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奶枣、车厘子……非冷链食品也陷危机!进口食品还能吃吗?
02-02 17:47:31 来源:南方plus

南方+消息,近期,山东枣庄的一批进口乳清粉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以此为原料制作的奶枣销往25省份,引发了全国各地对涉疫奶枣的“大追查”。2月1日,广东揭阳、佛山等地相继发布了流入当地的山东涉疫奶枣的情况通报,目前所涉接触人员核酸检测结果皆为阴性,涉疫产品也已全部回收,并按规程进行消毒处置。

小小几颗奶枣撩拨了全国人民的神经。其实,自2020年7月以来,我国已有多地先后在进口食品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阳性,此前所涉多为冷链,近期非冷链食品也频频发出警报:

1月18日,山东枣庄市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从天津港购进的一批产地为乌克兰的乳清粉,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1月22日,江苏无锡市梁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一份生产日期为2020年12月18日的进口车厘子内表面核酸检测阳性;

1月23日,石家庄市桥西区疾控中心在桥西蔬菜批发市场的进口车厘子中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1月24日,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现一批美国进口啤酒整托外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

……

进口食品为何屡屡“中招”?外包装查出核酸阳性会传染吗?受污染非冷链食品传播风险有多大?春节将至,如何才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为何进口食品屡被检出核酸阳性?

鸡翅、冻虾、车厘子、奶枣……为何进口食品屡屡被病毒核酸污染?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就对此作过解释:

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期,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另一方面,随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为何非冷链进口食品核酸检测阳性的情况也变多了?

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解释,除了全球疫情蔓延态势持续加剧,对进口食品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增长以外,气温变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进入冬季以后,冬季气温低,很多进口货物常温运输都类似于冷链系统,因此,也可能成为病毒载体。

冷链食品、非冷链食品,谁感染风险更高?

不同的进口食品特性不同,运输和储藏的方式也不同,导致了其被病毒污染后的传播风险不同。

此前冷冻鸡翅、冷冻白虾等冷链食品,出现了“物传人”现象。专家解释,冷链食品需要保证较低的储藏温度,若在加工或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病毒会存活较长时间。同时,因为冷链食品加工及运输场所内空间密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传染的风险。

而进口水果与冷链进口食品不同。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水果、零食、部分饮品等进口食品储藏温度较高,病毒不会在表面存活太长时间,其传染人的风险比冷链食品低。

新冠病毒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存活时间在7日左右,对热较敏感。在干燥环境中,病毒长时间存活的可能性较小。据公开报道,此次涉疫奶枣生产加工时所用的乳清粉为干燥、常温保存的非冷链食品,且从原材料进口、加工生产再到消费者手中,至今已在室温下保存长达1月有余。

截至目前,山东及全国范围内未见直接接触该产品引起的病例报告,也未见从该批产品中分离出活病毒的报道。因此专家研判,虽然该产品使用的乳清粉检出核酸病毒阳性,但其传染性较小,由该产品引起的新冠肺炎感染风险不大。

食用受病毒污染进口食物会感染吗?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1月3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极小。

目前临床还没有案例显示新冠病毒能够通过食物传播,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与人的密切接触传播。

“无论是活病毒、死病毒,都可能检出核酸阳性,因此食品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它就具有传染性。”李宁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消费者经采购、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报道。因此,对于进口食品,消费者不必太过惊慌,甚至“因噎废食”。

进口食品如何处理才能保证安全?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开始采办年货。专家提醒,尽管国家将严格落实进口食品防疫检测工作,但是广大市民在购买的过程中,还需加强防护,把握好处理食品的每个环节,确保进口食品在舌尖上的安全。

购买时:

①购买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手套,避免病毒入侵人体;

②将水果、蔬菜与生肉、家禽、海鲜分开存放;

③在购买冷冻或冷藏食品时,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

④接触生鲜食品后的手避免触摸口、鼻子和眼睛;

⑤购物完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的水充分洗手。

对于非冷链进口食品(尤其是进口水果)的处理:

①注意手卫生,处理水果前应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的水充分洗手;

②用流动的清水将水果清理干净,千万不可用消毒液、消毒粉处理食品,否则会造成中毒;

③保持厨房、厨具的干净卫生,用干净的刀具处理进口水果;

④即使不吃果皮,也应使用干净的刷子刷洗未切开的硬质农产品;

⑤尚无研究表明盐、胡椒、醋、柠檬汁和酸橙汁可以有效去除食品上的致病微生物。

对于冷链进口食品的处理:

①处理肉类、海鲜时,厨具、案板应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一起存放;

②冠状病毒不耐热,处理冷链肉类时,应保证肉类熟透,尽量不生吃;

③清洗食品时,尽量避免水花溅出污染环境;

④处理完生的食品后,要用流水洗手至少20秒。

原标题:奶枣、车厘子……非冷链食品也陷危机!进口食品还能吃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