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消息,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了粮食安全问题,对粮食安全非常关注。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就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澎湃新闻近日专访了农业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米健。他表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粮食安全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按照这个概念,中国在粮食安全领域的成就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一是从生产角度看,中国有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二是需求角度看,中国居民有经济能力和相关政策支持,可以获得足够的粮食;三是从流通和供应角度看,中国有一个高效的粮食交易、运输和供应体系,能够高效的将粮食生产和粮食需求衔接起来。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米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长期从事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村基层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参与国家部委和国际组织科研项目十余项,在粮食供需和粮食安全、马铃薯产业发展等领域发表多篇论文。在看到中国粮食安全取得成绩的同时,他也指出,总体上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保障所有人的粮食安全任重道远,要未雨绸缪。
中国有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
澎湃新闻: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人担心国内的粮食安全问题,请问目前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如何?
米健:中国不但实现了14亿人的粮食基本自给,还在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中国已经在粮食安全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近年来,中国粮食总产量连上新台阶。2010年突破5.5亿吨,2015年达到6.6亿吨,之后连续4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水平,粮食产量波动幅度在合理区间。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在粮食结构方面,中国的谷物基本自给,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中国的口粮绝对安全,稻谷和小麦完全能够自给;目前进口的主要是大豆,其用途是饲料。
澎湃新闻:这样的粮食生产能力是如何保障的?
米健:中国采取多种方式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一是严格保护耕地,中国严格管控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推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目前,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3500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1700多万公顷。
二是提升耕地质量,在全国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中国还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秸秆还田、土壤改良等综合配套技术,稳步提升耕地质量。
三是因地制宜,建立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中国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建立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四是建立了完善的粮食价格体系和农业支持政策,并通过实施耕地保护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措施,提高了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了种粮基本收益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中国有效保障了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粮食安全
澎湃新闻:总体上看中国的粮食是安全的,从结构上看能否也能做到平衡,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粮食安全是否有保障?
米健:从整体来看,中国居民健康营养状况不断改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能量2172千卡,其中蛋白质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301克。中国城乡居民所需能量得到充足供给,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给充足。
从结构上看,低收入群体的粮食安全也得到了足够重视,贫困群体的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一方面贫困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增强了贫困地区的粮食获取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制定了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婴幼儿营养改善及老年营养健康项目,这些政策效果显著,低收入群体中的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获得了较为充足的食物,营养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有完善的粮食供应体系
澎湃新闻: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把粮食主产区和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联结起来,这套供应体系是如何保障的?
米健:首先是大力提升物流能力。目前,全国粮食物流总量达到4.8亿吨,其中跨省物流量2.3亿吨。粮食物流的主要通道畅通,公路、铁路、水路联运格局基本形成,粮食物流效率稳步提升。
其次是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完善。各级政府粮食储备数量充足,在大中城市和重点地区,都建立了应急成品粮储备。应急储备、加工和配送体系基本形成,供应网点遍布基层社区。
再次是建立了主体多元的粮食市场。中国不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打造骨干粮食企业集团,支持中小粮食企业发展,形成了公平竞争、高效运行的市场环境。
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粮食交易体系。中国有统一的国家一级粮食电子交易平台,这个平台还与各地区的粮食交易平台相互连接,整个交易系统能够高效的服务粮食流通。
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
澎湃新闻:保障粮食安全还存在哪些挑战?
米健:从粮食产生来看,中国的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又面临绿色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约束,持续稳定的粮食生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从粮食需求来看,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使人均口粮消费略有下降,但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将持续增加,这导致总的人均粮食消费增长,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总需求并不轻松。从粮食交易和流通来看,中国的粮食生产继续向主产区集中,跨区域长距离的粮食交易和运输不断增加,粮食价格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大幅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
总的来说,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保障所有人的粮食安全任重道远,要未雨绸缪。
原标题:专家: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要未雨绸缪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