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 正文
“名校海归当高中老师”并非“下嫁”而是理性选择
02-21 12:23:55 来源:上游新闻

近日,杭州市教育局所属杭州高级中学等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在186人名单中,有162名硕士,4名博士,其中还有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2月19日浙江新闻)

在等级化、差异化的教育金字塔中,一些海外名校处于较高的位置。在过去,名校海归大都成为企业高管或者进入名企工作,“名校海归当高中老师”显然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也加剧了人们关于教育内卷的喟叹;“卷成龙卷风”的调侃背后,也重塑和更新人们对学历和职业匹配关系的认知。

在过去,一些家长和大学生热衷将教师岗位作为“备选”和“退路”;不管是否热爱教书育人、是否适合教师岗位,先考个教师资格证在手,将来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再去当个老师。这种“拿教师当保底”的陈旧观念,既折射出一些人对教师岗位缺乏足够的尊重和价值认同,也观照出教师岗位缺乏足够吸引力和竞争力。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伴随着社会变迁,教师的薪酬待遇在不断“涨涨涨”,职业声望也在不断提高,教师逐渐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岗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教师能够满足部分人追求“保守的稳定”的利益诉求;教师成为 “铁饭碗”乃至“金饭碗”,一些发达地区知名中学往往集聚了不少名校海归。

在理性选择深入人心的当下,“名校海归当高中老师”隐伏着求职者的权衡与计算。杭州、深圳等东南沿海城市既具有强大的城市竞争力,教师岗位也具有职业吸附力,当“好城市”与“好工作”组合在一起,“香饽饽”自然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格局下,用人单位招聘门槛的水涨船高也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上的学校越好,将来找的工作越好”,教育分层直接影响着社会流动。一些人之所以对“名校海归当高中老师”另眼相看,说到底在于他们先入为主地断定中学教师平台有限、发展空间不足,“名校海归当高中老师”是一种“下嫁”。实际上,基础教育大有可为,在一些发达国家,名校硕士博士做中小学教师已经是一种常态;只要真正潜心教书、全心育人,高学历的知识精英一样可以在高中教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一个流动的时代,高中教师一样可以进入大学或者其他行业,一样可以在别的场域“人生出彩”。

优质的教育资源,关系到无数个家庭的“希望之灯”。“名校海归当高中老师”的背后,隐伏着一些经济上富起来的城市对发展基础教育的迫切愿意和对优秀师资的强烈渴求。名校海归进入中学不仅有助于帮助孩子们看到更加深远、更加广阔的世界,也有助于教研相长,给基础教育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更多知识精英进入中小学也会产生某种意义上的“鲶鱼效应”,激活“一池春水”。

作者:杨朝清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