。“那句‘不许’击中了我的柔软之处,虽然只是萍水相逢,但那份诚挚的关心溢于言表。”
国家应急管理局提醒,暴雨洪灾天气,需要警惕电线杆、高压线等用电设施存在的漏电风险。张健也深知这样的风险,“虽然这个夜很难熬,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要学会接受。”
8时:“郑州,挺住”
张健向记者介绍,在写字楼度过的这一个晚上,他一共醒来了7次。“每次醒来,我都会有一种错觉,今天到底过去了吗?”
“今天”到底还是过去了。随着雨水减退,今日上午,人们陆续离开了这个临时“避难所”。张健也回到了不远处的公司,准备将一些物资运回家中,和家人共同度过眼下的难关。
“我到现在依旧感觉自己像做了一个梦。”张健表示,不到24小时的时间,他经历了暴雨,体会到了“水火无情”,也感受到了人间真情;24小时的时间,有太多前所未有的无奈,又有太多劫后余生的庆幸。
“灾难终将会过去,我也相信,灾难将磨砺郑州这座城市。”张健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楼里度过的这一晚,让我更加坚信,我们郑州人是有爱的,勇敢的,坚强的。”
上午8时,张健把手机充好电。一晚上,他收到了无数亲朋好友的慰问与关怀,来不及一一回复。他首先打开了他昨晚“不敢看”的朋友圈,上传了一张海报
——郑州,挺住!
张健说,这就是灾难24小时后,他最想说的。
【专家说】
南京、深圳等多地机场工作人员中招,专家建议加打一剂疫苗
澎湃新闻网消息,7月21日,南京卫健委通报,7月20日0时至7月21日8时,南京禄口国际机场9名保洁人员检出新冠阳性,其中7人为确诊病例,2人为无症状感染者。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禄口机场疫情可能是一起小型的“超级传播事件”,先是个别保洁人员因接触入境感染者或入境污染物感染,进而传播给其他保洁人员。
金冬雁建议,应对机场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新冠抗体检测,如果抗体水平过低,应该加打一剂疫苗以增强免疫。
澎湃新闻梳理公开信息发现,除南京禄口机场外,近半年多来,深圳保安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均发生过工作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
2021年6月,深圳保安国际机场曾有两名工作人员确诊,分别是6月14日报告的负责国际航班入境旅客流行病学调查的姜某,及6月18日报告的机场某餐厅服务员朱某。两人感染的病毒与此前国际航班输入的阳性病例携带的病毒高度同源,均为Delta变异株(B.1.617.2)。
2020年11月9日,上海浦东机场西货运区货运工王某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之后14天,围绕第一例确诊病例的工作场所,上海浦东机场西货运区先后有7例关联病例被确诊。经流调确认,一个自北美地区运返回沪后的航空集装器为感染源。
金冬雁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此次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可能与深圳保安机场疫情、上海浦东机场疫情传染源类似,境外输入的可能性大。
金冬雁分析道,此次南京禄口机场有9名保洁人员感染,可能是一起小型的“超级传播事件”,先是个别保洁人员因接触入境感染者或入境污染物感染,进而传播给其他保洁人员,造成“一传多”。实际传播链为何,还有待基因测序结果进一步揭示。
金冬雁表示,多起机场疫情提示,由于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机场工作人员即使接种过疫苗,也仍需加强防护。金冬雁建议,机场管理方可对工作人员开展新冠抗体检测,如果抗体水平过低,应加打一剂新冠疫苗以增强免疫。
“加强针可选择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有研究显示,‘混打’能更好地激发人体免疫反应。”金冬雁表示。
此前,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表示,一线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后仍有极少数人感染,这属于“突破性感染”,是正常现象,疫苗本身的保护率不是百分之百。如果能及时为一线人员加强接种,有望减少“突破性感染”的发生。
【鸡汤】
弱者抱怨,强者不言,智者改变
人生的所有苦难,都是进阶的前奏。
1
有人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站在顶峰的高度,而是跌下谷底的反弹力。”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
弱者一味抱怨,不断沉沦;强者沉默不言,逆流而上;智者改变思维,另辟蹊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困境的能力,彰显一个人的层次与高度。
一个人如果经常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却从不反思自己,迟早会迎来失败。
古语言:“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遇事不责备于人。
2
俗话说:“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真正厉害的人,向来都是“沉默”的。
沉默,是一个人的境界,是一个人睿智的体现。
有句话这样讲:“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只有弱者才会处处诉说,强者都懂得自己去扛。
蝉蜕去外壳,终会声震人间。鸟准备停当,便会一飞冲天。
酸甜苦痛是人生,百般磨难是成长。人生的所有苦难,都是进阶的前奏。
只要捱过去,就能破茧成蝶,光芒万丈。
3
学会从自身找原因,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
水随形而方圆,人随势而变通。
敢于改变,善于改变,人生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
有人说:“不要小瞧思维方式的改变,那会让你重获新生。”
人不是被外界环境限制住的,而是被自己头脑里的思维框住的。思维里没有限制,人生才能不可阻挡。
墙,推倒了就是门;心,敞开了就是路。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学会改变,是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的良方。
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结果。
面对生活的苦难,不必怨天尤人,不必灰心丧气。从内心去接纳,去承担,用头脑去思考,去改变。
一花凋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
熬过了所有的苦难,你想要的人生将不期而至。
来源:洞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