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直击一位重庆医生的战“疫” 24小时
02-04 06:19:20 来源:重庆日报

二月一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专用隔离病房重症病区,住院医师张爽正在与患者沟通。

2月1日,感染专用隔离病房重症病区,张爽脱下最外层防护服,准备从污染区到半污染区。

2月1日,感染专用隔离病房重症病区,张爽(左)对患者竖起大拇指。

2月1日,感染专用隔离病房重症病区,张爽手持污染区对讲机与同事反馈患者生命体征数据。

2月1日,感染专用隔离病房重症病区,进入病房前张爽(右)正在核对工作清单。

2月2日晚上9点,感染专用隔离病房重症病区,张爽在出隔离区时,同事帮忙脱下中间层隔离服。

2月2日晚上11点,感染专用隔离病房重症病区办公室,张爽正在抄写患者病情记录。

重庆日报消息,张爽好几天没和父母视频通话了,除了偶尔电话。

孤身一人在永川,张爽其实很想见一见远在齐齐哈尔的父母。

可张爽却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如今的容貌:黑眼圈、眼袋,额头、颧骨、脸颊上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留下的深深印记。

32岁的张爽,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专用隔离病房重症病区3名轮流值守24小时的住院医师之一。他们医院是全市四个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医院(重庆市公共医疗救治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黔江中心医院)之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为救治患者,已投用68张床位,后备床位82张;截至2月3日19时,收治患者49名,其中1名已治愈出院;参加救治的医生59名,护士61名(医生和护士人数均含荣昌支援人数)。

进入隔离病区一待就是6个多小时

2月2日的雨夜,时针已走过21时,感染科医生休息室里,一份盒饭早已冰冷。

走出隔离病区,小心翼翼脱下三层隔离服(最里面是白色的工作服,中间的是蓝色隔离服,最外面的是白色防护服),取下护目镜……坐到盒饭跟前的张爽,已6个多小时滴水未进。

6个多小时前,两名新确诊患者转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张爽随之进入隔离病区,开始为这两名患者进行诊疗。

患者自述症状、是否出现新的症状、原有症状是否加重或减轻……张爽用纸笔一一记录,然后将记录张贴在隔离区的玻璃墙上,由半隔离区的同事用手机拍照,再一一录入系统存档。

隔离病区不允许带手机进入,医护人员之间会用对讲机或者医院提供的专用手机进行交流,但纸笔记录依然是最常用的办法。

张爽又用对讲机,与隔离区外的同事商讨救治方案,并着手对患者进行初步治疗。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三层隔离服里,张爽的汗水湿透全身。

没有时间休息,安顿好新转入的患者,张爽又开始了例行查房。

张爽发现有位患者戴口罩的方式不对,张爽想到了用手中记录患者病情的纸张为其示范。患者很快明白了她的用意,在最短的时间里戴好了自己的口罩,并对着张爽微笑。张爽则用竖起的大拇指表达着自己的赞许。

查房的内容,同样用纸笔记录,再经半隔离区的同事拍照留存。

“我的心愿,就是疫情快点过去”

雨夜,时间已临近22时。

休息室里,张爽一手拿着手机与同事交流着治疗方案,一手拿着筷子扒拉着盒饭。

“到这边后饭量明显增加了,以前我都不怎么吃碳水化合物的。”

张爽说的“以前”,是1月24日她“请战”调到战“疫”第一线之前。那时,她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ICU的住院医师。

“我们ICU团队所有人,都递交了‘请战书’。”张爽的“请战书”如是写道:

“……作为中共党员我更加责无旁贷奔赴前线。我郑重向组织和领导提出请求,自愿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救治一线工作中,不计报酬,不论生死!”

“我的心愿,就是疫情快点过去。”寒冷的深夜,电脑前实时关注患者监测数据变化的张爽略显疲惫,眼神坚毅,声音哽咽。

临近2月3日凌晨1时,电脑屏幕上,某一组数据突然有了变化。

虽然哈欠连天,张爽还是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她立即进行汇报,并着手准备隔离衣,计划再次进入隔离病区进行查看。

穿上隔离服的一瞬间,她犹豫了,“数值变化并不是很大,显示患者症状只是轻微的起伏。”

“医疗物资有限。进一次隔离病区,就要使用一套隔离服,我们都尽量节省着用。”通过电话与医疗组组长商量后,张爽决定等一等。

还好,患者的监测数据很快恢复了正常。

“国家需要,你能做些什么,就去做吧”

东方已现鱼肚白,雨还没有停歇的迹象。

安静了一夜的感染专用隔离病房,因为医护人员的逐渐增多而热闹起来。

2月3日8时到9时左右,张爽与前来接班的同事进行了工作交接。

下了班的张爽,一个人乘坐20多分钟大巴车,前往永川黄瓜山的一处农家乐。那是医院为参与战“疫”的医护人员专门设置的一处临时“隔离住所”。

看着窗外飘飞的细雨,张爽恍惚间回到了2015年的夏天。那年身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呼吸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张爽,第一次到重庆,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座城市。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前往沈阳招聘,张爽这个爱美也爱运动的东北女孩来到了重庆。

因为这场战“疫”,张爽取消了正月初二返回齐齐哈尔与父母团聚的机票。当得知女儿主动申请调往战“疫”一线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张爽,“国家需要,你能做些什么,就去做吧。”

这句话,张爽一直记在心里。

记者 谢智强/摄 陈维灯 周松/文

原标题:战“疫” 24小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