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多方争议之后,西安碑林国宝级文物《开成石经》不搬了
10-31 22:47:50 来源:上游新闻

att_1304587.jpg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开成石经》。

10月31日,上游新闻记者(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 )从西安市有关部门与西安碑林博物馆方面获悉,经历近一年争议后,1181岁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国宝级文物《开成石经》不再列入搬迁计划,将留在原地保护。

此前的10月25日,上游新闻刊发了《搬还是不搬?西安碑林国宝级文物〈开成石经〉搬迁争议调查》。

“这将是中国文物保护史上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今年重要的文化事件。”10月31日,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研究部研究员陈根远在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表示,在历时一年多的争议中,“涉及的文物,公众的积极参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安碑林博物馆内保存的《开成石经》,是中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始刻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十二月(834年),开成二年(837)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五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共刻114块碑石,共刻经文650252字。

2017年2月,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计划启动一项新的文化景区建设——碑林文化街区建设项目。其中,西安碑林博物馆将被扩建,并拟对碑林所在街区进行同步改造。按照此后公布的《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开成石经》将北移至新馆。

《开成石经》搬迁方案公布后,陈根远于2017年11月2日在个人博客发布《唐代开成石经千万不可轻易移动》一文,随后引发持续一年的巨大争议。期间,多位文保专家、政协委员呼吁停止搬迁方案。

不少专家和研究者认为,《开成石经》是极其特殊的碑石组群,其大规模搬迁与移动几件单体碑石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搬迁移动以及重新安放的过程中,要做到114块碑石环环相扣、绝对对齐,难免会对石经上的文字造成一定的损伤。

此前,陕西省文物曾对陕西省政协委员李刚关于《开成石经》的提案复函表示,西安四季温湿度差异大,剧变的温度会引起石经本体及其内部可溶盐的热胀冷缩效应,非常不利于文物保存。此外,《开成石经》分块并排陈列,每六块或者更多石碑组成一组,如果发生强烈地震,目前的陈列方式难以达到有效抗震和减震功能,很容易出现“多米诺效应”。围绕《开成石经》是否搬迁,文物局还要进一步组织专家开展科学、严密的论证。

据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副研究员杨兵统计,截至目前,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上游新闻等数十家媒体相继发表关注文章近百篇。

上游新闻记者  杨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