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各大高校又到了论文季,国内多个网络社交平台再次出现一波“声讨”翟天临的声音。5月24日凌晨,艺人翟天临通过个人实名认证微博发文:“我知道写论文的过程挺难的,如果骂我能帮助大家缓解论文季的压力,那我觉得被骂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希望大家文明宣泄,宣泄完了加把劲儿,加油!保过(保佑过)”。
莘莘学子写论文的满腹怨气,跟一桩陈年学术腐败往事联系在一起;两者的连接点,就在于“查重”(核查论文重复率)这件事。2019年翟天临因论文大面积重复被处理,各大高校引以为戒,纷纷要求降低论文重复率,以端正学术风气。事件的后续影响延宕至今。问题是,“查重”后论文合不合格,完全交由机器来判断,但目前机器甚至是人工智能技术又尚未完善,误杀错杀,在所难免。而部分高校“矫枉过正”,论文重复率要求由原来的30%降低到20%以内,更有甚者降到8%以下。毕业生深受困扰,翟天临只是一个出气包。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几近变态的查重压力,一些学生会在电商平台购买论文查重服务。为降低重复率,技巧繁多的“花式降重”层出不穷,俨然成为一门生意。论文经商家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之后,可能意思是抄的,换一种说法,机器便识别不出来;这样的“查重”与“反查重”,形同猫捉老鼠,查来查去又有什么意思呢?这种看似“严格要求”却令形式主义大行其道的做法,对端正学风毫无益处,唯一受益者只有查重服务提供商。
回过头来看大家对翟天临的声讨,正说明当年对抄袭事件的反思不足——煌煌十几几十万言的博士论文,要经过博士生经年刻苦撰写、反复修改,导师一遍又一遍讨论、提意见,提交答辩之前还要邀请专业内专家“盲审”、提出修改意见,正式答辩前,答辩委员会的数位委员也要求通读全文。博士论文的撰写、评审有如此精密的程序,竟然也发生大面积抄袭事件,到底是应该哀叹学术风气萎靡、学生功利,还是专家教授不负责抑或是水平低呢?
“查重”的初衷,与其说是要求学生守规矩,不如说是给导师和论文评审减负,甚至说句难听的话,避免专家们出丑。当然,要教授们读遍天下所有文献、对任何抄袭明察秋毫不现实,但论文评审们动动手指,通过人工+网络或数据库工具的办法来判断,是不是比完全交给机器更好、更对学生负责?老师们的评审费确实也不高,可到底怎样才是一个合适的人机工作量比例、打分权重,以至于报酬,大家可以商量嘛。
查重初衷是好的,乱象是存在的,同时,骂翟天临不解决任何问题,这就是现状。当然对于翟天临来讲,作为一个娱乐行业从业者,每年能定时刷刷流量,倒也不完全是坏事。不过,人一旦被当成符号,总是很可怜。只希望今后对于学术不端事件的讨论,能让个人隐去,更聚焦于机制、流程与学术腐败链的全链条责任追究。
原标题:论文季翟天临又遭声讨,人一旦变成符号就很可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