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正文
望他山|江苏高院执行模式升级:“执行110”多部门联动,接报到出警只需10分钟
07-13 15:58:00 来源:上游新闻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执行案件大省,2020年全省执行案件达74.41万件,以往执行工作由承办人“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办案模式,弊端越发明显。7月13日,江苏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升级后的执行新模式。

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了解到,江苏省高院推出“执行团队”+“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新办案模式,同时与其它司法和行政、金融部门联动,实行24小时值班,一旦接到执行线索举报,可调度全省执行力量从近从快控制被执行人或其财产。目前,从接到举报到下达指令再到出警查控,最短只需10分钟。

▲7月13日,江苏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执行案件情况及执行新模式。图片来源/江苏高院

“一人包案到底”改为“团队分权办案”

作为执行案件大省,江苏法院受理执行案件数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而且连年高速增长。2019年达到创历史纪录的80.36万件,是2013年的2.5倍。2020年受疫情影响案件数量有所下降,但仍达到74.41万件。随着案件逐渐上涨,传统执行模式弊端越发凸显。

江苏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执行局局长李玉明介绍,以前执行程序中,所有执行措施都由执行法官包案,造成事务性、碎片化的工作缠身,办案效率低下;且承办人“单打独斗”,一旦遭遇复杂情况甚至暴力抗法,往往有心无力;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一人包案”造成极大廉政风险。

江苏省高院开始探索“854模式”办理执行案件,即将原来由办案法官独自承担的执行当事人初次接待、制发法律文书、线上线下查人找物、办理委托执行事项、录入强制措施信息、网络拍卖辅助、接待执行来访、接处举报电话等8项事务性工作,改由执行指挥中心依靠信息化手段,为办案人员提供视频会商、执行过程记录、执行公开、舆情监测、决策分析等5类技术服务,并承担繁简分流、案件质效、执行案款、终本案件等4项贯穿执行全过程的管理职能。

李玉明表示,通过“854模式”改革,承办人“一人包案到底”转变为以执行法官为主的“执行团队”分权集约办案。执行法官只承担研判案情、制定执行方案、现场执行等判断性、核心性的工作。执行指挥中心这一“最强大脑”与执行“最强团队”有机结合,为实现执行的信息化、规范化,体现执行工作的强制性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2020年开始,江苏高院又对“854模式”进行迭代升级,依托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案件“中间库”、执行事务中心,全面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同时,升级版既是服务法官办案的平台,也是落实制度机制的平台,同时是院长、局长进行执行案件监督管理的平台。

截至目前,全省所有中级、基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854模式”迭代升级工作,已全部完成。

▲苏州两级法院通过执行平台网络约谈功能,与当事人进行约谈对话。图片来源/江苏高院

“执行110”接线索,最快10分钟出警查控

在执行案件办理过程中,江苏省所有执行案件的纸质材料一经生成,会立即集中扫描为电子卷宗引入办案系统,纸质卷宗全部进入新建立的“中间库”集中管理,实现执行过程全程留痕。与此同时,当事人通过“微执行”小程序中就可随时了解案件进程、提供执行线索,及时与办案法官联系沟通。执行立案信息、执行案款到账信息由系统自动向申请人发送短信,主动公开案件进展情况。法官外出办案期间,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看到案件全过程。

在提高执行效率方面,江苏省各级法院向社会公布了“执行110”执行线索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一旦接到执行线索举报,可调度全省执行力量从近从快控制被执行人或其财产。目前,从接到举报到下达指令再到出警查控,时间最短只需10分钟。

以财产查控为例,执行立案后,执行指挥中心24小时内便可发起网络查控,调查指令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便可完成线下的查询、查封、冻结、扣押等工作。

再以司法网拍上传拍品信息为例,以往人工操作至少需要半小时,使用 “一键上拍” 智能系统只需要3分钟。

▲苏州法院的全景看房,可以实现在线查看司法拍卖的房屋情况。图片来源/江苏高院

首执案结案平均用时缩短近一半

江苏省高院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首次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从154天缩短至86天,执行完毕案件结案平均用时从100天缩短至56天,法定期限内结案的比例从不到75.15%提升到97.02%。

其中,宿迁市宿城区法院采用“一元起拍”方式,结合在线直播,集中处置1479件依法扣押物品,吸引近63万人次关注、超1.5万人次参与竞拍。

2018年至2020年,江苏全省法院三年执结案件209.6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3300亿元,约相当于江苏同期GDP的1.1%。执结案件数量和执行到位金额与前三年相比分别增长了52.7%和120.93%。今年上半年已执结案件35.1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2.63亿元。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