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渝中新闻 > 正文
24小时,走过你人生这张心电图……
01-17 17:53:44 来源:渝中区公安分局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时间永久停留在1月16日清晨

我们的战友姜瑞华

彻底的离开了我们

得知此消息

他曾经的战友李永忠和蒲剑表示难以置信

两人谈起和姜瑞华90年代共事时期的往事

一边眼含泪水

一边慢慢回忆

他是拼命三郎,工作从不叫苦

当时,李永忠和姜瑞华都是交警支队二大队的民警,两人经常一起上班、执勤,关系要好。1994年交警临江门岗组正式命名成立。姜瑞华毅然加入其中。

岗组地处渝中区临江门路口,是进出解放碑CBD的重要门户。长期车流入织,人烟密集。姜瑞华和同事们每天在岗位工作7.5小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李永忠记得,重庆夏日骄阳暴晒,姜瑞华得了严重的皮肤病,浑身皮肤发白发痒,有时痒到受不了时皮肤都被自己抓烂了,可是他依旧咬牙坚持,从不叫苦。

出色的工作成绩,姜瑞华成为临江门第一任组长。从此,他更加忙碌了。他严格要求自己,岗组周边可视范围内都成他的“责任田”。每天,从上岗那一刻,他指挥交通,辖区巡逻,帮扶群众,像上了发条的钟表,没有再停歇过。当时交警有句标语“在岗一分钟,作为60秒”,他切切实实地做到了。

在他的带领下临江门岗组取得骄人的成绩,1995年,岗组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奖牌正是姜瑞华从北京捧回,挂在岗亭的顶梁上;同年,被团市委命名为市“十佳青年文明号”,被重庆市政府授予“优秀交通岗组”称号。1996年,岗组被评为“全国优秀交通岗组”称号,并再次摘得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他追求完美,事事精益求精

临江门岗亭地处重庆解放碑咽喉要道,外地、外国游客络绎不绝,对民警的一言一行要求严格。姜瑞华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站出重庆的形象!”。每天下班后,他顾不上休息,比着总队下发的交警手势标准册,对着镜子一遍一遍的练习。慢慢的,他成了岗组里指挥手势最标准的民警。“达者兼济天下”,他义无反顾的担起岗组成员指挥手势培训的重任。在他的带领下,岗组民警的指挥手势打出了气势,打出了美感,成为辖区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天,民警在岗亭上用优美标准的手势指挥交通时,四周的天桥上都会挤满观看的群众。

为确保路口安全畅通,更好地服务往来群众,他和岗组同事一起倡导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在纠正违章时,他和同事一起,坚持“一上前、两个礼、三个请、四句话”,使“文明交通”的理念在岗组蔚然成风。碰到不被理解时,他都耐心解释:“哪种行为违法?违了什么法?下次该怎样避免……”每次,他会让执法对象心服口服。

他爱民如亲,被群众称之为“比亲儿子亲”

对待群众,他充满真情。“爱岗敬业、爱民如亲”,临江门岗组这个光荣传统正是源于他。

家住渝中区放牛巷社区的孤老戴素华,长期无人照料,生活困难,一次交通宣传,姜瑞华来到戴婆婆的家被深深触动了,从此,他每月都会和同事上门看望老人,为老人购置药品、食物等,只要老人有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老人有什么不适,他就是再远再累,也要赶到老人的家中,带她就医,喂她吃药。工作之余,姜瑞华还带着腿脚不便的戴婆婆乘坐公交车,看一看城市的变化,每次戴婆婆都乐的合不上嘴。后来,岗组的同事知道了戴婆婆的事情,便加入进来。慢慢的,帮扶孤寡老人成为临江门岗组的传统,24年没有间断。

后来,蒲剑回忆,虽然姜瑞华离开了岗组,但是他还仍旧一如既往的帮扶老人,没有停止过。2008年,戴婆婆因病离世,姜瑞华和同事亲手为老人穿上寿衣,为老人收拾屋子,送老人最后一程。群众看了都感慨地说:“亲儿子,真的比亲儿子还亲!”

生如夏花,逝如秋叶,命运之门关闭的如此匆忙,让他来不及再看一眼曾经坚守的岗亭,来不及和曾经共同战斗的战友道别。姜瑞华走了,走得是如此突然,他用自己默默的奉献和坚守,凝聚出一段属于平凡的沉潜与伟大,迸发出一段属于公安的光荣,英灵不远,让我们深深地道一声:战友,一路走好!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