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时尚暗战①|一折清仓、网店下货,Esprit重庆最后一家店本周撤场!下一步退出中国市场?
04-19 20:00:0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就在本周,多个城市曝出服装品牌Esprit推出了低至1折的促销活动,大规模清仓销货背后,Esprit退出中国市场已经进入倒计时。连续几日,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走访重庆市场发现,位于南坪的最后一家Esprit服装店已经在本月15日撤店,在闭店之前也进行了打折清仓。

 QQ图片20200419162720.jpg

重庆最后一家店15日已撤场

Esprit作为快时尚入华的先驱,曾风靡一时。令人唏嘘的是,这个曾经大家非常喜爱和熟悉的服装品牌,正在逐渐淡出市场。

“Esprit在前几天就已经撤场了。”18日上午,在南坪百联上海城,多位工作人员向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证实,Esprit撤场的消息。记者看到,在该店原来的位置已经立起围挡,等待下一家商户。

“重庆已经没有他们的店了”、“听说要撤出中国市场”……几个邻近店铺的员工讨论着。

QQ图片20200419193918.jpg

▲Esprit茂业百货店在今年3月撤场后只剩下醒目商标

事实上,这一次的撤店并非“突然”,不少重庆会员在3月份就收到了撤场短信。“一直很喜欢Esprit这个牌子,收到短信说要撤场,还有点意外。”重庆网友“一颗荔枝”表示,自己经常买这个牌子的衣服,也是南坪这家店的常客。在撤场前,她特地到该店进行消费,希望把手里积累的现金券用掉。从她当时所拍的照片可以看到,撤场前Esprit也放出了醒目的促销牌。

不止是线下,记者注意到,从4月初开始,该店线上官方商城、以及天猫旗舰店的活动力度都非常大,给出了全场商品3件2折的极低折扣。

Esprit南坪百联上海城店原店长郭女士透露,该店是4月15日撤场的,这也是重庆最后一家店。也就是说,Esprit目前已经完全撤出了重庆。

天眼查显示,重庆埃斯普利特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24日,由万成资源有限公司100%持股。主要经营范围为日用百货、针纺织品、服装、饰品、鞋帽、皮革制品、体育用品、化妆品的零售、批发、进出口、佣金代理(不含拍卖)等。此外,重庆埃斯普利特商业有限公司在2012年-2013年期间,在重庆还先后注册了三个分公司,其负责人均为任云,目前这几家公司仍为存续状态。Esprit“易主”新东家

4月18日下午,记者发现,无论是Esprit的官方商城,还是天猫旗舰店,虽然商品的宣传图片还在,不过所有的商品均已全部下架,无法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Esprit此前通过其官方渠道公布,从今年2月28日起,会员在线下店铺、折扣店铺和官网与天猫旗舰店购物已经不再积分,ESPRIT FRIENDS会员项目即将在5月31日终止。

实体店撤场、线上店无货、会员项目终止……Esprit真的即将退出中国市场吗?

“没有退出中国市场,后期会做一个品牌升级。”Esprit会员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么升级之后的品牌是否还叫“Esprit”或以另外的名字命名?该工作人员表示,暂时还没有接到通知,后续公司会有公告。

其实,这一次Esprit的“撤退”并非没有先兆。2019年12月1日晚,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捷环球”)和慕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尚集团”)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全权接手Esprit品牌业务。思捷环球在公告中表示,中国业务过渡到合资经营模式预期于2020年6月30日完成,作为过渡的一部分,思捷环球将关闭若干店铺或者将余下中国店铺的资产转让给合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思捷环球于1993年在中国香港上市,以品牌Esprit打响知名度,1992年,Esprit便已进入内地市场。但近年来,本土快时尚品牌崛起叠加电商的冲击,Esprit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19财年,思捷环球实现收入129.32亿港元,同比减少16.3%,亚洲市场收入只占集团总收入的9.5%。

纵深

那些记忆中的快时尚品牌,为何如此惨淡?

不仅是Esprit,近年来一大批快时尚服装品牌的命运令人唏嘘。

“初中的时候,班尼路和佐丹奴就是我心中的名牌衣服。”张颖是渝中区人,出生在1983年。对于不少生于80年代初期的人来说,他们中很多人对“牌子货”的概念一定程度上都是从班尼路和佐丹奴开始启蒙的。黄渤在电影里那句“牌子,班尼路!”足以见证班尼路曾经的辉煌,几乎市中心的每个繁华路段都有它。然而,如今在繁华商圈的街边已经难再班尼路的踪影。

曾经风靡一时的佐丹奴,门店最高时也达到2671家。伴随着H&M、Zara,优衣库等国外快时尚品牌的围攻,佐丹奴与Esprit、班尼路等其它港资背景的时尚品牌一样不可避免地走起了下坡路,不断关店,之后转攻中国三四线城市和东南亚市场。

为何这些曾经代表“洋气”的品牌却落得如今的下场?“更新速度不快,也不时尚”、“有些牌子就只剩牌子”……在微博上,不少网友的留言或许道出了些许原因。

就此,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他们分析了其中原因:

1.更新速度和创新力不够快

“如果不够快,不够时尚,又怎么能成为快时尚呢?”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教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苏永刚在接受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快”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原来很多很好的服装品牌逐渐被市场淘汰,一则更新速度不够快,二则设计创新能力不够。

在他看来,现在时尚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前大多数人对衣服就仅仅只是满足“穿”的基本要求,而现在的消费者更加了解时尚行业,他们对美和时尚有更多主见,对服装有更多自己的理解,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2.品牌竞争更加激烈

19日,记者看到,在重庆龙湖时代天街UG层和L1层就有近10家快消服装品牌。“可以选择的品牌非常多。”前来逛街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像优衣库这些快消服装品牌,更新快,价格也很合适。

“并不是所有的快消服装品牌都在走下坡路,有的仍活得很好。”苏永刚谈到,像ZARA、H&M、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他们更新速度快,少量生产,有一套自己的“打法”。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现在的快时尚品牌太多,竞争非常激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就指出,随着越来越多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迅速抢占了用户群体,这也让同质化严重,创新力不够的品牌快速失去主流市场。

3.消费方式的改变

腾讯数据实验室发布的《2018服装消费人群洞察白皮书》显示,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爱美、爱社交的30岁以下职场男女,是快时尚的主力消费人群。也就是说,“快时尚”品牌要挣的是90后、千禧一代的钱。

苏永刚认为,现在快消品牌除了要满足年轻人的心理需求,价格定位把握也要准。他谈到,品牌更需要明确目标消费群体,充分了解、迎合他们的喜好。

莫岱青则表示,新技术带来商业模式革新,他们既有线上购物的习惯,也追求线下购物的良好体验,在这种情况下,线上线下的融合会更加明显。服装品牌更需要跟上市场的步伐,保持市场敏锐度,不仅要在技术方面需要革新,更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洞察消费者的变化。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谈书 实习生 敬丹  图片和视频  谈书/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